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684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设备主体、增高筒及提篮格栅,所述设备主体的左上方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增高筒设置在设备主体的上方,所述提篮格栅设置于设备主体内部上方,该提篮格栅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增高筒及提篮格栅,通过提升链条拉动提篮格栅经提篮格栅导轨升至增高筒上方,可清理杂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满足农村污水处理站分散式、低成本、占地面积小的需求,具有施工难度低、施工工期短等优点。施工工期短等优点。施工工期短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排放分散、总体污水水量较小、水质波动较大、污水中营养性污染物浓度较高等特点,采用一体化、分散式、低成本、易维护的水处理设备特别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0003]当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已逐步使用一体化设备进行代替传统土建形式,但前端格栅池、调节池等设施仍用土建形式,存在占地面积大、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长、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0004]因而需要设计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易维护,施工难度低的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设备主体、增高筒及提篮格栅,所述设备主体的左上方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增高筒设置在设备主体的上方,所述提篮格栅设置于设备主体内部上方,该提篮格栅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0008]较佳地,所述增高筒内侧设置有提篮格栅导轨,所述提篮格栅导轨与所述提篮格栅的一侧平齐。
[0009]较佳地,所述提篮格栅上方设置有提升链条,所述提升链条的末端与提篮格栅的顶部连接,所述提升链条的顶端至于增高筒内。
[0010]较佳地,所述增高筒外依次设置有线缆口、回流口、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
[0011]较佳地,所述设备主体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0012]较佳地,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设备壳体、格栅支架及水泵支座,所述格栅支架设置于设备壳体内部,所述水泵支座设置于设备主体底部。
[001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的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为一体化结构,现场仅需根据设计要求做好设备基础、吊装设备、安装固定螺栓即可,满足农村污水处理站分散式、低成本、占地面积小的需求,具有施工难度低、施工工期短等优点;
[0015](2)本技术的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设有增高筒,实际工程运用中,不需做较大设备即可满足设备埋深需要,节省设备成本;增高筒上设有多个管口,根据功能需要分为线缆口、出水口、回流口等,方便现场穿线穿管;
[0016](3)本技术的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内置提篮格栅,减少了传统污水处理工
艺的格栅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场站占地面积及施工成本;同时,采用提篮格栅可有效减少后续运营清渣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的后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的俯视图。
[0020]附图中,1

设备主体,101

设备壳体,102

进水口,103

格栅支架,104

水泵支座,2

增高筒,201

提篮格栅导轨,202

线缆口,203

回流口,204

第一出水口,205

第二出水口,3

提篮格栅,301

提升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
[0022]如图1所示,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设备主体1、增高筒2及提篮格栅3,所述设备主体1的左上方开设有进水口102,所述增高筒2设置在设备主体1的上方,所述提篮格栅3设置于设备主体1内部上方,该提篮格栅3与所述进水口102连通;增高筒2内侧设置有提篮格栅导轨201,所述提篮格栅导轨201与所述提篮格栅3的一侧平齐;提篮格栅3上方设置有提升链条301,所述提升链条301的末端与提篮格栅3的顶部连接,所述提升链条301的顶端至于增高筒2内。
[0023]如图2所示,增高筒2外依次设置有线缆口202、回流口203、第一出水口204及第二出水口205。
[0024]如图3所示,所述设备主体1为圆柱体或长方体;所述设备主体1还包括设备壳体101、格栅支架103及水泵支座104,所述格栅支架103设置于设备壳体101内部,所述水泵支座104设置于设备主体1底部。
[0025]在农村污水处理站点项目上安装本技术的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在工作时,污水通过进水口102进入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经提篮格栅3过滤后的污水进入设备主体1内进行均质调节,污水在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内部停留一段时间后经过装在水泵支座104上的进水泵泵入后端的污水处理系统;由于需要控制进水量,故有部分污水通过回流管口回流至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在安装过程中,进水泵的电缆线、进水管等均通过线缆口202、回流口203、第一出水口204及第二出水口205接入;运行过程中,若提篮格栅3需要清理,可通过提升链条301拉动提篮格栅3经提篮格栅导轨201升至增高筒2上方清理杂物。
[0026]本技术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与传统土建形式的格栅池、调节池相比,现场仅需根据设计要求做好设备基础、吊装设备、安装固定螺栓即可,满足农村污水处理站分散式、低成本、占地面积小的需求,具有施工难度低、施工工期短等优点。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增高筒及提篮格栅,所述设备主体的左上方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增高筒设置在设备主体的上方,所述提篮格栅设置于设备主体内部上方,该提篮格栅与所述进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高筒内侧设置有提篮格栅导轨,所述提篮格栅导轨与所述提篮格栅的一侧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篮格栅上方设置有提升链条,所述提升链条的末端与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立海邵天明叶又鑫陈阳罗剑云王金鑫詹伟友李兆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佳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