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三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510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泵三联供系统,包括相联结的空调系统、热水系统及用户终端,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四通阀、三通阀、系统换热器、第一电磁阀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接口E通过进汽管与所述热水系统的进汽口相连通;所述四通阀的接口D及接口S分别与压缩机循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接口d与所述四通阀的接口C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接口e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进汽管相连通;所述系统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接口E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系统换热器的另一端及所述热水系统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另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的接口。可实现空调制冷时将冷凝热回收利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三联供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泵三联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已普及应用。夏季利用空调降温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大量冷凝热的排放,冷凝热的排放一方面造成环境热污染,另一方面冷凝热作为一种巨大的热能被白白浪费。
[0003]普通一拖多多功能空调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其水箱内含有平行流换热器,流过换热器的高压制冷剂和水换热,使水温度升高,达到加热水的目的,但是无法实现空调制冷的同时制取热水。
[0004]目前也有人提出一种一拖多多功能三联供系统,该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附图1、2中各零部件与本申请其他附图相对应的零部件均相同,说明书中不另外对附图1、2的零部件进行标注),该专利技术在正常一拖多常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将室内一路末端换热器C系统替换为水模块,水模块内设置板式换热器、水泵、膨胀罐、水流开关、排水阀、电加热等,同时水模块通过联结电动三通阀,一路接地暖系统,一路接水水换热水箱,水水换热水箱内设置水水换热盘管。实现地暖和生活热水兼容,在空调制热的同时可以通过C系统制取热水。但该方法空调制冷运转时,冷凝热被排放,白白浪费,无法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泵三联供系统,可以实现空调制冷时将冷凝热回收利用用于制取热水。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热泵三联供系统,包括相联结的空调系统、热水系统及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
[0008]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接口E通过进汽管与所述热水系统的进汽口相连通;所述四通阀的接口D及接口S分别与压缩机循环连通;
[0009]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接口d与所述四通阀的接口C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接口e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进汽管相连通;
[0010]系统换热器,所述系统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接口E相连通;
[0011]第一电磁阀,其一端与所述系统换热器的另一端及所述热水系统的出液口相连通;
[0012]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另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的接口c。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换热器上设有第二管道,所述四通阀的E接口设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及所述进汽管的进口端均与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相连通。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汽管上位于其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进汽管上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热水系统之间及所述第二管道上均设有第一截止阀。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换热器上设有第四管道,所述热水系统的出液口设有出液管,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及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相连通,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相连通。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管道上位于所述系统换热器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
[0017]所述出液管上位于所述换热系统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三截止阀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0019]地暖,所述地暖的进水口与所述热水系统的热水出口通过热水管相连,所述地暖的出水口与所述热水系统的冷水进口通过冷水管相连;
[0020]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分别与所述热水管及所述冷水管循环连接。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系统包括:
[0022]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汽口连接所述进气管,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
[0023]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水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泵;
[0024]送水管,所述送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出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送水管上设有电加热器。
[002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水管上沿水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水流开关、排水阀、排气阀和膨胀阀,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排水阀与所述排气阀之间;
[0026]所述电加热器的两端并联连接有太阳能系统,且所述太阳能系统的出水端与所述送水管之间设有第三电磁阀。
[002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上沿水流的方向依次设有过滤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
[002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四通阀的接口S与所述压缩机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储液器;
[0029]所述四通阀的接口D与所述压缩机之间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油分离器;
[0030]所述油分离器与所述第五管道之间设有第一毛细管;
[0031]所述第六管道上位于所述油分离器与所述四通阀之间与所述第五管道之间设有第四电磁阀和第二毛细管。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热泵三联供系统,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在空调系统末端制冷时,压缩机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四通阀处于断电状态,制冷剂由四通阀接口D进入,接口C出,三通阀接口d和e导通,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第一管道到热水系统进行热交换,实现制取热水,从而实现了空调制冷时将冷凝热回收利用用于制取热
水。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普通一拖多多功能空调系统原理图。
[0034]图2为现有的一种一拖多多功能三联供系统。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热泵三联供系统图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热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6为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储液器与油分离器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7为图6中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8为系统换热器A、B末端待机模式下,只有热水系统制热运行、系统换热器A、B末端制热模式下,热水系统停止运行、系统换热器A、B末端和热水系统同时制热时制冷剂循环示意图。
[0041]图9为系统换热器A、B末端制冷,热水系统制热时制冷剂循环示意图。
[0042]图10为系统换热器A、B末端制冷,热水系统关闭时制冷剂循环示意图。
[0043]其中:1

四通阀,2

进汽管,3

压缩机,4

三通阀,5

第一电磁阀,6

室外换热器,7

第一管道,8

系统换热器,9

第二管道,10

第三管道,11

第二电磁阀,12

第一截止阀,13

第四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三联供系统,包括相联结的空调系统、热水系统及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接口E通过进汽管与所述热水系统的进汽口相连通;所述四通阀的接口D及接口S分别与压缩机循环连通;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接口d与所述四通阀的接口C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接口e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进汽管相连通;系统换热器,所述系统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接口E相连通;第一电磁阀,其一端与所述系统换热器的另一端及所述热水系统的出液口相连通;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另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的接口c。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换热器上设有第二管道,所述四通阀的E接口设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及所述进汽管的进口端均与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管上位于其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进汽管上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热水系统之间及所述第二管道上均设有第一截止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换热器上设有第四管道,所述热水系统的出液口设有出液管,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及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相连通,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相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道上位于所述系统换热器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出液管上位于所述换热系统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三截止阀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刚蒋贤国苗清波赵站稳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