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盘育苗移栽时出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727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育苗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穴盘育苗移栽时出苗装置,包括:穴盘下结构,所述穴盘下结构的顶部设置有穴盘上结构;所述穴盘下结构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含有与穴盘下结构固定连接的导向壳,所述导向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与穴盘上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穴盘下结构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对幼苗进行移出时,需要手动捏住幼苗茎部带动培养基质向上移动,由于幼苗的培养基质与穴盘下结构的内腔具有粘合性,且幼苗的茎部较为脆弱,培养基质的重量较重,直接捏住幼苗可能导致幼苗出现折断的情况,从而影响幼苗成活率的问题。影响幼苗成活率的问题。影响幼苗成活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盘育苗移栽时出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育苗
,具体的,涉及一种穴盘育苗移栽时出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
[0003]幼苗培育时需要将幼苗放置在穴盘中,穴盘多为一个整体,当对幼苗进行移出时,需要手动捏住幼苗茎部带动培养基质向上移动,由于幼苗的培养基质与穴盘下结构的内腔具有粘合性,且幼苗的茎部较为脆弱,培养基质的重量较重,直接捏住幼苗可能导致幼苗出现折断的情况,从而影响幼苗的成活率,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穴盘育苗移栽时出苗装置,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穴盘育苗移栽时出苗装置,具备便于对幼苗移出的优点,解决了对幼苗进行移出时,需要手动捏住幼苗茎部带动培养基质向上移动,由于幼苗的培养基质与穴盘下结构的内腔具有粘合性,且幼苗的茎部较为脆弱,培养基质的重量较重,直接捏住幼苗可能导致幼苗出现折断的情况,从而影响幼苗成活率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穴盘育苗移栽时出苗装置,包括:穴盘下结构,所述穴盘下结构的顶部设置有穴盘上结构。
[0006]所述穴盘下结构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导向结构。
[0007]导向结构包含有与穴盘下结构固定连接的导向壳,所述导向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与穴盘上结构固定连接。
[0008]所述穴盘下结构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结构。
[0009]调节结构包含有与穴盘下结构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顶部与穴盘上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贯穿至滑动架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滑动架的内腔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架的内腔,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表面与固定架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穴盘下结构和穴盘上结构共同组成穴盘。
[0011]优选的,所述导向壳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导向柱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从动锥齿轮的一侧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滑动架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滑动架的底部设置为敞口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形状为圆形。
[0015]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腔填充有滤网。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形状为回形。
[0017]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导向壳、导向柱、底板、固定架、滑动架、外壳、马达、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螺纹杆和螺纹块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穴盘上结构进行顶起的作用,使得该穴盘育苗移栽时出苗装置具备便于对幼苗移出的优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对穴盘上结构进行顶起,起到了将幼苗的培养基质从穴盘下结构内腔中脱离的作用,接着在对幼苗从穴盘下结构内腔移出的过程中,便于使用者对幼苗的培养基质底部托住并向上推动,避免幼苗在移出时出现折断,从而影响幼苗存活率的情况。
[0018]2、本技术中:使用者通过启动马达,马达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转动时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在转动时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由于螺纹块与螺纹杆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且螺纹块的表面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以螺纹杆的表面在螺纹块内腔中转动的过程中,可使得螺纹杆向上活动,螺纹杆通过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和支撑板的传动带动滑动架在固定架的表面向上滑动,滑动架向上移动时带动穴盘上结构向上移动,首先穴盘上结构向上移动时带动导向柱在导向壳的内腔中滑动,此过程起到了提高穴盘上结构活动稳定性的作用,接着穴盘上结构在向上移动带动幼苗的培养基质离开穴盘下结构的内腔,当使用者将幼苗从穴盘下结构内腔移出时,可一只手托住幼苗的培养基质底部并向上移动,一只手捏住幼苗,即可达到了便于对幼苗进行出苗,避免对幼苗造成折断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穴盘下结构和穴盘上结构立体结构拆分状态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导向壳局部主视剖面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拆分状态立体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外壳仰视立体示意图。
[0025]图中:1、穴盘下结构;2、穴盘上结构;3、导向壳;4、导向柱;5、底板;6、固定架;7、滑动架;8、外壳;9、马达;10、主动锥齿轮;11、从动锥齿轮;12、螺纹杆;13、螺纹块;14、限位槽;15、限位块;16、支撑板;17、定位块;18、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穴盘育苗移栽时出苗装置,包括:穴盘下结构1,穴盘下结构1的顶部设置有穴盘上结构2。
[0028]穴盘下结构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导向结构。
[0029]导向结构包含有与穴盘下结构1固定连接的导向壳3,导向壳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向柱4,导向柱4的顶端与穴盘上结构2固定连接。
[0030]穴盘下结构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结构。
[0031]调节结构包含有与穴盘下结构1固定连接的底板5,底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固定架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架7,滑动架7的顶部与穴盘上结构2固定连接,滑动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8,外壳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马达9,马达9的输出轴贯穿至滑动架7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0,滑动架7的内腔设置有从动锥齿轮11,从动锥齿轮11与主动锥齿轮10相啮合,从动锥齿轮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架6的内腔,螺纹杆1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3,螺纹块13的表面与固定架6固定连接。
[0032]本实施例中,穴盘下结构1和穴盘上结构2共同组成穴盘。
[0033]本实施例中,导向壳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的一侧与导向柱4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槽14和限位块15的配合使用,导向柱4在移动时带动限位块15在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盘育苗移栽时出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穴盘下结构(1),所述穴盘下结构(1)的顶部设置有穴盘上结构(2);所述穴盘下结构(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含有与穴盘下结构(1)固定连接的导向壳(3),所述导向壳(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向柱(4),所述导向柱(4)的顶端与穴盘上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穴盘下结构(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含有与穴盘下结构(1)固定连接的底板(5),所述底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架(7),所述滑动架(7)的顶部与穴盘上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8),所述外壳(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马达(9),所述马达(9)的输出轴贯穿至滑动架(7)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0),所述滑动架(7)的内腔设置有从动锥齿轮(11),所述从动锥齿轮(11)与主动锥齿轮(10)相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架(6)的内腔,所述螺纹杆(1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3),所述螺纹块(13)的表面与固定架(6)固定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霞左秀丽许刚董胜旗孙桂敏王瑞文许永红王路彩刘强常苑苑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