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混合物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585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残膜混合物预处理装置,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喂入装置、切段装置、揉丝装置、粉碎装置和电机;电机安装在机架的下端,为喂入装置、切段装置、揉丝装置和粉碎装置提供驱动力;喂入装置安装在机架的上端,切段装置布置在喂入装置的一侧,揉丝装置布置在切段装置的下方,粉碎装置布置在揉丝装置的下方;初始残膜混合物加入到喂入装置中,输送到切段装置,切断后的残膜混合物进入揉丝装置中,对残膜混合物中的棉杆进行揉丝后,输送到粉碎装置处,对揉丝后的残膜混合物进行粉碎。本发明专利技术布局合理,结构紧凑,节约资源,秸秆与残膜揉丝粉碎效果好,便于残膜回收利用,实用性更强;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残膜混合物预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残膜混合物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覆膜栽培具有保质增产的作用,覆盖作物从蔬果扩展至大面积与多种类的粮食作物,农作物收获之后,地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田间污染,影响来年耕地作业及播种,造成土壤渗透性差,水分肥料不流通,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等。
[0003]为解决棉田残膜污染问题,已研发出一百余种残膜回收机,地膜残留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目前残膜回收机回收的残膜存在残膜与棉杆缠绕在一起,难以分离的情况,导致回收后的残膜混合物只能被就地掩埋、集中填埋以及作为燃料焚烧处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也对资源造成了浪费。
[0004]残膜和棉杆均是重要的可回收资源,残膜可以通过再生造粒的方式进行回收利用,棉杆不仅可以用于造纸和作为燃料,经过揉丝粉碎处理后,还可以用于饲养昆虫,但现有残膜混合物揉丝粉碎的装置较少,普遍不能满足喂养昆虫的要求。如何开发一种残膜混合物预处理装置,用于揉丝粉碎残膜混合物,使残膜混合物中的棉杆满足喂养昆虫的要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残膜混合物预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残膜混合物预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喂入装置、切段装置、揉丝装置、粉碎装置和电机;
[0007]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下端,用于为喂入装置、切段装置、揉丝装置和粉碎装置提供驱动力;
[0008]所述喂入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端,所述切段装置布置在所述喂入装置的一侧,所述揉丝装置布置在所述切段装置的下方,所述粉碎装置布置在所述揉丝装置的下方;
[0009]工作时,初始残膜混合物加入到所述喂入装置中,输送到所述切段装置中,切断后的残膜混合物进入所述揉丝装置中,对残膜混合物中的棉杆进行揉丝后,输送到所述粉碎装置处,对揉丝后的残膜混合物进行粉碎。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布置在所述粉碎装置的下端,经所述粉碎装置粉碎后的残膜混合物通过所述出料口排出。
[0011]进一步的,所述喂入装置包括前侧板、皮带输送器、左侧板、上侧板、右侧板和第一皮带轮,所述皮带输送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前侧板设置于皮带输送器的上方,所述皮带输送器左侧布置有左侧板,所述皮带输送器右侧布置有右侧板,所述上侧板设置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所述第一皮带轮布置在皮带输送器的皮带轴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切段装置包括外罩、定刀、螺旋切刀、第二皮带轮、切段刀轴和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布置在切段刀轴的一侧,所述切段刀轴上布置有四个均匀排列的
螺旋切刀,所述切段刀轴外侧布置有外罩,所述外罩内侧布置有定刀,所述外罩下方布置有下落口,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喂入装置的第一皮带轮相连。
[0013]进一步的,所述揉丝装置包括第四皮带轮、第一揉丝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揉丝辊和第五皮带轮,所述第一揉丝辊与第二揉丝辊平行排列,所述第一揉丝辊与第二揉丝辊上整齐排列有辊齿,所述第一揉丝辊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第四皮带轮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揉丝辊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第二齿轮和第五皮带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四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切段装置的第三皮带轮相连。
[0014]进一步的,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六皮带轮、第一粉碎刀轴、粉碎刀、固定叶片、粉碎装置左侧板、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粉碎装置右侧板、垫片、第二粉碎刀轴和第七皮带轮,所述第一粉碎刀轴与第二粉碎刀轴平行排列,所述第一粉碎刀轴与第二粉碎刀轴上相错排列有粉碎刀和垫片,所述第一粉碎刀轴两端分别布置有第六皮带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粉碎刀轴两端分别布置有第四齿轮和第七皮带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六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上的第八皮带轮相连,所述第七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揉丝装置上的第五皮带轮相连,所述粉碎装置左侧板与粉碎装置右侧板的内侧均焊接有多个固定叶片。
