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属于起重机领域,包括起重机连接柱,起重机连接柱的下端连接有平衡梁,起重机连接柱和平衡梁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起重机连接柱和连接件的内部设置有六边卡槽,该用于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通过Z字型连接件的设置,具有将平衡梁与起重机连接柱连接的作用,同时设置有六边卡块与六边卡槽卡接,再通过螺纹柱和螺纹环的螺纹连接进行二次固定,又通过螺栓和螺帽的螺纹连接,以及点焊焊锡焊点的方式进行二次固定,具有保证连接件连接平衡梁和起重机连接柱时连接稳定性的作用,同时具有保证在使用时起重机时,平衡梁不会发生晃动脱落现象的作用,安全性较强,利于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202020577981.7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它具有方便了对吊钩进行更换的优点,但是连接时采用弹簧结构,弹簧的稳定性较差,连接性较差,在吊钩吊起较重物品时,很难保真吊钩和平衡梁的稳定性,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它通过Z字型连接件的设置,具有将平衡梁与起重机连接柱连接的作用,同时设置有六边卡块与六边卡槽卡接,再通过螺纹柱和螺纹环的螺纹连接进行二次固定,又通过螺栓和螺帽的螺纹连接,以及点焊焊锡焊点的方式进行二次固定,具有保证连接件连接平衡梁和起重机连接柱时连接稳定性的作用,同时具有保证在使用时起重机时,平衡梁不会发生晃动脱落现象的作用,安全性较强,利于使用。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包括起重机连接柱,所述起重机连接柱的下端连接有平衡梁,所述起重机连接柱和平衡梁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起重机连接柱和连接件的内部设置有六边卡槽,所述六边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六边卡块,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六边卡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槽,所述螺纹柱与第一螺纹槽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四周固定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连接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槽,所述螺纹环和第二螺纹槽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平衡梁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与平衡梁的表面通过点焊的方式锡焊有焊点,该用于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通过Z字型连接件的设置,具有将平衡梁与起重机连接柱连接的作用,同时设置有六边卡块与六边卡槽卡接,再通过螺纹柱和螺纹环的螺纹连接进行二次固定,又通过螺栓和螺帽的螺纹连接,以及点焊焊锡焊点的方式进行二次固定,具有保证连接件连接平衡梁和起重机连接柱时连接稳定性的作用,同时具有保证在使用时起重机时,平衡梁不会发生晃动脱落现象的作用,安全性较强,利于使用。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设置为Z字型,且设置有两个,通过Z字型连接件的设置,具有方便卡接起重机连接柱和平衡梁,从而将起重机连接柱和平衡梁连接的作用。
[0007]进一步的,所述起重机连接柱的上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与第一卡槽卡接,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卡槽卡接的设置,使得连接件卡接在起重机连接柱内,具有方便连接起重机连接柱的作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梁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与第二
卡槽卡接,通过连接件与第二卡槽卡接的设置,具有方便对连接件和平衡梁进行连接固定的作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焊点设置有六个,通过六个焊点的设置,具有稳固螺帽的螺纹连接的作用,防止螺帽发生松动滑丝的现象。
[00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1](1)本方案通过Z字型连接件的设置,具有将平衡梁与起重机连接柱连接的作用,同时设置有六边卡块与六边卡槽卡接,再通过螺纹柱和螺纹环的螺纹连接进行二次固定,又通过螺栓和螺帽的螺纹连接,以及点焊焊锡焊点的方式进行二次固定,具有保证连接件连接平衡梁和起重机连接柱时连接稳定性的作用,同时具有保证在使用时起重机时,平衡梁不会发生晃动脱落现象的作用,安全性较强,利于使用。
[0012](2)连接件设置为Z字型,且设置有两个,通过Z字型连接件的设置,具有方便卡接起重机连接柱和平衡梁,从而将起重机连接柱和平衡梁连接的作用。
[0013](3)起重机连接柱的上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槽,连接件的上端与第一卡槽卡接,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卡槽卡接的设置,使得连接件卡接在起重机连接柱内,具有方便连接起重机连接柱的作用。
[0014](4)平衡梁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卡槽,连接件的下端与第二卡槽卡接,通过连接件与第二卡槽卡接的设置,具有方便对连接件和平衡梁进行连接固定的作用。
[0015](5)焊点设置有六个,通过六个焊点的设置,具有稳固螺帽的螺纹连接的作用,防止螺帽发生松动滑丝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六边卡块侧视图;
[0018]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19]图4为图1的B处放大图。
[0020]图中标号说明:
[0021]1起重机连接柱、2平衡梁、3连接件、4第一卡槽、5第二卡槽、6六边卡槽、7六边卡块、8固定板、9螺纹柱、10第一螺纹槽、11螺纹环、12第二螺纹槽、13螺栓、14螺帽、15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
4,一种用于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包括起重机连接柱1,请参阅图1
‑
4,起重机连接柱1的下端连接有平衡梁2,平衡梁2不仅具有连接吊钩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平衡作用,起重机连接柱1和平衡梁2之间通过连接件3进行连接,起重机连接柱1和连接件3的内部设置有六边卡槽6,六边卡槽6的内部卡接有六边卡块7,通过六边卡块7与六边卡槽6的卡接,具有将连接件3固定在起重机连接柱1内部的作用,连接件3的两端连接有
固定板8,固定板8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螺纹柱9,通过螺纹柱9和螺纹环11的螺纹连接,具有固定六边卡块7位置的作用,从而具有保证连接件3与起重机连接柱1连接稳固性的作用,六边卡块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槽10,螺纹柱9与第一螺纹槽10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固定板8的四周固定连接有螺纹环11,连接件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槽12,螺纹环11和第二螺纹槽12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平衡梁2和连接件3之间设置有螺栓13,螺栓13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帽14,通过螺栓13与螺帽14的螺纹连接,具有将平衡梁2与连接件3稳固固定的作用,螺帽14与平衡梁2的表面通过点焊的方式锡焊有焊点15,通过焊点15的设置,具有加强螺帽14连接稳固性,以及连接件3和平衡梁2之间连接稳固性的作用。
[0024]请参阅图1,连接件3设置为Z字型,且设置有两个,通过Z字型连接件3的设置,具有方便卡接起重机连接柱1和平衡梁2,从而将起重机连接柱1和平衡梁2连接的作用,起重机连接柱1的上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槽4,连接件3的上端与第一卡槽4卡接,通过连接件3与第一卡槽4卡接的设置,使得连接件3卡接在起重机连接柱1内,具有方便连接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包括起重机连接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连接柱(1)的下端连接有平衡梁(2),所述起重机连接柱(1)和平衡梁(2)之间通过连接件(3)进行连接,所述起重机连接柱(1)和连接件(3)的内部设置有六边卡槽(6),所述六边卡槽(6)的内部卡接有六边卡块(7),所述连接件(3)的两端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螺纹柱(9),所述六边卡块(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槽(10),所述螺纹柱(9)与第一螺纹槽(10)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固定板(8)的四周固定连接有螺纹环(11),所述连接件(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槽(12),所述螺纹环(11)和第二螺纹槽(12)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平衡梁(2)和连接件(3)之间设置有螺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树瑞,李光超,张庆杰,郭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山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