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738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装置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一雾化器和一电源杆,该雾化器包括储液瓶、底盖、雾化组件和支架,该电源杆包括气流感应通道、气流传感器、控制板和电池。使用者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口含吸嘴进行自主抽吸动作,使气流通道产生负压,气流感应通道内空气被吸走而产生负压,气流传感器感测到连通气流通道的气压变化而产生电信号,控制板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而控制雾化组件发热,雾化组件加热空气和雾化液来产生气溶胶颗粒,并通过气流通道被吸入使用者口中。本装置能够克服气溶胶低于人体气温造成的不适感,避免药物浪费和发生呛咳现象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该领域已经从较大型的压缩雾化器发展到采用陶瓷压电振动原理的便携式微网雾化器。微网雾化器的雾化片是由金属网片和陶瓷材料制成,它是在电路的一定频率振荡驱动下,使得陶瓷振动片进行谐振振荡,从而带动金属网片高速振荡,使药液通过金属网片上众多微小网孔并被快速弹出,形成无数的微小雾化颗粒进而常温雾化。
[0003]目前的雾化器存在的问题如下:
[0004](1)现有的微网雾化片振动雾化的工作方式,其所喷出的液体温度为室温或雾化前液体自身温度,常常低于人体体温,使得使用者无论在吸入还是作用在皮肤表面都会造成一定的不适感,尤其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其缺陷更加明显。
[0005](2)现有的微网雾化器是持续工作输出,雾化器一旦启动将会连续出雾直至雾化杯(储液瓶)中的药物完全雾化,无论使用者吸气还是呼气,而且呼气时药液无法被吸入造成浪费。此外,呼吸过程始终有雾化的药液送入,与呼吸过程不同步,这种被动式给药方式往往给患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也容易发生呛咳的现象。
[0006](3)现有医疗器械中的超声雾化设备雾化片的清洗和消毒较麻烦,交叉污染的几率非常高,给患者带来潜在风险。
[0007](4)现有医疗器械中的雾化设备雾化组件与吸嘴在同一直线上,雾化不充分时大颗粒药液会直接喷入使用者口中,带来不良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在雾化装置上设置自动感应发热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对雾化液进行自动加热,被加热液体变成气溶胶状态,克服气溶胶低于人体气温造成的不适感。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被动式雾化设置,使药物雾化与使用者呼吸实现同步调节,避免药物浪费和发生呛咳现象。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通过在雾化装置内设置检测液位的元件,防止雾化液用完时雾化组件干烧的情况发生。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通过将气流通道设计成由一定角度的两段组成,防止气溶胶中大颗粒直接喷出。
[0012]为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3]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一雾化器(1)和一电源杆(2);其中:
[0014]所述雾化器(1)包括:
[0015]一储液瓶(50),包括一瓶口(51)、一储液腔(52)、一气流通道(53)以及一吸嘴
(54),该气流通道(53)位于该储液瓶(50)中部并与该储液腔(52)隔离,该吸嘴(54)
[0016]位于该储液瓶(50)的相对于瓶口(51)的另一端部并设有连通于该气流通道(53)的一出气口;
[0017]一底盖(10),盖合于所述储液瓶(50)的瓶口(51)上,该底盖(10)上设有一进气口(11);
[0018]一雾化组件(20),设置于所述储液瓶(50)内,并连接于所述底盖(10)的进气口(11)以及所述储液瓶(50)的储液腔(52)和气流通道(53);该雾化组件(20)用于对从所述储液腔(52)流入的雾化液加热雾化为气溶胶,该气溶胶与从所述进气口(11)
[0019]被吸入的空气一同被吸入至所述气流通道(53);
[0020]一支架(30),用于将所述雾化组件(20)固定于所述储液瓶(50)内;
[0021]所述电源杆(2)包括:
[0022]一气流感应通道(91),一端连通于所述底盖(10)的进气口(11)和连接外部的进气孔(94),另一端连接于一气流感应器;
[0023]一气流传感器(92),用于感测所述气流感应通道(91)内的压强变化产生电信号;
[0024]一控制板(93),电性连接所述气流传感器(92)和所述雾化组件(20),受所述气流感应器的电信号的作用来控制所述雾化组件(20)发热;
[0025]一电池(9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93),为所述控制板(93)供电。
