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冷机组不升背压增汽机乏汽余热多级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788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冷机组不升背压增汽机乏汽余热多级供热系统,属于热力发电领域。一种空冷机组不升背压增汽机乏汽余热多级供热系统包括汽轮机组,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和汽轮机低压缸;发电机,其轴连接汽轮机低压缸低压转子;增汽机,其进口均连接汽轮机低压缸的排汽口和增汽机动力蒸汽,其出口连接增汽机凝汽器,由增汽机凝汽器冷凝出的凝结水进入空冷机组内的凝结水水管内;热网循环水系统,其包括热网循环水泵,热网循环水从所述增汽机凝汽器流出由所述热网循环水泵提升压力。本申请的一种空冷机组不升背压增汽机乏汽余热多级供热系统能够避免提高空冷机组背压,及高背压运行带来的汽轮机低压缸发电功率损失。压缸发电功率损失。压缸发电功率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冷机组不升背压增汽机乏汽余热多级供热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热力发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冷机组不升背压增汽机乏汽余热多级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集中供暖的需求逐年增长,在“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下,在当前的技术条件和发电装机结构下,热电联产是经济可行、安全可靠的填补集中供暖需求的能源利用方式。
[0003]申请号为202111635275.9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灵活的高背压供热系统及其供热方法,该专利技术的高背压供热需要在非采暖季提高机组运行背压使其排汽温度高于热网循环水温度才可利用高背压乏汽供热,只能应用于直接空冷机组,且高背压对热网循环水量有一定需求,需热网循环水量较大,否则提高背压后只利用部分乏汽供暖,其余高背压乏汽上空冷岛冷却会导致高品质能源浪费从而导致供热经济性不佳。
[0004]申请号为201610242548.6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空冷发电机组高背压供热配套热压机组供热系统及调节方法,该专利技术中的机组仍然需要提高机组背压,且提高背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冷机组不升背压增汽机乏汽余热多级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组(1),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轮机高压缸(11)、汽轮机中压缸(12)和汽轮机低压缸(13);发电机(2),其轴连接所述汽轮机低压缸(13)低压转子;增汽机(6),其进口均连接所述汽轮机低压缸(13)的排汽口和增汽机动力蒸汽(61),其出口连接增汽机凝汽器(51),由所述增汽机凝汽器(51)冷凝出的凝结水进入空冷机组内的凝结水水管内;热网循环水系统(5),其包括热网循环水泵(52),热网循环水从所述增汽机凝汽器(51)流出由所述热网循环水泵(52)提升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冷机组不升背压增汽机乏汽余热多级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冷岛(3),其连接所述汽轮机低压缸(13)的排汽口,由所述空冷岛(3)冷凝出的凝结水进入空冷机组内的凝结水水管内;凝结水系统(4),其包括凝结水泵(41),所述凝结水泵(41)入口连接所述空冷机组内的凝结水水管;所述热网循环水泵(52)的出口和所述凝结水泵(41)的出口共同连接有双冷源七号低压加热器(42),所述双冷源七号低压加热器(42)的进口连接所述汽轮机低压缸(13)的抽汽口,由所述热网循环水泵(52)进入所述双冷源七号低压加热器(42)的介质和由所述凝结水泵(41)进入所述双冷源七号低压加热器(42)的介质互相隔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冷机组不升背压增汽机乏汽余热多级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汽口包括均设置在汽轮机低压缸(13)上的七段抽汽口、六段抽汽口和设置在汽轮机中压缸(12)上的五段抽汽口;所述双冷源七号低压加热器(42)连接所述七段抽汽口,所述六段抽汽口连接有双冷源六号低压加热器(43),所述五段抽汽口连接有双冷源五号低压加热器(44);所述双冷源七号低压加热器(42)、所述双冷源六号低压加热器(43)和所述双冷源五号低压加热器(44)的结构相同;热网循环水和凝结水均依次经过双冷源七号低压加热器(42)、双冷源六号低压加热器(43)和双冷源五号低压加热器(44),由所述双冷源七号低压加热器(42)进入所述双冷源六号低压加热器(43)和双冷源五号低压加热器(44)的凝结水介质和由所述双冷源七号低压加热器(42)进入所述双冷源六号低压加热器(43)和双冷源五号低压加热器(44)的热网循环水介质互相隔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冷机组不升背压增汽机乏汽余热多级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冷源七号低压加热器(42)进口侧设置有凝结水与热网循环水切换入口阀门(411),所述双冷源五号低压加热器(44)出口侧设置有凝结水与热网循环水切换出口阀门(41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冷机组不升背压增汽机乏汽余热多级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双冷源五号低压加热器(44)一侧设置有五号低压加热器循环水旁路,所述五号低压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岳斌闫凤奎韩俊青刘义杰刘金学景杰郭洪远何奇善汤拥华郎鑫焱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瑞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