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701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检测装置,包括棚端支架、数据采集结构、网端支架、水平支架、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导轨、滑块和接触网夹持机构;棚端支架垂直固定在遮光棚支架上,棚端支架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前端连接网端支架的一个分支,三角形下方水平设置一薄平板,薄平板连接网端支架的另一个分支,薄平板上设有数据采集结构,通过采集受电弓经过检测区域时工作压力作用下所述薄平板的应力变化来检测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接触网到挡光棚均为刚性连接,零件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有利于节约成本并准确采集工作状态下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压力。状态下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压力。状态下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高速电气化轨道交通领域,涉及一种压力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高速铁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我国学者以及技术工程们在铁路运输方向也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要有一定的接触压力,接触压力过大或者过小均不利于列车的高速运行。
[0003]此外,我国动力车辆,如机车、地铁、高铁,尤其是开行密度较大的高速动车组列车,运行里程长,运行环境复杂,运行速度等级不一等特点,对受电弓的接触压力及检测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急需一种检测装置来准确采集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中国专利CN201510495102.X公开了一种弓网分离式受电弓压力检测装置,其利用杠杆原理必然存在围绕支点转动的部件,该部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如果加工误差较大将导致装配时存在间隙进而影响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的准确采集。
[0004]综上,需要一种既能准确采集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又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检测装置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检测装置,本技术从接触网到挡光棚均为刚性连接,零件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有利于节约成本并准确采集工作状态下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压力。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检测装置,包括棚端支架、数据采集结构、网端支架、水平支架、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导轨、滑块和接触网夹持机构;棚端支架垂直固定在遮光棚支架上,棚端支架的形状为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前端连接网端支架的一个分支,三角形下方水平设置一薄平板,薄平板连接网端支架的另一个分支,薄平板上设有数据采集结构,通过采集受电弓经过检测区域时工作压力作用下所述薄平板的应力变化来检测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网端支架的前端连接水平支架;竖直设置的调节螺杆穿设于水平支架上且水平支架的上下两侧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杆的下端依次连接滑块、导轨和接触网夹持机构,接触网夹持机构与接触网连接紧固。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结构包括应变片或光纤光栅传感器、PCB数据采集板、对外通信接口和保护壳体,应变片密实粘贴在薄平板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薄平板的厚度设为3

12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棚端支架、网端支架以及水平设置的薄平板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框架结构;所述棚端支架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网端支架的两个分支上均套设有绝缘子。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网夹持机构包括接触网卡槽和接触网卡块,接触网卡槽和接触网卡块通过锁紧螺母与接触网连接紧固;接触网卡槽通过锁紧螺母及配套螺栓与上方的导轨连接固定。
[0013]本技术的优点如下:
[0014](1)本技术从接触网到挡光棚均为刚性连接,零件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有利于节约成本并准确采集工作状态下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压力;
[0015]本技术通过改变结构设计将围绕杠杆支点转动形式改为刚性三角固定形式,以刚性固定方式将加工误差、装配误差对数据采集精度的影响完全消除。
[0016](2)本技术的棚端支架的形状设为三角形,以及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形状也设为三角形(网端支架、棚端支架、和薄平板形成的整体框架结构),三角形结构最为稳定。
[0017](3)本技术通过数据采集结构中的应变片密实粘贴在棚端支架下端较薄平板上采集受电弓通过检测区域时工作压力作用下棚端支架下端较薄平板的应力变化来检测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应变片作为感应物体受力后的应力变化范围,可以由光纤等能感应应力变化的元器件代替。
[0018](4)本技术依托调节螺母、调节螺杆、水平支架调整接触网卡槽、接触网卡块、导轨、滑块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位置来适配接触网静态位置。
[0019](5)本技术实现了包含机务段、车辆段、动车所以及动力车辆运行速度不低于60Km/h正线的应用,安全系数更高。
[0020](6)本技术解决了铁路列车高速运行状态下更高级别的安全要求及响应开行密度增大后沿线设备安装维护作业时间进一步缩短的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整体组装侧视图;
[0022]图2为图1的接触网端局部放大图;
[0023]图3为本技术装置的整体组装立体图;
[0024]其中,1

接触网卡槽、2

接触网卡块、3

导轨、4

滑块、5

调节螺杆、6

调节螺母、7

水平支架、8

网端支架、9

绝缘子、10

棚端支架、11

数据采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是本实施例的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检测装置。本实施例的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检测装置包括接触网卡槽1、接触网卡块2、导轨3、滑块4、调节螺杆5、调节螺母6、水平支架7、网端支架8、绝缘子9、棚端支架10、数据采集结构11,上述结构通过配套标准连接件通过防松预处理连接成一个整体。
[0026]棚端支架10的底座垂直固定在钢结构遮光棚的型钢支架上,棚端支架10的框架形状设为三角形,棚端支架10的前端连接网端支架8的一个分支,棚端支架10的下方水平设置一薄平板,该薄平板连接网端支架8的另一个分支。
[0027]薄平板的厚度设为3

12mm,其材质选用抗拉强度大于540MPa的材质即可,如T8A、T10A:、65M弹簧钢等。
[0028]优选的,棚端支架10、网端支架8以及水平设置的薄平板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框架结构,结构稳固。所述网端支架也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0029]网端支架8的前端连接水平支架7。
[0030]网端支架8的两个分支上均套设有绝缘子9。
[0031]数据采集结构11设置在上述棚端支架10下方的薄平板上,数据采集结构11包括应变片或光纤光栅传感器、PCB数据采集板、对外通信接口和保护壳体,应变片密实粘贴在薄平板上。
[0032]应变片作为感应物体来感应受力后的应力变化范围。
[0033]应变片可以由光纤等能感应应力变化的元器件代替,如光纤光栅传感器。
[0034]通过数据采集结构11中的应变片密实粘贴在棚端支架10下端较薄平板上,来采集受电弓通过检测区域时工作压力作用下棚端支架10下端较薄平板的应力变化来检测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
[0035]依托调节螺母6、调节螺杆5、水平支架7调整接触网卡槽1、接触网卡块2、导轨3、滑块4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位置来适配接触网静态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压力检测装置包括棚端支架、数据采集结构、网端支架、水平支架、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导轨、滑块和接触网夹持机构;棚端支架垂直固定在遮光棚支架上,棚端支架的形状为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前端连接网端支架的一个分支,三角形下方水平设置一薄平板,薄平板连接网端支架的另一个分支,薄平板上设有数据采集结构,通过采集受电弓经过检测区域时工作压力作用下所述薄平板的应力变化来检测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网端支架的前端连接水平支架;竖直设置的调节螺杆穿设于水平支架上且水平支架的上下两侧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杆的下端依次连接滑块、导轨和接触网夹持机构,接触网夹持机构与接触网连接紧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结构包括应变片或光纤光栅传感器、P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其昌梅劲松王辉平董智源张兆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拓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