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组件、导风系统、立式空调柜机及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596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风组件、导风系统、立式空调柜机及空调器,导风组件包括框架和导风叶片组,框架包括导风面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导风面板沿框架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座与导风面板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座具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第二连接座与导风面板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连接座具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呈共轴设置,导风叶片组包括连杆和多片沿高度方向分布的导风叶片,导风叶片具有第一曲柄,第一曲柄的第一端绕第一回转轴心与导风面板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曲柄的第二端绕第二回转轴心与连杆可转动地连接。导风系统、立式空调柜机及空调器均设有上述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可实现上、下、左、右导风。右导风。右导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组件、导风系统、立式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导风组件,设置有该导风组件的导风系统,设置有上述导风系统的立式空调柜机及包括上述立式空调柜机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具有长出风口的立式空调柜机,其导风组件功能普遍较为单一,通常仅能够实现单向调节送风。如图1所示,图1示出现有的第一种用于立式空调柜机的导风组件,其包括导风件91和驱动机构,导风件91包括一体成型的导风面板911和导风格栅912,导风格栅912的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913,且两端处的转轴913呈共轴布置,两根转轴913中的至少一根用于驱动机构连接,使得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导风组件绕转轴913的轴心转动,以实现立式空调柜机的左右送风,而由于导风面板911与导风格栅912一体成型,导致导风格栅912无法相对导风面板911进行调节,使得此类导风组件仅能够实现左右送风调节而无法实现上下送风调节。
[0003]如图2所示,图2示出现有的第二种用于立式空调柜机的导风组件92,其包括框架921、导风叶片组922、连杆和驱动机构923,框架921用于与立式空调柜机的机身固定连接,导风叶片组922包括多片导风叶片,多片导风叶片沿导风组件92的高度方向分布,导风叶片上设置有曲轴9221,且导风叶片通过曲轴9221与框架921可转动地连接,连杆分别与曲轴9221的曲柄部连接,驱动机构923驱动连杆带动驱动移动,进而控制导风叶片相对框架921转动,以实现立式空调柜机的上下送风,然而,此类导风组件既能够实现上下送风调节而无法实现左右送风调节。
[0004]此外,上述的第一种导风组件的导风件及上述的第二种导风组件的框架均是通过注塑工艺进行成型,而由于当立式空调柜机的尺寸、参数(如匹数、出风口长度、机身的高度、机身的大小等等)发生改变时,上述的第一种导风组件的导风件及上述的第二种导风组件的框架的尺寸也会发生相适应的改变,导致需要为上述的第一种导风组件的导风件、上述的第二种导风组件的框架重新设计、制作新的注塑模具,从而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线拓展能力差且生产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上、下、左、右导风的导风组件。
[0006]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导风组件的导风系统。
[0007]本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导风系统的立式空调柜机。
[0008]本技术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立式空调柜机的空调器。
[0009]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导风组件,其中,包括框架和导风叶片组,框架包括导风面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导风面板沿框架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座与导风面板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座具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
第二连接座与导风面板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连接座具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呈共轴设置,导风叶片组包括连杆和多片沿高度方向分布的导风叶片,导风叶片具有第一曲柄,第一曲柄的第一端绕第一回转轴心与导风面板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曲柄的第二端绕第二回转轴心与连杆可转动地连接。
[0010]由上可见,当需要对导风组件的左右送风进行调节时,可通过驱动导风组件绕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以实现左右送风角度调节;当需要对导风组件的上下送风进行调节时,可通过驱动导风叶片上下摆动以实现上下送风角度调节。其中,对导风组件的左右送风角度进行调节时,既可采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和/或第二转轴进行自动化调节,也可由人工手动扳动框架进行调节,同理地,对导风组件的上下送风角度进行调节时,即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连杆带动所有导风叶片进行上下摆动,也可由人工扳动其中一片导风叶片使该导风叶片通过连杆带动其他导风叶片上下摆动或通过拖拉连杆使带动所有导风叶片进行上下摆动。通过对导风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该导风组件可实现上、下、左、右的送风角度调节,使得送风角度更加多样化,能够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
[0011]进一步的方案是,导风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连杆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连杆带动导风叶片绕第一回转轴心摆动,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连接,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框架绕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第三回转轴心转动。
