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528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应用在桡动脉止血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贯穿至内部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有气囊,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单向阀,在对桡动脉止血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挤压气囊,使得气体通过通气管向气腔内移动,使得壳体内部气压增强,从而使得活塞一带动连接杆与按压头进行移动,按压头与需要止血处相接触,从而能够进行按压止血,在按压的力过大时,可通过向上拉动捏块,使得活塞二表面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不进行接触,从而能够使得气腔内部气体排出壳体内部,通过气腔内部气体的减少,从而减轻按压头按压的力,通过气囊与活塞一、活塞二的设置便于对壳体内部气压的调整。塞二的设置便于对壳体内部气压的调整。塞二的设置便于对壳体内部气压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桡动脉止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桡动脉为肱动脉的末级分支,管径较小且位置表浅,出血易于控制,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卧床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其可行性及优越性逐渐被认同,随着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发展,桡动脉止血器不断出现并应用于临床,新型的止血器设计把压力直接作用于穿刺点局部,避免了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但桡动脉止血器一般的使用时长为4~6h,中间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逐步减少压力大小,压力过大过小都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穿刺后的桡动脉在止血过程中,施加的压力过小,容易造成出血、水肿;施加的压力过大,容易造成手指麻木抖动,甚至缺血,更有可能会压迫到尺动脉,影响患者康复,目前大多的桡动脉止血器需要凭医护人员经验调整压力,以适应不同人的体质,这就增加的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导致其工作效率低,同时在止血器的使用中,若不慎出血污染止血器的挤压端,将需要使用清水冲洗且进行反复消毒,使用起来存在不便,增加了清洗的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其优点是使得便于调节压力及便于清理挤压端的功能。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包括壳体和气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贯穿至内部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有气囊,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单向阀,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贯穿至顶部的活塞二,所述活塞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活塞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捏块,所述壳体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塞壳,所述活塞壳的内部设有活塞一,所述活塞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至底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按压头的表面套接有护套,所述护套的表面套接有与卡槽卡接的橡胶套绳,所述壳体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调节带,所述调节带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相互配合使用的魔术贴母面和魔术贴公面。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桡动脉止血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挤压气囊,使得气体通过通气管向气腔内移动,使得壳体内部气压增强,从而使得活塞一带动连接杆与按压头进行移动,按压头与需要止血处相接触,从而能够进行按压止血,在按压的力过大时,可通过向上拉动捏块,使得活塞二表面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不进行接触,从而能够使得气腔内部气体排出壳体内部,通过气腔内部气体的减少,从而减轻按压头按压的力,通过气囊与活塞一、活塞二的设置便于对壳体内部气压的调整,并便于对按压头的调整,增加该止血器的调节便利性,在对桡动脉止血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按压头对需止血处的按压,配合护套对按压头的防护,可通过取下橡胶套绳而将护套进行拆卸,便于对受到污染的护套进行更换,同
时护套可为白色,便于对出血量进行查看,以便于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通过护套与橡胶套绳的设置,区别现有需将按压头使用清水冲洗且进行反复消毒,使用起来存在不便,通过护套与橡胶套绳,增加了按压头使用的便利性。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捏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槽增加捏块表面摩擦力。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壳体内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板对弹簧二进行支撑固定。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一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便于对活塞一的调整进行限位。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套绳为橡胶材质且具有韧性。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绳通过韧性便于在卡槽内部进行套接拆卸。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带的两端均贯穿连接块内部。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块配合调节带与壳体之间进行安装调节使用。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在对桡动脉止血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挤压气囊,使得气体通过通气管向气腔内移动,使得壳体内部气压增强,从而使得活塞一带动连接杆与按压头进行移动,按压头与需要止血处相接触,从而能够进行按压止血,在按压的力过大时,可通过向上拉动捏块,使得活塞二表面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不进行接触,从而能够使得气腔内部气体排出壳体内部,通过气腔内部气体的减少,从而减轻按压头按压的力,通过气囊与活塞一、活塞二的设置便于对壳体内部气压的调整,并便于对按压头的调整,增加该止血器的调节便利性;
[0018]2、本技术在对桡动脉止血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按压头对需止血处的按压,配合护套对按压头的防护,可通过取下橡胶套绳而将护套进行拆卸,便于对受到污染的护套进行更换,同时护套可为白色,便于对出血量进行查看,以便于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通过护套与橡胶套绳的设置,区别现有需将按压头使用清水冲洗且进行反复消毒,使用起来存在不便,通过护套与橡胶套绳,增加了按压头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正视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正视剖视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壳体;2、按压头;3、连接杆;4、护套;5、橡胶套绳;6、卡槽;7、气腔;8、活塞壳;9、活塞一;10、限位块;11、固定板;12、捏块;13、活塞二;14、弹簧;15、连接块;16、调节带;17、魔术贴母面;18、魔术贴公面;19、通气管;20、气囊;21、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参考图1和图2,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包括壳体1和气腔7,壳体1的一侧设有贯穿
至内部的通气管19,通气管19的一端连通有气囊20,通气管19的另一端连通有单向阀21,壳体1的内部设有贯穿至顶部的活塞二13,活塞二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4,活塞二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捏块12,壳体1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塞壳8,活塞壳8的内部设有活塞一9,在对桡动脉止血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挤压气囊20,使得气体通过通气管19向气腔7内移动,使得壳体1内部气压增强,从而使得活塞一9带动连接杆3与按压头2进行移动,按压头2与需要止血处相接触,从而能够进行按压止血,在按压的力过大时,可通过向上拉动捏块12,使得活塞二13表面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不进行接触,从而能够使得气腔7内部气体排出壳体1内部,通过气腔7内部气体的减少,从而减轻按压头2按压的力,通过气囊20与活塞一9、活塞二13的设置便于对壳体1内部气压的调整,并便于对按压头2的调整,增加该止血器的调节便利性。
[0025]参考图1,捏块12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通过防滑槽增加捏块12表面摩擦力。
[0026]参考图2,弹簧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包括壳体(1)和气腔(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贯穿至内部的通气管(19),所述通气管(19)的一端连通有气囊(20),所述通气管(19)的另一端连通有单向阀(2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贯穿至顶部的活塞二(13),所述活塞二(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4),所述活塞二(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捏块(12),所述壳体(1)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塞壳(8),所述活塞壳(8)的内部设有活塞一(9),所述活塞一(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至底部的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按压头(2),所述按压头(2)的表面开设有卡槽(6),所述按压头(2)的表面套接有护套(4),所述护套(4)的表面套接有与卡槽(6)卡接的橡胶套绳(5),所述壳体(1)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金妮黄剑李美娴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市工人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