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69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包括多个扶手(1),相邻扶手(1)之间设有水平的座板(2),座板(2)的后侧设有靠背(3),靠背(3)与扶手(1)固定,座板(2)吹塑形成,座板(2)后端的两侧均设有转轴(4),转轴(4)插入到扶手(1)中,转轴(4)的外侧设有钢制的轴套(5),轴套(5)的内侧端设有U形的支架(6),支架(6)的两个侧板分别位于座板(2)的上下侧,支架(6)的两个侧板均与座板(2)铆接,座板(2)的底部设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扶手(1)固定;所述座板(2)的底部设有凹槽(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维修频率较低的优点。用新型具有维修频率较低的优点。用新型具有维修频率较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


[0001]本技术属于体育馆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

技术介绍

[0002]体育馆观众席的地面部分以多级台阶,在每一级台阶上均需要设置座椅,为了降低成本以及节省空间,所有的座椅一般为联排的折叠座椅,相邻座位之间共用一个扶手。
[0003]现有折叠座椅的结构,包括多个扶手,扶手材质一般为压铸铝,相邻扶手之间设有水平的座板,每个座板构成一个座位,座板的后侧设有靠背,靠背固定在两个扶手之间,座板和靠背一般为吹塑成型,扶手与台阶的竖直壁螺栓连接,其中,座板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座板后端的两侧均设有在吹塑过程中形成的转轴,座板通过转轴与扶手转动连接。在空闲时,座板可以向上旋转竖起,使座椅处于折叠状态,在前侧留出较宽的通道,也防止座板的使用面落灰。
[0004]根据部分客户反馈,一些体育场经常举办如足球、篮球等激烈运动的比赛,而观看这类比赛的观众情绪特别容易激动,当某个精彩环节到来时,为了情绪的发泄,可能会站上座板,甚至在座板上跳舞,当某一个观众站上座板上,后方的观众视线收到阻挡,为了能够看到比赛,同时也是收到情绪影响以及行为影响,后方的观众也会站上座板,以此类推,一大片区域的观众相应站上座板。但现有吹塑而成的座板本身为空心结构,结构强度并不太高,虽然在站上一个人后不会断裂,但非常容易变形,特别是在转轴处发生变形而导致座板脱出,需要进行更换,维修频率较高。
[0005]因此,现有观众席折叠座椅存在维修频率较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本技术具有维修频率较低的优点。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包括多个扶手,相邻扶手之间设有水平的座板,座板的后侧设有靠背,靠背与扶手固定,座板吹塑形成,座板后端的两侧均设有转轴,转轴插入到扶手中,转轴的外侧设有钢制的轴套,轴套的内侧端设有U形的支架,支架的两个侧板分别位于座板的上下侧,支架的两个侧板均与座板铆接,座板的底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扶手固定。
[0008]前述的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中,所述座板的底部设有凹槽,凹槽的深度为座板厚度与座板两倍壁厚之差。
[0009]前述的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中,所述凹槽为“日”字形,凹槽内设有“日”字形的钢架,钢架的高度超过凹槽的深度,钢架位于转轴的前侧。
[0010]前述的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中,所述支撑杆为方钢管,支撑杆有前后两根,两根支撑杆均位于钢架的底部,其中一根支撑杆靠近钢架的前端,另一根支撑杆靠近钢架的后端。
[0011]前述的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中,所述钢架与凹槽紧配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是在现有折叠座椅的基础上主要做了如下改进,(1)、在塑料材质的转轴外侧设置了钢制的轴套,轴套经支架与座板的上下侧固定,当有人站在座板上时,压力主要经支架、轴套转移到扶手上,转轴受力小,不易变形;(2)、在座板的底部设置了日字形的凹槽,且凹槽的深度为座板厚度与座板两倍壁厚之差,使凹槽侧壁可以直接顶到座板顶部的塑料板,即在座板上形成了多道加强筋,避免座板顶部的塑料板塌陷,增加了座板的结构强度,且凹槽底部塑料板与座板顶面塑料板直接接触,形成实心区域,座板受压时可以直接将力传递到钢架,由钢架和支撑杆转移到扶手,使座板的空心部位受力小,避免座板变形;(3)、在钢架的底部设置前后两根支撑杆,对座板形成较大范围的支撑,缩短座板受力时的力臂,也可避免座板变形。由于本技术的座板结构强度好、不易变形,不需要经常更换,维护频率较低。因此,本技术具有维修频率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座板在仰视方向上的立体图。
[0016]图4是现有座板的俯视图。
[0017]图5是现有座板的正视图。
[0018]附图中的标记为:1

