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飞墨的环保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315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飞墨的环保印刷机,防止飞墨飞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飞墨的环保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所述印刷机本体包括上料装置、印刷装置、收纸装置以及送纸装置,所述送纸装置依次连接上料装置、印刷装置以及收纸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包括机箱、设置于机箱内印刷组件,所述机箱在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进纸口以及出纸口,其特征是:所述进纸口与出纸口均设有飞墨吸收装置。有飞墨吸收装置。有飞墨吸收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飞墨的环保印刷机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飞墨的环保印刷机。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机印刷时,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橡皮布,纸张经过橡皮贯通与橡皮滚筒的压合,然后图文信息同时传递到纸张正反两面,由此完成了印刷,油墨转移时,在两个相接触的墨辊处,纤维物在两处或两处以上,被切断或拉长时产生断片,因表面张力成为球状,此时,纤维物与断片界面存在的双电层被破坏,一部分留存在油墨中,另一部分以相反的电荷逸向大气,当纤维物缩短时,油墨中残留的电荷逐渐堆在墨辊及纸张表面,断片因带有和油墨相同的电荷,靠近墨辊或纸张时,被排斥于空中形成飞墨,飞墨进入空气造成污染,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爆烯,引发安全事故,并且油墨中含有重金属成分,会随着飞墨吸附于人体表面或者被吸入呼吸道,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飞墨的环保印刷机,防止飞墨飞散。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飞墨的环保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所述印刷机本体包括上料装置、印刷装置、收纸装置以及送纸装置,所述送纸装置依次连接上料装置、印刷装置以及收纸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包括机箱、设置于机箱内印刷组件,所述机箱在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进纸口以及出纸口,其特征是:所述进纸口与出纸口均设有飞墨吸收装置。
[0005]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飞墨吸收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吸收垫、第二吸收垫以及排风机,所述壳体下方与机箱之间设有可供纸张通过的纸张通过口,所述壳体包括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并排设置的通风腔,连接容纳腔以及通风腔在容纳腔以及通风腔轴向下方开设有连接通道,所述第一吸收垫填充设置于容纳腔内,贯穿壳体一侧端面至容纳腔开设有第一吸收口,对应所述连接通道在壳体设有第一吸收口的同侧端面开设有第二吸收口,所述通风腔相对连接通道一端末尾贯穿壳体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吸收垫设置于通风腔内,所述排风机固定设置于第二开口。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第二吸收垫包括与通风腔适配的支撑块以及轴向贯穿支撑块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有序排列且交错设有吸收块。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通风腔朝向连接通道一端末尾贯穿壳体开设有可供支撑块通过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有可开合的遮盖。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遮盖包括与第三开口适配的盖板,所述盖板一侧端面在一端固定设有旋转柱,所述壳体在第三开口一侧固定设有旋转座,所述旋转柱与旋转座可旋转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在旋转柱同侧端面设有密封圈。
[0009]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通过排风机产生朝向壳体的气流,产生的大滴飞墨
在飞溅过程中有第一吸收口吸收附着于第一吸收垫,所述较小的飞墨由气流通过第二吸收口与连接通道进入通风腔,并由通风腔内设有的第二吸收垫,进而避免飞墨进入车间空气,实现防止飞墨污染环境。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飞墨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14]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止飞墨的环保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所述印刷机本体包括上料装置1、印刷装置2、收纸装置3以及送纸装置4,所述送纸装置4依次连接上料装置1、印刷装置2以及收纸装置3,所述印刷装置2包括机箱201、设置于机箱201内印刷组件202,所述机箱201在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进纸口5以及出纸口6,其特征是:所述进纸口5与出纸口6均设有飞墨吸收装置,所述飞墨吸收装置包括壳体7、第一吸收垫8、第二吸收垫9以及排风机10,所述壳体7下方与机箱201之间设有可供纸张通过的纸张通过口11,所述壳体7包括容纳腔701以及与容纳腔701并排设置的通风腔702,连接容纳腔701以及通风腔702在容纳腔701以及通风腔702轴向下方开设有连接通道703,所述第一吸收垫8填充设置于容纳腔701内,贯穿壳体7一侧端面至容纳腔701开设有第一吸收口12,对应所述连接通道703在壳体7设有第一吸收口12的同侧端面开设有第二吸收口13,所述通风腔702相对连接通道703一端末尾贯穿壳体开设有第二开口14,所述第二吸收垫9设置于通风腔702内,所述排风机10固定设置于第二开口14,所述第二吸收垫9包括与通风腔702适配的支撑块901以及轴向贯穿支撑块901开设有通孔902,所述通孔902内有序排列且交错设有吸收块903,所述通风腔702朝向连接通道703一端末尾贯穿壳体7开设有可供支撑块901通过的第三开口15,所述第三开口15设有可开合的遮盖,所述遮盖包括与第三开口15适配的盖板16,所述盖板16一侧端面在一端固定设有旋转柱17,所述壳体7在第三开口15一侧固定设有旋转座18,所述旋转柱17与旋转座18可旋转固定连接,所述盖板16在旋转柱17同侧端面设有密封圈1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飞墨的环保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所述印刷机本体包括上料装置、印刷装置、收纸装置以及送纸装置,所述送纸装置依次连接上料装置、印刷装置以及收纸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包括机箱、设置于机箱内印刷组件,所述机箱在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进纸口以及出纸口,其特征是:所述进纸口与出纸口均设有飞墨吸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飞墨的环保印刷机,其特征是:所述飞墨吸收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吸收垫、第二吸收垫以及排风机,所述壳体下方与机箱之间设有可供纸张通过的纸张通过口,所述壳体包括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并排设置的通风腔,连接容纳腔以及通风腔在容纳腔以及通风腔轴向下方开设有连接通道,所述第一吸收垫填充设置于容纳腔内,贯穿壳体一侧端面至容纳腔开设有第一吸收口,对应所述连接通道在壳体设有第一吸收口的同侧端面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铭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