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327在制备降低多黏菌素细胞毒性和肾毒性的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30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U3327在制备降低多黏菌素细胞毒性和肾毒性的药物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抗菌领域,特别涉及利用SU3327降低多黏菌素细胞毒性和肾毒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SU3327(又称halicin、海立信,CAS No.:40045

50

9)是一种C

JUN的N末端激酶抑制剂。SU3327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的且具有底物竞争性的JNK抑制剂,IC
50
为0.7μM。SU3327还以IC
50
值为239nM抑制JNK和JIP之间的蛋白相互作用。SU3327对p38α和Akt激酶的活性较低。
[0003]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家James Collins领导的研究团队关于研发的一种开创性机器学习方法的论文《A Deep Learning Approach to Antibiotic Discovery》,通过实验成功的发现了一种新型抗生素——halicin(该研究成果在2020年2月20日发表于《Cell》)。James Collins团队将其智能的“抗菌性神经网络筛查”与“毒性筛查”相结合,然后删除了他们认为与现有抗生素过于相似的化合物(因为细菌可能已经对其产生了抗药性)。最终,他们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药物候选物是c

Jun N端激酶抑制剂SU3327(可能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很有用),研究人员将这种化合物命名为halicin。实验室的检测显示,halicin不仅有效地阻止了大肠杆菌的生长,而且还杀死了其他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艰难梭菌和引起败血症、肺炎、伤口感染和其他常见的难治性感染的多种其他抗药性细菌。
[0004]多黏菌素(又称多粘菌素,polymyxin)是发现于多粘杆菌(Bacillus polymyxa)培养液中的抗菌性多肽,有A、B、C、D、E等五种。抗菌谱相互类似而范围宽广,特别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作用颇强,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等。多黏菌素E(又称多黏菌素E、黏菌素,Polymyxin E),CAS号:1066

17

7,英文名称:Colistin,商品名抗敌素、可立斯丁、粘菌素。临床应用主要是硫酸盐或甲磺酸盐形式,即硫酸多黏菌素E和甲磺酸盐多黏菌素E。
[0005]多黏菌素的副作用主要是表现在以下方面:(1)肾毒性,肾毒性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患者肾功能的减退,可能会出现蛋白尿、管型尿、氮质血症以及肌酐水平的上升,这是它主要对肾功能的损伤。(2)一定的神经毒性,多黏菌素使用期间可能会引起患者的头晕、共济失调、嗜睡、外周感觉异常,这些都是由多黏菌素所引起的神经系统方面的副作用。肾毒性和神经毒性是多黏菌素E临床应用最常见的毒副作用,其中,临床肾毒性发生高达60%,神经毒性发生率约为7%,轻微周围神经毒性症状更为明显,发生率甚至高达100%。此外,多黏菌素还存在治疗窗“窄”、耐药性传播等临床应用问题。
[0006]为了提高多黏菌素治疗效力、减少其细胞毒性作用,本领域存在提供降低多黏菌素细胞毒性和肾毒性的药剂的广泛需求。至今尚无研究报道关于SU3327在降低多黏菌素细胞毒性及其肾毒性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使用多黏菌素治疗时产生的细胞毒性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多黏菌素细胞毒性和肾毒性的方法,具体采用C

JUN的N末端激酶抑制剂SU3327联用多黏菌素,多黏菌素优选多黏菌素E。二者联用不仅达到协同增效抗菌作用,与多黏菌素单独处理组相比,SU3327联合多黏菌素处理后,细胞活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在一定的优选SU3327浓度下,二者联用细胞活力增加至68.5%,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表明SU3327联合多黏菌素E处理时,可显著抑制多黏菌素E细胞毒性作用。进一步的,通过建立多黏菌素E致小鼠的肾脏损伤模型,多黏菌素E处理后显著降低小鼠肾脏功能,具体体现为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显著增加,同时导致明显的肾小管坏死、上皮细胞脱落及管型结构的出现,SU3327联合处理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显著降低,肾小管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表明,SU3327联合多黏菌素E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多黏菌素E导致的肾毒性。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C

JUN的N末端激酶抑制剂SU3327在制备降低多黏菌素细胞毒性和/或肾毒性的药物中的用途。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C

JUN的N末端激酶抑制剂SU3327和多黏菌素的组合物在制备降低多黏菌素细胞毒性和/或肾毒性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多黏菌素为多黏菌素E(即黏菌素)或多黏菌素B。
[0011]进一步地,所述C

JUN的N末端激酶抑制剂SU3327和多黏菌素E可制备成组合物,用于降低多黏菌素E导致的人体或动物体细胞毒性或肾毒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SU3327和多黏菌素的组合物中SU3327、多黏菌素质量比为:(2.5

10):1。
[0013]进一步地,所述SU3327和多黏菌素的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胶囊、缓释片、控释片、口服液、糖浆、注射液剂型、滴丸、冻干粉针剂型中的一种。
[0014]进一步地,用于降低细胞毒性时,所述多黏菌素E的最终使用浓度为2mM,所述SU3327的最终使用浓度为5μM

0.625μM;优选地,所述SU3327的最终使用浓度为2.5μM。
[0015]进一步地,SU3327联合处理明显降低多黏菌素E诱导的肾毒性,所述SU3327的最终使用的剂量浓度为每天2.5mg/kg体重、5mg/kg体重和10mg/kg体重,多黏菌素E使用剂量为每天20mg/kg体重。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C

JUN的N末端激酶抑制剂SU3327的新用途,用于降低多黏菌素细胞毒性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异的技术效果:
[0017](1)SU3327与多黏菌素二者联用不仅达到协同增效抗菌作用,与多黏菌素单独处理组相比,SU3327联合多黏菌素处理后,细胞活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在SU3327优选的最终使用浓度2.5μM时,二者联用细胞活力增加至68.5%,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表明SU3327联合多黏菌素E处理时,可显著抑制多黏菌素E细胞毒性作用。
[0018](2)通过建立多黏菌素E致小鼠的肾脏损伤模型,多黏菌素E处理后显著降低小鼠肾脏功能,具体体现为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显著增加,同时导致明显的肾小管坏死、上皮细胞脱落及管型结构的出现,SU3327联合处理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显著降低,肾小管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表明SU3327联合多黏菌素E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多黏菌素E导致的肾毒性。
[0019](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多黏菌素临床应用毒副作用大提供了思路,可解决多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C

JUN的N末端激酶抑制剂SU3327在制备降低多黏菌素细胞毒性和/或肾毒性的药物中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黏菌素为多黏菌素E或多黏菌素B。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黏菌素为多黏菌素E。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C

JUN的N末端激酶抑制剂SU3327和多黏菌素E可制备成组合物,用于降低多黏菌素E导致的人体或动物体细胞毒性或肾毒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SU3327和多黏菌素制备的组合物中SU3327、多黏菌素质量比为:(0.5

2):1。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重山陈洪亮吴聪明郑海灵沈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