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用的水平接缝连接机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用的水平接缝连接机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成熟,装配式建筑已经开始出现,由于其用时短,成品快,受到建筑行业的普遍关注,装配式建筑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大量采用预制件,装配式建筑已列入我国建筑节能体系,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由钢筋混凝土制成。
[0003]目前,装配式剪力墙具有生产效率高、工程质量好、易形成技术集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具有两种类型的接缝连接形式:一种是连接上下预制剪力墙的水平接缝连接;另一种是连接相同楼层相邻两片墙体的竖向接缝连接。
[0004]剪力墙水平连接技术虽趋于成熟,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通过大量螺栓连接,使安装过程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同时,连接结构数量多,不容易定位,降低安装准确度,不具备抗震效果,降低其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用的水平接缝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力墙本体(1)、设于所述剪力墙本体(1)下端的第一连接机构(2)、设于剪力墙本体(1)上端的第二连接机构(3);剪力墙本体(1)包括上剪力墙本体(10)、下剪力墙本体(11)以及设于所述上剪力墙本体(10)和所述下剪力墙本体(11)之间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剪力墙中间体(12)构成,上剪力墙本体(10)、下剪力墙本体(11)以及剪力墙中间体(12)内部均设有多个竖向分隔板(13),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分隔板(13)之间形成灌浆腔(14),所述灌浆腔(14)侧壁设有灌浆口(140);所述第一连接机构(2)包括设于上剪力墙本体(10)和剪力墙中间体(12)下端且沿水平方向分布的多个水平连接框(20)、设于各个所述水平连接框(20)底端的抗震缓冲组件(21),位于左右两端的水平连接框(20)侧壁分布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201),所述抗震缓冲组件(21)包括对称分布且与位于左右两端的水平连接框(20)底端焊接的两个U型套框(210)、沿水平方向分布且设于两个所述U型套框(210)之间的多个抗震缓冲板(211)、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抗震缓冲板(211)之间的弹簧缓冲元件(212),位于上下两端的抗震缓冲板(211)与U型套框(210)之间弹簧杆(213)连接,所述U型套框(210)竖直段为弹性材质;所述第二连接机构(3)包括垂直设于剪力墙中间体(12)和下剪力墙本体(11)上端一侧的安装竖板(30)、设于所述安装竖板(30)侧壁且与水平连接框(20)一一对应的连接块(31)、设于安装竖板(30)两端的水平连接板(32),剪力墙中间体(12)上端对应的安装竖板(30)位于与该剪力墙中间体(12)下端对应的水平连接框(20)的开口方向相同一侧,两个所述水平连接板(32)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201)匹配的连接扣件(320),连接块(31)底端与安装竖板(30)底端之间留有插接容纳口(310),所述插接容纳口(310)的高度与U型套框(210)高度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用的水平接缝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竖向分隔板(13)上均匀设有多个贯通连接口(130),所述灌浆口(140)有三个,三个灌浆口(140)分别设于上剪力墙本体(10)、下剪力墙本体(11)以及剪力墙中间体(12)上对应的其中一个灌浆腔(14)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用的水平接缝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1)的尺寸与所述水平连接框(20)的尺寸相匹配,每个水平连接框(20)内壁设有多个沿宽度方向分布的滑动插接凹槽(200),每个连接块(31)外壁设有与所述滑动插接凹槽(200)一一对应的滑动插接条(311),且连接块(31)为空心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用的水平接缝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缓冲板(211)为空心结构,且所述弹簧缓冲元件(212)包括均匀设于抗震缓冲板(211)上的多个贯通口(2120)、设于抗震缓冲板(211)内且位于各个所述贯通口(2120)处的水平缓冲板(2121)、用于连接所述水平缓冲板(2121)与抗震缓冲板(211)内壁的缓冲弹簧柱(2122)、设于贯通口(2120)处且用于连接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两个水平缓冲板(2121)的缓冲竖杆(2123)、设于贯通口(2120)处且位于所述缓冲竖杆(2123)外围处的限位圈(2124),缓冲竖杆(2123)的长度与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两个...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