[0012]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导风组件可实现自动化送风方向调节,且还可实现连续、循环的送风方向调节。
[00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导风组件还包括导风侧板,导风侧板沿高度方向延伸,导风侧板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座连接,导风侧板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座连接,导风叶片具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第一曲柄分别位于导风叶片的相对的两侧上,且第三转轴绕第一回转轴心与导风侧板可转动地连接;导风叶片上设置气孔组,气孔组包括多个气孔,气孔贯穿导风叶片;导风组件的数量为两组,第一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组导风组件与两个第一驱动机构一一对应,导风侧板采用挤出工艺制成。
[0014]由上可见,导风侧板的设置既能够提升导风组件的导风效果,又能够使得导风叶片的转动更加的平稳,提高导风叶片转动及受力的稳定性;而气孔组的设置能够防止导风叶片的背风侧凝露滴水,从而保证设置有该导风组件的立式空调柜机的周边环境干爽无积水。
[00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导风面板包括面壳和内壳,面壳具有容纳位和第一卡合结构,内壳具有第二卡合结构,内壳安装在容纳位内,且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卡合连接,面壳与内壳之间形成容纳腔,第一曲柄的第一端与内壳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曲柄的一部分、连杆均位于容纳腔内;面壳和内壳均采用挤出工艺制成,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连杆和导风叶片均采用注塑工艺制成。
[0016]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当设置有该导风组件的立式空调柜机的尺寸、参数(如匹数、出风口长度、机身的高度、机身的大小等等)发生改变时,面壳和内壳尺寸可按需进行截取,从而无需为每种尺寸的面壳、内壳单独设计一种注塑模具,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线的拓展能力并提高生产的灵活性。
[0017]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导风系统,其中,包括风道
总成和上述的导风组件,风道总成包括第一风道板、第二风道板、顶座和底座,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均沿高度方向延伸,顶座分别与第一风道板的第一端、第二风道板的第一端连接,底座分别与第一风道板的第二端、第二风道板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风道板、第二风道板、顶座和底座之间形成出风道和导风道,导风组件设置于导风道内,导风组件可绕第一转轴的第三回转轴心转动。
[0018]由上可见,从出风道送出的风在进入导风道后流经导风组件,当导风组件被驱动绕第一转轴转动时,流经导风组件的风会被引导以进行左右送风,当导风叶片被驱动绕第一回转轴心转动时,流经导风组件的风会被引导以进行上下送风。设置有上述导风组件的导风系统可实现上、下、左、右的送风角度调节,使得送风角度更加多样化,能够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导风面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导风面板沿所述框架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导风面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第二连接座与所述导风面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呈共轴设置;导风叶片组,所述导风叶片组包括连杆和多片沿所述高度方向分布的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具有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一端绕第一回转轴心与所述导风面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二端绕第二回转轴心与所述连杆可转动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导风叶片绕所述第一回转轴心摆动;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框架绕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三回转轴心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导风侧板,所述导风侧板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导风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所述导风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所述导风叶片具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曲柄分别位于所述导风叶片的相对的两侧上,且所述第三转轴绕所述第一回转轴心与所述导风侧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导风叶片上设置气孔组,所述气孔组包括多个气孔,所述气孔贯穿所述导风叶片;所述导风组件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组所述导风组件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一一对应;所述导风侧板采用挤出工艺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面板包括面壳和内壳,所述面壳具有容纳位和第一卡合结构,所述内壳具有第二卡合结构,所述内壳安装在所述容纳位内,且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和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卡合连接,所述面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学诚黄运勇董智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扬子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