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佳鹏专利>正文

一种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690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套筒和钻头导套,所述定位套筒包括套筒部和定位部,所述套筒部为管状结构,内设滑动通孔,所述套筒部的远端斜向下向前延伸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表面设有一开口为钝角的V型定位面,所述钻头导套包括导套部和凸缘部,所述导套部为柱状结构,内设至少一个的钻头孔,所述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导套部的近端,所述钻头导套的远端滑动伸入所述定位套筒的滑动通孔中。对现有的前交叉韧带股骨隧道定位器进行改进,可实现不频繁更换器械,特别对股骨内髁软骨进行保护,确保在操作过程不出现软骨的器械损伤。操作过程不出现软骨的器械损伤。操作过程不出现软骨的器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需要在股骨及胫骨端各建立隧道,将移植肌腱引入后固定,从而完成韧带移植重建。其中股骨隧道定位是技术核心,错误的隧道定位是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现有的各类股骨定位器的使用方式为:首先量下所需钻孔直径,其次将合适直径的钻头用定位器辅助预定位,并对钻头进行敲打,钻头远端预定在钻孔位上,再次将定位器取下,此时仅留孤立的钻头预定在钻孔位处,接下来将钻孔器械与钻头近端进行连接,并将钻孔器械开启进行钻孔工作,钻孔结束后,将钻孔器械和钻头一起取下。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预定的钻头在与钻孔器械连接后进行钻孔的过程中,孤立的钻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很可能出现钻头歪斜损伤钻头周边软骨组织的情况;另外,当发现钻孔尺寸不合适,需要扩大钻孔的时候,又要重新更换一套钻头用定位器,导致一个手术过程需要准备很多医疗器械,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可实现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股骨隧道定位和制备都在保护套筒内完成,可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出现软骨的器械损伤,且将多种手术器械整合到一起,既方便术者操作,也节约医疗资源。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套筒和钻头导套,所述定位套筒包括套筒部和定位部,所述套筒部为管状结构,内设滑动通孔,所述套筒部的远端斜向下向前延伸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表面设有一开口为钝角的V型定位面,所述钻头导套包括导套部和凸缘部,所述导套部为柱状结构,内设至少一个的钻头孔,所述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导套部的近端,所述钻头导套的远端滑动伸入所述定位套筒的滑动通孔中。
[0006]进一步的,所述V型定位面的开口角度范围为98
°
~130
°

[0007]进一步的,所述套筒部的远端端面为从上到下向所述定位部倾斜的斜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的俯视形状呈远端为圆角的三角形。
[0009]进一步的,所述钻头导套的导套部上至少两个的钻头孔偏心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钻头导套的导套部上偏心设置有三个直径不同的钻头孔,三个钻头孔的直径分别为5毫米、6毫米和7毫米。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套筒还包括手柄部,所述手柄部连接于所述套筒部的近端,所述手柄部与所述套筒部之间的夹角为89
°
~120
°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手柄部的对称面与所述定位部的对称面重叠。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压紧件和螺母,所述压紧件一端为套接部,另一端为压紧部,所述套接部上设有套接孔,所述钻头导套还包括圆柱部和外螺纹部,所述凸缘部、圆柱部、外螺纹部在导套部上沿着从其近端到远端的方向依次排布,且直径从大到小设置,所述压紧件的套接部通过所述套接孔套在所述圆柱部上,所述螺母与所述外螺纹部螺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压紧件的压紧部从上到下先设有向下向前弯曲段,再转折设有向下向后弯曲段,继而转折设有向下延伸段,所述压紧部的向下向前弯曲段和向下向后弯曲段设有上下方向设置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定位套筒手柄部的宽度,当所述钻头导套完全放入所述定位套筒的滑动通孔内,所述定位套筒的手柄部位于所述压紧件的限位孔内,所述定位套筒手柄部的长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压紧件压紧部的长度。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定位套筒上的V型定位面与股骨端接触进行定位,钻头通过钻头导套引导预定在股骨端,钻孔前,将钻头导套从定位套筒的滑动通孔内取出,钻孔时定位套筒仍定位在股骨端不取出,钻孔时有定位套筒保护,钻头不会跑出定位套筒范围,股骨隧道定位和制备都在保护套筒内完成,不会因为钻头跑偏损伤膝关节周围软骨组织,定位套筒不会因为钻头孔直径改变而更换,保持从钻头预定到钻孔过程定位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的俯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定位套筒的正视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钻头导套、压紧件和螺母组装后的正视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钻头导套、压紧件和螺母组装后的右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对股骨端定位手术时的正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对股骨端定位钻孔手术时的右视剖视图。
[0023]标号说明:
[0024]1、定位套筒;2、钻头导套;3、压紧件;4、螺母;5、股骨;6、胫骨;
[0025]11、套筒部;111、滑动通孔;12、定位部;121、V型定位面;13、手柄部;14、钻头深度位置指示线;
[0026]21、导套部;211、钻头孔;22、凸缘部;221、防滑凹槽;23、圆柱部;24、外螺纹部;25、钻头孔直径标识;26、钻头孔指示线;
[0027]31、套接部;311、套接孔;32、压紧部;321、向下向前弯曲段;322、向下向后弯曲段;323、向下延伸段;324、限位孔;33、三角形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9]请参照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为:
[0030]一种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套筒1和钻头导套2,所述定位套筒1包括套筒部11和定位部12,所述套筒部11为管状结构,内设滑动通孔111,所述套筒部11的远端下部斜向下向前延伸一定位部12,所述定位部12上表面设有一开口为钝角的V型定位面121,所述钻头导套2包括导套部21和凸缘部22,所述导套部21为柱状结构,内设至少一个的钻头孔211,所述凸缘部22设置在所述导套部21的近端,所述钻头导套2的远端滑动伸入所述定位套筒1的滑动通孔111中。
[0031]定位套筒1的套筒部11与钻头导套2的导套部21滑动配合,使用时,导套部21的远端从定位套筒1的近端滑动伸入套筒部11的滑动通孔111中,直至完全伸入,具体的,当钻头导套2的凸缘部22碰到套筒部11近端端面时,导套部21完全伸入套筒部11内,钻头预设在导套部21的钻头孔211内,钻头孔211对钻头起到导向作用,敲击钻头,将钻头预定在股骨上,然后将钻头导套2从定位套筒1近端滑动取出,再用钻孔器械与位于定位套筒1内的钻头连接并进行钻孔,钻孔过程中定位套筒1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套筒和钻头导套,所述定位套筒包括套筒部和定位部,所述套筒部为管状结构,内设滑动通孔,所述套筒部的远端斜向下向前延伸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表面设有一开口为钝角的V型定位面,所述钻头导套包括导套部和凸缘部,所述导套部为柱状结构,内设至少一个的钻头孔,所述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导套部的近端,所述钻头导套的远端滑动伸入所述定位套筒的滑动通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定位面的开口角度范围为98
°
~13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的远端端面为从上到下向所述定位部倾斜的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俯视形状呈远端为圆角的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导套的导套部上至少两个的钻头孔偏心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关节镜下防软骨损伤的股骨端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导套的导套部上偏心设置有三个直径不同的钻头孔,三个钻头孔的直径分别为5毫米、6毫米和7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下防软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佳鹏吴清泉林达生邓辉云肖棋陈章荣陈艺辉王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郑佳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