扶手,2

座板,3

靠背,4

转轴,5

轴套,6

支架,7

支撑杆,8

凹槽,9

钢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0]实施例。一种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扶手1,相邻扶手1之间设有水平的座板2,座板2的后侧设有吹塑形成的靠背3,靠背3与扶手1固定,座板2吹塑形成,座板2后端的两侧均设有转轴4,转轴4在吹塑过程中形成于座板2上,转轴4插入到扶手1中,特点是,转轴4的外侧设有钢制的轴套5,轴套5的内侧端设有U形的支架6,支架6钢板折弯成型,支架6与轴套5焊接,支架6的两个侧板分别位于座板2的上下侧,支架6的两个侧板均与座板2铆接,座板2的底部设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扶手1固定。
[0021]所述座板2的底部设有凹槽8,凹槽8的深度为座板2厚度与座板2两倍壁厚之差,比如,座板2的厚度5cm,座板2的壁厚4mm,凹槽8的深度4.2cm。所述座板2的厚度是指座板2顶面与底面的距离,
[0022]所述凹槽8为“日”字形,凹槽8内设有“日”字形的钢架9,钢架9的高度超过凹槽8的深度,超过0

1mm即可,钢架9位于转轴4的前侧,钢架9又方管焊接而成。
[0023]所述支撑杆7为方钢管,支撑杆7与扶手1插接或法兰连接,或是在扶手1上设置支撑板,将支撑杆7的端部摆在支撑板上。支撑杆7有前后两根,两根支撑杆7均位于钢架9的底部,其中一根支撑杆7靠近钢架9的前端,另一根支撑杆7靠近钢架9的后端。
[0024]所述钢架9与凹槽8紧配连接,同时在凹槽8内涂胶,使钢架9与座板2结合的更加牢
固。
[0025]本技术是在现有折叠座椅的基础上主要做了如下改进,(1)、在塑料材质的转轴外侧设置了钢制的轴套,轴套经支架与座板的上下侧固定,当有人站在座板上时,压力主要经支架、轴套转移到扶手上,转轴受力小,不易变形;(2)、在座板的底部设置了日字形的凹槽,且凹槽的深度为座板厚度与座板两倍壁厚之差,使凹槽侧壁可以直接顶到座板顶部的塑料板,即在座板上形成了多道加强筋,避免座板顶部的塑料板塌陷,增加了座板的结构强度,且凹槽底部塑料板与座板顶面塑料板直接接触,形成实心区域,座板受压时可以直接将力传递到钢架,由钢架和支撑杆转移到扶手,使座板的空心部位受力小,避免座板变形;(3)、在钢架的底部设置前后两根支撑杆,对座板形成较大范围的支撑,缩短座板受力时的力臂,也可避免座板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包括多个扶手(1),相邻扶手(1)之间设有水平的座板(2),座板(2)的后侧设有靠背(3),靠背(3)与扶手(1)固定,座板(2)吹塑形成,座板(2)后端的两侧均设有转轴(4),转轴(4)插入到扶手(1)中,其特征在于:转轴(4)的外侧设有钢制的轴套(5),轴套(5)的内侧端设有U形的支架(6),支架(6)的两个侧板分别位于座板(2)的上下侧,支架(6)的两个侧板均与座板(2)铆接,座板(2)的底部设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扶手(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观众席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2)的底部设有凹槽(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钦钦王能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胜奇纺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