[0015]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由横竖布置的刚性杆件连接而成,所述机架整体呈长方体框架。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喂入装置上的前侧板、上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能够保证残膜混合物顺利放置到皮带输送器上,皮带输送器可以将残膜混合物均匀喂入到切断装置中,保证装置能够持续作业;
[0018]2)切段装置切段刀轴上均匀分布有四个螺旋切刀,其可以与喂入口上的定刀相互作用,完成对残膜和棉杆的切段作业,螺旋切刀对物料推挤和滑切作用较好,刀轴受力平衡,可减少装置振动,外罩布置在切段刀轴周围,用来保证残膜混合物完成切断作业,外罩左侧的缺口用于残膜混合物进入切段装置,下端的缺口则用于完成切段作业的残膜混合物的排出;
[0019]3)揉丝装置主要由两个揉丝辊平行排列组成,第一揉丝辊与第二揉丝辊上整齐排列有辊齿,且辊齿等间隙分布,用于对残膜混合物中棉杆的挤压揉丝,使其变得松软,从而满足昆虫的适口性;
[0020]4)粉碎装置第一粉碎刀轴与第二粉碎刀轴上相错排列有粉碎刀、固定叶片和垫片,固定叶片可以保证下落在粉碎装置上的物料能够与粉碎刀和垫片接触,物料通过相邻粉碎刀之间的相互剪切撕碎,来完成粉碎作业。
[0021]本专利技术布局合理,结构紧凑,节约资源,残膜混合物揉丝粉碎效果好,实用性更强;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喂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切段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揉丝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粉碎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后视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揉丝辊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粉碎刀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粉碎装置左侧板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图中:
[0032]1、机架;2、喂入装置;201、前侧板;202、皮带输送器;203、左侧板;204、上侧板;205、右侧板;206、皮带轴;207、第一皮带轮;3、切段装置;301、外罩;302、定刀;303、螺旋切刀;304、第二皮带轮;305、切段刀轴;306、第三皮带轮;4、揉丝装置;401、第四皮带轮;402、第一揉丝辊;403、第一齿轮;404、第二齿轮;405、第二揉丝辊;406、第五皮带轮;5、粉碎装置;501、第六皮带轮;502、第一粉碎刀轴;503、粉碎刀;504、固定叶片;505、粉碎装置左侧板;506、第三齿轮;507、第四齿轮;508、粉碎装置右侧板;509、垫片;510、第二粉碎刀轴;511、第七皮带轮;6、出料口;7、电机;701、第八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结合附图就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残膜混合物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喂入装置(2)、切段装置(3)、揉丝装置(4)、粉碎装置(5)和电机(7);所述电机(7)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下端,用于为喂入装置(2)、切段装置(3)、揉丝装置(4)和粉碎装置(5)提供驱动力;所述喂入装置(2)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端,所述切段装置(3)布置在所述喂入装置(2)的一侧,所述揉丝装置(4)布置在所述切段装置(3)的下方,所述粉碎装置(5)布置在所述揉丝装置(4)的下方;工作时,初始残膜混合物加入到所述喂入装置(2)中,输送到所述切段装置(3)中,切断后的残膜混合物进入所述揉丝装置(4)中,对残膜混合物中的棉杆进行揉丝后,输送到所述粉碎装置(5)处,对揉丝后的残膜混合物进行粉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膜混合物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还安装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布置在所述粉碎装置(5)的下端,经所述粉碎装置(5)粉碎后的残膜混合物通过所述出料口(6)排出。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残膜混合物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装置(2)包括前侧板(201)、皮带输送器(202)、左侧板(203)、上侧板(204)、右侧板(205)和第一皮带轮(207),所述皮带输送器(20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前侧板(201)设置于皮带输送器(202)的上方,所述皮带输送器(202)左侧布置有左侧板(203),所述皮带输送器(202)右侧布置有右侧板(205),所述上侧板(204)设置于左侧板(203)与右侧板(205)之间,所述第一皮带轮(207)布置在皮带输送器(202)的皮带轴(206)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残膜混合物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段装置(3)包括外罩(301)、定刀(302)、螺旋切刀(303)、第二皮带轮(304)、切段刀轴(305)和第三皮带轮(306),所述第二皮带轮(304)布置在切段刀轴(305)的一侧,所述切段刀轴(305)上布置有四个均匀排列的螺旋切刀(303),所述切段刀轴(305)外侧布置有外罩(301),所述外罩(301)内侧布置有定刀(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华孟庆河张佳岳勇李沅泽杜亚坤张毅马德英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