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带宽稳定性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577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网络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网络带宽稳定性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监测实时的带宽占用数据,根据宽带占用数据采取对应的主动测试策略;S2、按照主动测试策略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包,并接受服务器的返回数据包,根据服务器的接收数据及发送端的接收数据对网络带宽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信道选用策略;该方法通过监测实时的带宽占用数据,再根据宽带占用数据采取对应的主动测试策略,进而能够适应性根据网络通道的具体状态来选择应用的测试方法,实现对通道的带宽稳定性的准确监测,避免了带宽不稳定对相关服务的影响,保证了相关服务的正常运行。保证了相关服务的正常运行。保证了相关服务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带宽稳定性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监测
,具体为一种网络带宽稳定性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很多行业的正常运行都需要依托于互联网来实现,而网络带宽的稳定性则会影响到很多行业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保证网络带宽的稳定性;现有的网络部署方式为了避免单通道网络状况波动的影响,会采用多通道的方式进行网络部署,在监测到当前网路状况不佳时,通过切换连接通道的方式来保证网络的畅通,避免网络信号不佳造成的各种运行风险。
[0003]在对网络状态监测过程中,存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方式,其中,主动监测通过用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主动通讯的过程,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出当前通道的带宽稳定性状态。
[0004]但同时,主动监测的方式也会占用一定的带宽,存在影响网络正常使用的风险,因此需要保证不影响正常网络通信的前提下实现对带宽稳定性状态准确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带宽稳定性监测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0006]如何在保证不影响正常网络通信的前提下实现对带宽稳定性状态准确监测。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网络带宽稳定性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9]S1、监测实时的带宽占用数据,根据宽带占用数据采取对应的主动测试策略;
[0010]S2、按照主动测试策略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包,并接受服务器的返回数据包,根据服务器的接收数据及发送端的接收数据对网络带宽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信道选用策略。
[0011]于一实施例中,步骤S1的过程为:
[0012]S11、获取t0~t时段的网络实时数据传输速率,根据网络实时数据传输速率拟合出数据传输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v
B
(t);
[0013]通过公式通过公式计算获得网络占用系数D
opy

[0014]其中,n(v'
B
(t)=0)为v
B
(t)求导为0点的个数;n0为预设参考值;p为第一转化函数;max(v
B
(t))为t0~t时段v
B
(t)最大值;为t0~t时段v
B
(t)均值;R为参数函数;BW为标准带宽值,f为第二转换函数;x1、x2为预设系数;
[0015]S12、根据实时的网络占用系数D
opy
与预设区间集进行比较,根据D
opy
及其所在的区间来选择对应的主动测试策略。
[0016]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动测试策略为:
[0017]通过发送端向服务器发送预设初始数量的数据包,根据不同主动测试策略对应的数值n
add
逐级增加数据包数量,当数据包同时发送的数量到达该主动测试策略对应数量最大值n
max
时停止。
[0018]于一实施例中,n
add
及n
max
的获取过程为:
[0019]通过公式计算获得n
add

[0020]通过公式计算获得n
max

[0021]其中,n
add0
(D
opy
)为D
opy
所在区间对应增加数据包数量预设值;n
max0
(D
opy
)为D
opy
所在区间对应数量最大值预设值;min(s(D
opy
)为D
opy
所在区间最小值;max(s(D
opy
))为D
opy
所在区间最大值。
[0022]于一实施例中,对网络带宽进行评价的过程为:
[0023]在主动测试策略中服务器接收数据Data
sever
、发送端发送数据Data
send
及发送端接收数据Data
receive

[0024]Data
sever
、Data
send
及Data
receive
分别包括数据包数及对应时间点;
[0025]通过Data
sever
、Data
send
及Data
receive
中的数据包数及对应时间点对网络带宽进行评价。
[0026]于一实施例中,对网络带宽进行评价的过程为:
[0027]通过公式S
BW
=S
up
*S
down
计算获得带宽稳定性系数S
BW

[0028]其中,上行稳定性系数其中,上行稳定性系数计算获得上行稳定性系数S
up

[0029]下行稳定性系数计算获得下行稳定性系数S
down

[0030]其中,m
loss1
为服务器接收数据包与发送端发送数据包数量之差;m
loss2
为发送端发送数据包与服务器发生数据包之差;k为第一预设调整函数,且k为递增函数;M为服务器接收数据包数量,i∈[1,M];delay
i
为第i个数据包延迟时间;Δt、m0为参考值;H为发送端接收数据包数量,j∈[1,H];delay
j
为第j个数据包延迟时间;α为权重函数,且α为递增函数;m
os1
为发送端发送过程中接收数据包次序与发送数据包次序不匹配数量;m
os2
为服务器发送过程中接收数据包次序与发送数据包次序不匹配数量;G为第二预设调整函数,且G为递增函数;
[0031]通过带宽稳定性系数S
BW
对网络带宽进行评价。
[0032]于一实施例中,根据带宽稳定性系数S
BW
对网络带宽进行评价的过程为:
[0033]将带宽稳定性系数S
BW
与预设区间[S1,S2]进行比对:
[0034]若S
BW
<S1,则判断带宽稳定性为优;
[0035]若S
BW
∈[S1,S2],则判断带宽稳定性正常;
[0036]若S
BW
>S2,则判断带宽稳定性异常。
[0037]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信道选用策略的调整过程为:
[0038]获取带宽稳定性为优及带宽稳定性正常的信道;
[0039]按信道对应的带宽稳定性系数S
BW
由小至大进行排序;
[0040]按照排序结果的优先级选择信道。
[004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42](1)本专利技术通过监测实时的带宽占用数据,再根据宽带占用数据采取对应的主动测试策略,进而能够适应性根据网络通道的具体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带宽稳定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监测实时的带宽占用数据,根据宽带占用数据采取对应的主动测试策略;S2、按照主动测试策略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包,并接受服务器的返回数据包,根据服务器的接收数据及发送端的接收数据对网络带宽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信道选用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带宽稳定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过程为:S11、获取t0~t时段的网络实时数据传输速率,根据网络实时数据传输速率拟合出数据传输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v
B
(t);通过公式通过公式计算获得网络占用系数D
opy
;其中,n(v'
B
(t)=0)为v
B
(t)求导为0点的个数;n0为预设参考值;p为第一转化函数;max(v
B
(t))为t0~t时段v
B
(t)最大值;为t0~t时段v
B
(t)均值;R为参数函数;BW为标准带宽值,f为第二转换函数;x1、x2为预设系数;S12、根据实时的网络占用系数D
opy
与预设区间集进行比较,根据D
opy
及其所在的区间来选择对应的主动测试策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络带宽稳定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测试策略为:通过发送端向服务器发送预设初始数量的数据包,根据不同主动测试策略对应的数值n
add
逐级增加数据包数量,当数据包同时发送的数量到达该主动测试策略对应数量最大值n
max
时停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络带宽稳定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n
add
及n
max
的获取过程为:通过公式计算获得n
add
;通过公式计算获得n
max
;其中,n
add0
(D
opy
)为D
opy
所在区间对应增加数据包数量预设值;n
max0
(D
opy
)为D
opy
所在区间对应数量最大值预设值;min(s(D
opy
)为D
opy
所在区间最小值;max(s(D
opy
))为D
opy
所在区间最大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络带宽稳定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网络带宽进行评价的过程为:在主动测试策略中服务器接收数据Data
sever
、发送端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起敬刘凯施肖肖施昌妙朱冬冬李海楚
申请(专利权)人:保信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