一种酸枣芽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072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枣芽茶制备工艺,属于酸枣芽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摊青:将采摘的酸枣树的鲜叶摊放于通风透气的贮青装置内,避免阳光直射,摊叶厚度5-8cm,时间8—12h;b.杀青:对步骤a的产物进行杀青,杀青温度2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枣芽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酸枣芽茶
,具体是一种酸枣芽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的河北、辽宁、山西、陕西等省的丘陵和山区,生长着大量的野生酸枣树。目前主要是利用酸枣仁的价值,它是治疗失眠症的名贵中药材。其次它的皮肉可以做成酸甜可口的酸枣面,通过深加工还可以生产各种酸枣汁饮料,枣核的硬渣还可以生产出化工原料糠醛或木炭等。此外,也有利用酸枣树嫩叶制作酸枣芽茶,酸枣芽茶,汤色黄绿明亮、麦香醇厚、叶底碧绿匀齐,兼具有安神、助睡眠、降血压等作用。主要原料为山脉中的野生酸枣的新叶,其叶和芽充分吸收高山的日照,营养丰富。
[0003]然而,现有的酸枣芽茶制备工艺制作出来的酸枣芽茶,青草气浓,香气不足,颜色不绿,外观不紧结。
[0004]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缺陷的酸枣芽茶制备工艺。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酸枣芽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a.摊青:将采摘的酸枣树的鲜叶摊放于通风透气的贮青装置内,避免阳光直射,摊叶厚度5-8cm,时间8—12h;
[0009]b.杀青:对步骤a的产物进行杀青,杀青温度235

245℃;
[0010]c.回潮:对步骤b的产物进行回潮,回潮时间为2-3h;
[0011]d.揉捻:采取轻
‑‑

‑‑
轻的揉捻原则,把步骤c的产物放入揉捻机中不加压揉7

10min,加压揉4

6min,松压轻揉2

4min,再加压揉1

3min,最后松压揉2

4min;
[0012]e.干燥:
[0013]e1)烘湿丕:对步骤d的产物进行烘湿丕,烘湿丕温度为100

120℃,时间为4

6min;出锅后摊晾25

35min;
[0014]e2)烘干:对步骤e1)的产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60

75℃,滚炒时间为8

12min,滚炒结束后出锅,出锅后摊晾25

35min;
[0015]e3)提香:对步骤e2的产物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25

135℃,时间4

6min,含水量为0%

6.5%。
[0016]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步骤a中:当芽叶柔软,色泽略为变暗,青气减退,略显清香时,摊青结束。
[0017]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步骤a中酸枣树的鲜叶的嫩度为:一芽一叶80%

100%,一芽二叶0%

20%。
[0018]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步骤a中,所述的贮青装置选用贮青槽或贮青间。
[0019]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步骤b中,采用50型滚筒杀青机对步骤a的产物进行杀青,杀青温度240℃,当酸枣树的鲜叶叶色由鲜绿变暗绿,表面失去光泽,青草气大减,出现清香时,杀青工序结束。
[0020]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步骤c中:当叶片回软,手握成团时,回潮工序结束。
[0021]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步骤d中,采取轻
‑‑

‑‑
轻的揉捻原则,把步骤c的产物放入揉捻机中不加压揉7

10min,加压揉5min,松压轻揉3min,再加压揉2min,最后松压揉3min,当叶质变软,有黏手感,手握成团而不弹散,少量汁水外溢,成条率80%

100%时,结束揉捻工序。
[0022]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步骤e1)中:使用滚筒炒干机对步骤d的产物进行烘湿丕,烘湿丕温度为110℃,时间为5min;当叶粘性降低,手握茶坯成团,松手后可散开时出锅,出锅后摊晾30min。
[0023]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步骤e2)中:将步骤e1)的产物置于提香机或滚筒炒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65℃,滚炒时间为10min,滚炒结束后出锅,出锅后摊晾30min。
[0024]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步骤e3)中:将步骤e2的产物置于提香机或封闭式干燥机中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30℃,时间5min,含水量为3%。
[002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专利技术利用酸枣树嫩叶,针对酸枣嫩叶叶片薄、叶片脆等特征,形成独特的加工工艺,通过采用本申请公开的制备工艺:a.摊青、b.杀青、c.回潮、d.揉捻、e.干燥、e1)烘湿丕、e2)烘干、e3)提香,可以制备出外形色泽嫩绿,卷曲,且冲泡后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成朵,滋味鲜爽的酸枣芽茶,有效解决现有的酸枣芽茶,青草气浓,香气不足,颜色不绿,外观不紧结的问题。此外,本申请还进一步提高了酸枣树的利用价值,通过前期对刚萌发的嫩叶采摘,也可以实现对酸枣树梳花,提升酸枣果品品质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在将详细提及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尽管结合这些具体的实施方案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应认识到不打算限制本专利技术到这些具体实施方案。相反,这些实施方案意欲覆盖可包括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内的替代、改变或等价实施方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大量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可在没有部分或全部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了不使本专利技术不必要地模糊,没有详细描述熟知的工艺操作。
[0027]当与本说明书和附加权利要求中的“包括”、“方法包括”、或类似语言联合使用时,单数形式“某”、“某个”、“该”包括复数引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明。除非另外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8]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酸枣芽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9]a.摊青:将采摘的酸枣树的鲜叶摊放于通风透气的贮青槽或贮青间内,避免阳光直射,摊叶厚度5-8cm,时间8—12h,其中,摊放厚度视天气、鲜叶老嫩而定;当芽叶柔软,色泽略为变暗,青气减退,略显清香时,摊青结束。酸枣树的鲜叶的嫩度为:一芽一叶80%

100%,一芽二叶0%

20%。
[0030]b.杀青:对步骤a的产物进行杀青,杀青温度235

245℃;
[0031]c.回潮:由于酸枣芽茶叶片较薄,含水量少,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枣芽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摊青:将采摘的酸枣树的鲜叶摊放于通风透气的贮青装置内,避免阳光直射,摊叶厚度5-8cm,时间8—12h;b.杀青:对步骤a的产物进行杀青,杀青温度235

245℃;c.回潮:对步骤b的产物进行回潮,回潮时间为2-3h;d.揉捻:采取轻
‑‑

‑‑
轻的揉捻原则,把步骤c的产物放入揉捻机中不加压揉7

10min,加压揉4

6min,松压轻揉2

4min,再加压揉1

3min,最后松压揉2

4min;e.干燥:e1)烘湿丕:对步骤d的产物进行烘湿丕,烘湿丕温度为100

120℃,时间为4

6min;出锅后摊晾25

35min;e2)烘干:对步骤e1)的产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60

75℃,滚炒时间为8

12min,滚炒结束后出锅,出锅后摊晾25

35min;e3)提香:对步骤e2的产物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25

135℃,时间4

6min,含水量为0%

6.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枣芽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当芽叶柔软,色泽略为变暗,青气减退,略显清香时,摊青结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酸枣芽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酸枣树的鲜叶的嫩度为:一芽一叶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良才陈孝钧刘岗岗白云何洧丞
申请(专利权)人:延川县辉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