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暑补液补电解质抗疲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578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暑补液补电解质抗疲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种清暑生津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药制备而成:麦冬须根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暑补液补电解质抗疲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保健品、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暑补液补电解质抗疲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暑热季节、高温或高湿环境下劳作,常常会大量出汗并伴随钠离子、钾离子等电解质流失,造成人体轻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进而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先兆中暑症状。此种情况下人体又会因高温口渴而更加地去大量饮水,而大量饮水一是容易造成水潴留,二是更加容易出汗,三是因为出汗而流失更多的钠离子、钾离子等电解质,如此反复导致恶性循环,最终使人体的体温达到38摄氏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加重外,继而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恶心欲吐等轻症中暑表现。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和汗腺功能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非常容易发展为重症中暑,以及引起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如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热射病,甚或血压迅速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0003]目前,已有一些专利公告或者开发出具有清暑补液的中药配方或者药品。
[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510069259.2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暑解毒颗粒,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芦根140份~170份、薄荷43份~50份、金银花140份~170份、甘草56份~68份、淡竹叶140份~170份、滑石粉140份~170份、夏枯草85份~103份,以及辅料适量,其中每袋产品中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
16
H
18
O9计不低于13.0毫克。还公开了这种药物的制备方法,先将金银花和薄荷蒸馏提出挥发油和药液,药渣与其余原料一起煎煮,将药液与先前金银药和薄荷的药液合并,然后浓缩成膏再真空干燥,粉碎后加入辅料及挥发油制成成品。这种清暑解毒颗粒具有生津止渴、清暑解毒、防治痱热疖功效。该专利应用的滑石是矿物质中药,不能当食品服用,存在一定安全性风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作为药品使用。
[0005]中国专利申请号CN93105074.X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腹康露的配方和制备方法,是由黄连合剂和口服补液盐配制而成的溶液。具体配制为:取黄连50g、黄芩60g、白术90g、乌梅60g、金银花90g、泽泻60g、葛根90g、茯苓90g、车前子60g、党参90g、藿香90g、板兰根90g、炒薏仁90g、丹参60g共14味中药,加水3000mL煎煮30~60分钟,去渣沉淀过滤制成1000mL黄连合剂,再加入一个剂量的口服补液盐,混匀溶解后装瓶封闭,再进行灭菌处理,即制成腹康露药物。其中一个剂量的口服补液盐为葡萄糖20g、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组成的,属于治疗小儿腹泻的药品。该专利公开的腹康露配方是由14味中药煎制而成的黄连合剂和口服补液盐共同配制的成药,采用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作用快。该专利技术是从肛门灌肠治疗,属于特殊给药方式的药物,应用条件限制通常只能适用于医院抢救治疗极端病人的情况。
[0006]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610126297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一种用于调理气机的养身中药配方,具有颐养身心,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等作用。其配方为:葛花12

18%;葛根12

16%;乌梅12

16%;檀香10

15%;陈皮10

15%;麦冬10

15%;紫苏叶6

10%;薄荷6

10%。该专利颐养身心,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该专利中的檀香是药品,不能当食品使用,不能适用于暑热天气工作人员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应用情况,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作为药品使用。
[0007]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10126732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口腔清新剂及其制作方法,具有治疗口腔异味、抑制口腔细菌增生的作用。配方:佩兰5

15;鲜芦根5

15;陈皮5

15;柴胡5

15;山楂5

10;蒲公英5

15;芦荟5

15;薄荷叶(薄荷)1

15;石菖蒲3

15;广藿香叶5

15;龙胆草(龙胆)3

7;夏枯草3

9。但该专利使用的佩兰、柴胡、芦荟、石菖蒲、龙胆草是药品,不能当食品使用。且药品主要功效作用是调理口腔清新,消除异味,无法满足清暑补液补电解质的作用。
[0008]中国专利公开号CN94105206A公开了一种中草药保健袋泡茶。其配方为:茶叶>25%;鱼腥草≥22.2%;〔陈皮;广藿香(广藿香)〕≤7.8%;山楂≥2.8%;红枣(大枣)≥2.8%;乌梅≥2.8%;麦冬≥2.8%;百合≥2.8%;薏仁(薏苡仁)≥2.8%;绿豆≥10%;冬苋菜(冬葵叶)>5%。专利是火锅保健袋泡茶,适用于食用火锅的过程中泡茶饮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但主要是解油腻,保护胃肠道,并不适用于暑热天气饮用清暑热、补液体。
[0009]另外,国内外也开发出了多种可用于补水解渴的饮料,如不含酒精的“农夫山泉”矿泉水饮料,维生素功能饮料“红牛”,凉茶饮料“王老吉”,果蔬汁饮料“汇源果汁”,碳酸饮料“可口可乐”,茶饮料“康师傅红茶”,含乳饮料“娃哈哈AD钙奶”,植物蛋白饮料“维维豆奶”,咖啡饮料“雀巢咖啡”等,以及含酒精饮料如酿造酒“啤酒”、“葡萄酒”,蒸馏酒“五粮液”、“白兰地”,配置酒“参茸酒”、“鸿茅药酒”等等。但这些饮料无一例外地都不能清热解暑和补充人体出汗后所需要的电解质,对于清热解暑饮料和补充电解质的协同饮料产品目前尚缺少相关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饮料产品功效通常较为单一,补水解渴饮料不能清热解暑和补充人体出汗后所需要的电解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清热解暑、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并抗疲劳的饮料。
[0011]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清暑生津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药制备而成:麦冬须根5

40份、乌梅5

50份、芦根5

50份、广藿香3

30份、紫苏3

30份、薄荷3

30份、山楂3

40份、陈皮2

12份。
[0013]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具有清暑补液、补电解质、抗疲劳功效,其中,麦冬须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麦冬须根主要含沿阶草苷、甾体皂苷、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暑生津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药制备而成:麦冬须根5

40份、乌梅5

50份、芦根5

50份、广藿香3

30份、紫苏3

30份、薄荷3

30份、山楂3

40份、陈皮2

12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清暑生津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复方电解质4

10份,每份所述复方电解质含有氯化钠、枸橼酸钠或碳酸氢钠、氯化钾、无水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清暑生津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复方电解质中各个成分的重量份配比为:氯化钠0.5

0.8份、氯化钾0.2

0.5份、枸橼酸钠0.5

1份和无水葡萄糖3

5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清暑生津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暑生津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制成液体饮料;每升饮料应用的中药组合物原料为:麦冬须根5

40份、乌梅5

50份、芦根5

50份、广藿香3

30份、紫苏3

30份、薄荷3

30份、山楂3

40份、陈皮2

12份。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清暑生津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液体饮料中含有复方电解质,所述复方电解质与液体饮料的比例为5.125g:400~1200mL。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清暑生津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含0.03

5份的牛磺酸。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清暑生津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麦冬须根5

40份、乌梅5

50份、芦根5

50份、广藿香3

30份、紫苏3

30份、薄荷3

30份、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旺屠鹏飞秦晓明王飞杜全宇马家骅金健杨英铎李林秋顾珊杨建华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省劳动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