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655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人体降温装置,包括:主机,主机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中的半导体制冷组件、泵送装置以及水箱,半导体制冷组件用于对水箱中的水体进行制冷,泵送装置用于对水箱中的水体进行循环;穿戴结构,包括头套、两个手套以及两个脚套,头套用于佩戴于人体的头部,两个手套分别用于佩戴于人体的两只手部,两个脚套分别用于佩戴于人体的两只脚部,支撑结构,包括转接架和分隔连接于转接架上的多个支撑架,支撑架连接于外壳,多个支撑架分别用于悬挂头套、手套和脚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人体降温装置,通过支撑结构对头套、手套以及脚套进行悬挂,保证使用环境的整洁性,并且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使用。个装置的移动使用。个装置的移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体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人体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学治疗中,当病患患有高热时,需要进行降温,以保证病患的生命安全,或者摔伤人群(例如运动员)刚摔伤时,患处需要进行冷敷,以避免产生肿块。
[0003]现在市场上的降温装置中,包括有头套和/或手套和/或脚套,以便于对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降温。但是当头套或手套或脚套在不使用时,杂乱无章的放置于桌面上,影响室内环境,同时不便于医护人员对降温装置的转移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人体降温装置,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中的半导体制冷组件、泵送装置以及水箱,所述半导体制冷组件用于对所述水箱中的水体进行制冷,所述泵送装置用于对所述水箱中的水体进行循环;穿戴结构,包括头套、两个手套以及两个脚套,所述头套用于佩戴于人体的头部,两个所述手套分别用于佩戴于人体的两只手部,两个所述脚套分别用于佩戴于人体的两只脚部,且所述头套、两个所述手套以及两个所述脚套分别和所述泵送装置、所述水箱相连通;支撑结构,包括转接架和分隔连接于所述转接架上的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外壳,多个所述支撑架分别用于悬挂所述头套、所述手套和所述脚套。
[0005]这样,通过半导体制冷组件用于对水箱中的水体进行制冷,并通过泵送装置进行水箱中的水体的循环,分别设置头套、两个手套以及两个脚套,以分别能够对人体的头部、两个手部以及两个脚步进行精准降温,穿戴于对应的位置上之后,和需要降温的位置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对人体充分降温治疗的效果,同时充分利用能源,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在人体降温装置上设置支撑结构,当降温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时,能够对头套、手套和脚套进行悬挂,避免头套、手套和脚套杂乱的放置于桌面,也不便于降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移动,例如当未设置支撑架时,医护人员一只手推动仪器,另一只手需要抱住头套、手套和脚套,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当在壳体上设置支撑结构之后,能够将头套、手套和脚套悬挂于支撑架上,医护人员进行整体推动移动即可。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架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侧部,并且所述转接架的宽度方向为水平方向。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上的至少一个支体,所述主体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所述支体倾斜向上延伸。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压物杆,所述弹性压物杆连接于所述主体,位于所述支体的上方,且至少部分能够和所述支体相贴合,用于将所述头套、所述脚套或所述脚套压紧于所述支体上。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压物杆的纵向截面呈弧形,倾斜向上延伸,并且往靠近所述主体的方向弯曲。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头套包括第一外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外层中的第一储水袋,所述第一储水袋分别和所述泵送装置、所述水箱相连通,且所述头套佩戴于人体的头部时,所述第一储水袋对应于人体的头部的额头位置,所述第一外层对应于人体的后脑位置设有两个连接耳,两个所述连接耳上分别通过第一魔术贴粘接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脚套包括脚垫、脚面层以及第二储水袋,所述第二储水袋设于所述脚面层,所述脚面层形成脚部入口,所述第二储水袋分别和所述泵送装置、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脚面层位于脚后跟的一侧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魔术贴粘接连接。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脚套包括第一弹性绑带,所述第一弹性绑带对应脚掌位置,用于绑于所述脚掌外。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套包括第三外层、设于所述第三外层中的第三储水袋以及第二弹性绑带,所述第三外层形成手部入口,所述第二弹性绑带连接于所述第三外层,并位于所述手部入口处,用于绕设于手部的手肘上。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外层包括手掌部、大拇指部、多指部,所述大拇指部和所述多指部分别连接所述手掌部,且所述大拇指部和所述多指部之间以弧形过渡,所述第三储水袋覆盖于所述手掌部、所述大拇指部和所述多指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人体降温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人体降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的人体降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的头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1中的脚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图1中的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图2中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0023]100

人体降温装置,10

主机,11

外壳,12

半导体制冷组件,13

泵送装置,14

水箱,21

头套,211

第一外层,212

连接耳,31

脚套,311

脚垫,312

脚面层,313

第一弹性绑带,314

脚部入口,41

手套,411

第二外层,4111

手掌部,4112

大拇指部,4113

多指部,42

第二弹性绑带,43

手部入口,60

支撑结构,61

转接架,62

支撑架,621

主体,622

支体,63

弹性压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
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请参阅图1至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体降温装置100,包括主机10、穿戴结构以及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人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中的半导体制冷组件、泵送装置以及水箱,所述半导体制冷组件用于对所述水箱中的水体进行制冷,所述泵送装置用于对所述水箱中的水体进行循环;穿戴结构,包括头套、两个手套以及两个脚套,所述头套用于佩戴于人体的头部,两个所述手套分别用于佩戴于人体的两只手部,两个所述脚套分别用于佩戴于人体的两只脚部,且所述头套、两个所述手套以及两个所述脚套分别和所述泵送装置、所述水箱相连通;支撑结构,包括转接架和分隔连接于所述转接架上的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外壳,多个所述支撑架分别用于悬挂所述头套、所述手套和所述脚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架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侧部,并且所述转接架的宽度方向为水平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上的至少一个支体,所述主体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所述支体倾斜向上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压物杆,所述弹性压物杆连接于所述主体,位于所述支体的上方,且至少部分能够和所述支体相贴合,用于将所述头套、所述脚套或所述脚套压紧于所述支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物杆的纵向截面呈弧形,倾斜向上延伸,并且往靠近所述主体的方向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峰欧阳翠雯彭菊萧淑华谭礼成郭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