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空气抗菌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218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空气抗菌仪,包括:储料组件,其内设有用于存放能够挥发的固态抗菌剂的储料腔并开设有气流通道,储料组件的顶面上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和气流通道均与储料腔相连通;送料组件,其的顶端套设并固定于储料组件的底端上,送料组件内安装有风扇,风扇吹出的风自下而上进入气流通道内并沿气流通道自上而下进入储料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障了空气抗菌仪的使用效果,且降低了携带难度,利于空气抗菌仪的随身携带使用。利于空气抗菌仪的随身携带使用。利于空气抗菌仪的随身携带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空气抗菌仪


[0001]本技术涉及抗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空气抗菌仪。

技术介绍

[0002]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在室内环境中的时间达到全天的80%—90%,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在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各种因素中,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生物性污染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室内微生物污染可引起人们出现眼刺激感、哮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肺炎和传染性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0003]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程度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因为随着人们日常用品中使用的材料种类越来越多,也为微生物的孽生繁殖提供了土壤,一些微生物能够在这些物品中大量繁殖,在一定条件下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室内空气中,被人体吸入,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需要时常对室内空气进行抗菌净化处理,从而消除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净化室内空气质量,尤其是在疫情期间。
[0004]植物提取物是指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用途的需要,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提取分离过程,科学定向地获取和浓缩和富集植物中某一种或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植物提取物种类繁多,来源广泛,按其有效成分不同可分为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黄酮、多酚、多糖、皂昔、单宁等,且植物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
[0005]现有的空气抗菌仪主要通过其内存储的固态植物提取物自然挥发并散发到外部环境中来起到抗菌、杀菌、净化空气的效果,但由于固态植物提取物自然挥发后形成的气态植物提取物会先散播在空气抗菌仪内部再向外部环境中扩散,仅靠气态植物提取物自然流动来向外进行扩散,扩散速率较慢,对空气抗菌仪的初始使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空气抗菌仪体积固定,随身携带存在一定难度,从而使得空气抗菌仪在随身携带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空气抗菌仪,该空气抗菌仪提高了气态抗菌剂的扩散速率,从而保障了空气抗菌仪的使用效果,且降低了携带难度,利于空气抗菌仪的随身携带使用。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组合式空气抗菌仪,包括:
[0009]储料组件,其内设有用于存放能够挥发的固态抗菌剂的储料腔并开设有气流通道,储料组件的顶面上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和气流通道均与储料腔相连通;
[0010]送料组件,其的顶端套设并固定于储料组件的底端上,送料组件内安装有风扇,风扇吹出的风自下而上进入气流通道内并沿气流通道自上而下进入储料腔内。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料组件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以及储料壳
体,外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内壳体悬空固定于外壳体的空腔内,以使得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储料壳体插设于内壳体的空腔内,储料壳体的顶端的端面高度低于外壳体的顶端的开口高度,储料壳体的空腔形成储料腔,外壳体的顶端的开口上设有封盖,封盖的中间位置设有插接管,出料口位于插接管的顶端上,插接管的底端插设于储料壳体的顶面上且插接管的空腔与储料腔相连通,储料壳体的顶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绕储料壳体的中轴线呈环状设置的通孔,通孔位于出料口的下方,气流通道和储料腔之间通过通孔实现连通,外壳体的底端的开口位于风扇的正上方。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料组件的底端为外侧面为弧面的圆台状结构,送料组件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口。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组件的底端呈圆台状,送料组件的底面以及其底端的侧面上均开设有若干进气口,送料组件的底面上固定有若干垫高片。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组件内设有高压发生器和负极针组件,高压发生器和负极针组件电连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组件的底端上自下而上插设并固定有用于送料组件挂置的支架,支架呈L状。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组件内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位于风扇的正下方,送料组件的侧面上设有用于蓄电池充电的充电口。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储料组件内存放的固态抗菌剂挥发成气体,结合送料组件上风扇吹出的风在储料组件内流动的过程中对气态抗菌剂的输送效果,使得气态抗菌剂能够被风从储料腔内经出料口带出并扩散到外部环境中来起到消毒灭菌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气态抗菌剂的扩散速率,保障了空气抗菌仪的使用效果。同时,通过储料组件和送料组件之间的组装式结构,使得空气抗菌仪可以拆卸后携带,降低了携带难度,从而方便了空气抗菌仪的随身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组合式空气抗菌仪视角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组合式空气抗菌仪视角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组合式空气抗菌仪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0022]其中,储料组件1,储料腔11,气流通道12,出料口13,送料组件2,出气口21,进气口22,垫高片23,风扇3,缓冲片31,弹簧32,外壳体41,内壳体42,储料壳体43,封盖44,插接管45,通孔46,推块47,开口48,支架5,高压发生器61,负极针组件62,蓄电池7,充电口7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4]参见图1

图3,一种组合式空气抗菌仪,包括储料组件1和送料组件2,所述储料组件1内设有用于存放能够挥发的固态抗菌剂的储料腔11并开设有气流通道12,储料组件1的顶面上开设有出料口13,出料口13和气流通道12均与储料腔11相连通,送料组件2的顶端套
设并固定于储料组件1的底端上,送料组件2内安装有风扇3,风扇3吹出的风自下而上进入气流通道12内并沿气流通道12自上而下进入储料腔11内。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组件2和储料组件1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固定。
[0026]空气抗菌仪使用时,风扇3吹出的风经气流通道12进入储料腔11内并从出料口13排出储料组件1的过程中,风能够将储料腔11内由固态抗菌剂挥发而成的气态抗菌剂一同带出储料组件1,从而使得气态抗菌剂扩散到外部环境中来起到消毒灭菌的效果。
[0027]为降低风扇3运行时对送料组件2放置稳定性的影响,所述送料组件2的空腔内设有缓冲片31,缓冲片31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于送料组件2上,缓冲片31的顶端的内侧面与风扇3的侧面相接触,缓冲片31的顶端的外侧面与送料组件2之间设有弹簧32,弹簧32的两端分别抵住缓冲片31和送料组件2。
[0028]参见图2、图3,所述储料组件1包括外壳体41、内壳体42以及储料壳体43,外壳体41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内壳体42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空气抗菌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组件,其内设有用于存放能够挥发的固态抗菌剂的储料腔并开设有气流通道,储料组件的顶面上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和气流通道均与储料腔相连通;送料组件,其的顶端套设并固定于储料组件的底端上,送料组件内安装有风扇,风扇吹出的风自下而上进入气流通道内并沿气流通道自上而下进入储料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空气抗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组件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以及储料壳体,外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内壳体悬空固定于外壳体的空腔内,以使得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储料壳体插设于内壳体的空腔内,储料壳体的顶端的端面高度低于外壳体的顶端的开口高度,储料壳体的空腔形成储料腔,外壳体的顶端的开口上设有封盖,封盖的中间位置设有插接管,出料口位于插接管的顶端上,插接管的底端插设于储料壳体的顶面上且插接管的空腔与储料腔相连通,储料壳体的顶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绕储料壳体的中轴线呈环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峥涛叶嘉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古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