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03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包括轿底板,轿底板的一边设置有垂直于轿底板折弯而成的第一侧板,第一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一加强边;轿底板位于第一侧板两侧的边缘设置有护板,护板包括相互垂直的安装底板和第二侧板,安装底板设置于轿底板背向第一侧板的一侧,第二侧板位于第一侧板的同侧,第二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二加强边;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均设置有踢脚板;安装底板背向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矩形钢,矩形钢之间设置有间隔的轿底加强筋,轿底加强筋之间设置有与轿底板相贴的隔音橡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可靠性强、外形美观且能够满足新国标避险空间尺寸的电梯结构设计。够满足新国标避险空间尺寸的电梯结构设计。够满足新国标避险空间尺寸的电梯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轿底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梯轿底作为电梯轿厢结构的主要承载部件,主要用于承载和运送人员、货物等,目前电梯市场上,轿底结构设计种类繁多,大多数为平底结构,即轿底板为一张平板结构,踢脚板或围壁单独组装在轿底板上,轿底结构通常包含轿底板、轿底加强筋、左、右及后侧固定边框等部件,而新国标GB/T7588.1

2020已于2022年7月1日实施,该标准对底坑避险空间也提出了三点尺寸要求:

站立姿势—底坑避险空间水平尺寸为0.4
×
0.5m,避险空间的高度为2m;

蜷缩姿势—底坑避险空间水平尺寸为0.5
×
0.7m,避险空间的高度为1m;

躺下姿势—底坑避险空间水平尺寸为0.7
×
1.0m,避险空间的高度为0.5m;因此,在设计轿底结构时,轿底板、加强筋、左、右及后侧固定边框、踢脚板等部件的设计方式对底坑的避险空间影响较大,对满足新国标的一种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的需求更为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将踢脚线与轿底集成于一体,增加轿底的整体强度,提升轿内的美观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包括轿底板,所述轿底板的一边设置有垂直于轿底板折弯而成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一加强边;所述轿底板位于第一侧板两侧的边缘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包括相互垂直的安装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安装底板设置于轿底板背向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位于第一侧板的同侧,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二加强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均设置有踢脚板;所述安装底板背向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矩形钢,所述矩形钢之间设置有间隔的轿底加强筋,所述轿底加强筋垂直于矩形钢,所述轿底加强筋之间设置有与轿底板相贴的隔音橡胶。
[0006]优选的是,所述轿底板与第一侧板相对的边缘折弯形成有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位于轿底板背向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三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三加强边。
[0007]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加强边位于矩形钢的下侧。
[0008]优选的是,所述轿底板靠近第三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架板,所述架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0009]优选的是,所述轿底加强筋设置有3

7个。
[0010]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强边和第二加强边上均设置有间隔的长孔。
[00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2]本专利技术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包括轿底板,轿底板的一边设置有垂直于轿底板折弯而成的第一侧板,第一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一加强边,轿底板位于第一
侧板两侧的边缘设置有护板,护板包括相互垂直的安装底板和第二侧板,第二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二加强边,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均设置有踢脚板,将踢脚线结构集成于一体,造型美观成本低,便于轿底预留避险空间尺寸,安装和检修方便;安装底板背向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矩形钢,矩形钢之间设置有间隔的轿底加强筋,各部件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4]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的立体图;
[0015]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的仰视角度的立体图;
[0016]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的剖视图;
[0017]附图4为附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8]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的轿底板的立体图;
[0019]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的护板的立体图。
[0020]其中:1、轿底板;2、第一侧板;3、第一加强边;4、护板;41、安装底板;42、第二侧板;43、第二加强边;5、踢脚板;6、矩形钢;7、轿底加强筋;8、第三侧板;9、第三加强边;10、架板;101、安装孔;11、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包括轿底板1,轿底板1的一边具有垂直于轿底板1折弯而成的第一侧板2,第一侧板2的顶端具有向内折弯的第一加强边3,增强了轿底板1的强度。轿底板1位于第一侧板2两侧的边缘安装有护板4,如附图6所示,护板4包括相互垂直的安装底板41和第二侧板42,安装底板41安装于轿底板1背向第一侧板2的一侧,两者焊接相连,安全性可靠,第二侧板42位于第一侧板2的同侧,第二侧板42的顶端具有向内折弯的第二加强边43,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2的内侧均粘贴有踢脚板5,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2在轿底板1的边缘三面围合,将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2当做踢脚线使用,增加了轿内的美观度,提高了轿底结构的集成度,相较于传统的平底结构加踢脚板组件,成本降低,使电梯结构设计更为合理,改善了轿底强度,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实用性高。第一加强边3和第二加强边43上均加工有间隔的长孔11,便于与轿厢的其它结构相连。
[0024]安装底板41背向轿底板1的一侧焊接有矩形钢6,进而通过减震弹簧与轿底托架连接。矩形钢6之间连接有间隔的轿底加强筋7,轿底加强筋7垂直于矩形钢6,轿底加强筋7的
两端与矩形钢6焊接相连,根据实际载重量及轿厢深度的不同轿底加强筋7可配置3

7个不等。轿底加强筋7之间安装有与轿底板1相贴的隔音橡胶,降低电梯运行时对轿底产生的风燥,提升用户的乘梯体验感。
[0025]轿底板1与第一侧板2相对的边缘折弯形成有第三侧板8,第三侧板8位于轿底板1背向第一侧板2的一侧,第三侧板8的顶端具有向内折弯的第三加强边9。第三加强边9位于矩形钢6的下侧。轿底板1靠近第三侧板8的一侧连接有架板10,架板10上加工有安装孔101,用于固定轿门护脚板支架。
[0026]本专利技术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在考虑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兼顾用户的体验感以及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舒适性、电梯结构设计的美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底板,所述轿底板的一边设置有垂直于轿底板折弯而成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一加强边;所述轿底板位于第一侧板两侧的边缘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包括相互垂直的安装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安装底板设置于轿底板背向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位于第一侧板的同侧,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二加强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均设置有踢脚板;所述安装底板背向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矩形钢,所述矩形钢之间设置有间隔的轿底加强筋,所述轿底加强筋垂直于矩形钢,所述轿底加强筋之间设置有与轿底板相贴的隔音橡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踢脚线的高速梯轿底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世宇徐旭洋陈煜沈炯赵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