[0026]优选地,所述雾化器(1)还包括一密封环(41),该密封环(41)设置于所述支架(30)的顶部,密封所述支架(30)与所述储液瓶(50)内壁之间的缝隙。
[0027]优选地,所述密封环(41)与所述支架(30)一体成型。
[0028]优选地,所述雾化器(1)还包括一密封件(42),该密封件(42)设置于所述支架(30)的底部,密封所述支架(30)与所述雾化组件(20)之间的缝隙。
[0029]优选地,所述底盖(10)周围套设一密封圈(12),该密封圈(12)用于密封底盖(10)与所述储液瓶(50)瓶口(51)之间的缝隙。
[0030]优选地,所述储液瓶(50)的气流通道(53)还包括一另一端口,该另一端口位于该气流通道(53)的相对于连接所述支架(30)的端口的相对端,该另一端口由一顶盖(60)封闭;所述储液瓶(50)的吸嘴(54)位于所述储液瓶(50)的侧面,该吸嘴(54)的朝向相对于所述储液瓶(50)的气流通道(53)成一钝角。
[0031]优选地,所述储液瓶(50)的气流通道(53)的所述端口至所述另一端口,内径逐渐增大。
[0032]优选地,所述密封环(41)、密封件(42)及密封圈(12)的材质选用硅胶。
[0033]优选地,所述雾化组件(20)为陶瓷雾化组件(20),陶瓷内一体成型有电发热组件。
[0034]优选地,所述储液瓶(50)的外侧包裹一层外套(70),所述储液瓶(50)与所述外套(70)采用双色注塑一体成型。
[0035]优选地,所述底盖(10)上设有抵接于所述雾化组件(20)的一电极(80),所述雾化组件(20)通过该电极(80)电性连接所述电池(95)。
[0036]优选地,所述电源杆(2)的底部设有一USB接口(96),用于作为所述电池(95)的输电端口,该USB接口(96)处设有防水硅胶(97)。
[0037]优选地,所述雾化器(1)的气流通道(53)内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98),该温度传感
器(98)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93),用于探测所述气流通道(53)的气溶胶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板(93)。
[0038]优选地,所述雾化器(1)的雾化组件(20)旁设置有一液位探针(99),该液位探针(99)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93),用于探测雾化液是否用完。
[0039]优选地,所述电源杆(2)设有由所述控制板(93)控制的儿童锁功能,用于实现当所述新型医用雾化装置长时间不使用时,自动锁定关机。
[004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0041]预先将雾化液装入储液瓶(50)內,雾化液、储液瓶(50)、雾化组件(20)组成一体不可拆卸雾化器(1),使用者使用时,通过口含吸嘴(54)进行自主抽吸动作,使气流通道(53)产生负压,气流感应通道(91)内空气被吸走而产生负压,气流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一雾化器(1)和一电源杆(2);其中:所述雾化器(1)包括:一储液瓶(50),包括一瓶口(51)、一储液腔(52)、一气流通道(53)以及一吸嘴(54),该气流通道(53)位于该储液瓶(50)中部并与该储液腔(52)隔离,该吸嘴(54)位于该储液瓶(50)的相对于瓶口(51)的另一端部并设有连通于该气流通道(53)的一出气口;一底盖(10),盖合于所述储液瓶(50)的瓶口(51)上,该底盖(10)上设有一进气口(11);一雾化组件(20),设置于所述储液瓶(50)内,并连接于所述底盖(10)的进气口(11)以及所述储液瓶(50)的储液腔(52)和气流通道(53);该雾化组件(20)用于对从所述储液腔(52)流入的雾化液加热雾化为气溶胶,该气溶胶与从所述进气口(11)被吸入的空气一同被吸入至所述气流通道(53);一支架(30),用于将所述雾化组件(20)固定于所述储液瓶(50)内;所述电源杆(2)包括:一气流感应通道(91),一端连通于所述底盖(10)的进气口(11)和连接外部的进气孔(94),另一端连接于一气流感应器;一气流传感器(92),用于感测所述气流感应通道(91)内的压强变化产生电信号;一控制板(93),电性连接所述气流传感器(92)和所述雾化组件(20),受所述气流感应器的电信号的作用来控制所述雾化组件(20)发热;一电池(9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93),为所述控制板(93)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还包括一密封环(41),该密封环(41)设置于所述支架(30)的顶部,密封所述支架(30)与所述储液瓶(50)内壁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环(41)与所述支架(30)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还包括一密封件(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海军蔡金勇王景军郑健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士力神通本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