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468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数据存储时,以磁盘任务队列处于没有空位的非容纳状态为基础要求,优先将写入请求信息加入磁盘任务队列,减少固态硬盘的数据存储次数和容量;而在磁盘任务队列处于非容纳状态时,将写入请求信息和所有的写入请求任务进行优先级对比,在写入请求信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有写入请求任务的写入优先级时,将写入请求信息与优先级最低的写入请求任务进行置换,并将置换出的写入请求任务所对应的待写入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既可以降低数据存储的等待时间,又可以降低固态硬盘写入数据的总量,更好的平衡了存储速度和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存储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机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交互与处理过程中的大量数据对数据存储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常见的存储设备主要有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固态硬盘相比于机械硬盘而言,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和随机性,但其容量小,所以使用寿命受数据迁移的擦写次数限制。
[0003]为此,现有技术中在使用固态硬盘进行数据存储时,在保障数据存储速度的情况下,通过将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组合使用,以此平衡存储速度和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所公开的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组合使用方法,主要是通过设置数据大小阈值将数据分为大数据和小数据,将大数据写入机械硬盘,而将小数据写入固态硬盘。而受数据大小的不确定性影响,极易出现一系列数据中存在过多的大数据或小数据;当存在过多的大数据时,部分数据写入请求无法加入机械硬盘中的磁盘任务队列,对部分大数据而言存在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同时固态硬盘则存在一定的闲置时间,浪费了固态硬盘的存储资源;而当存在过多的小数据时,虽然提升了一定的数据存储效率,但在一定时间段内极易出现相对较大的小数据写入固态硬盘,而相对较小的小数据反而写入机械硬盘,其延长固态硬盘使用寿命的性能有待提升。
[0004]因此,如何研究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将写入请求信息与优先级最低的写入请求任务进行置换,并将置换出的写入请求任务所对应的待写入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既可以降低数据存储的等待时间,又可以降低固态硬盘写入数据的总量,更好的平衡了存储速度和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提供了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获取写入请求信息和机械硬盘的磁盘任务队列;
[0009]判断磁盘任务队列的空位情况,并在磁盘任务队列处于可容纳状态时生成第一指令,以及在磁盘任务队列处于非容纳状态时生成第二指令;
[0010]根据第一指令将写入请求信息加入磁盘任务队列;
[0011]根据第二指令分析写入请求信息和磁盘任务队列中所有写入请求任务的写入优先级;
[0012]在写入请求信息的优先级低于所有写入请求任务的写入优先级时,将写入请求信
息所对应的待写入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
[0013]在写入请求信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有写入请求任务的写入优先级时,将写入请求信息与优先级最低的写入请求任务进行置换,并将置换出的写入请求任务所对应的待写入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
[0014]进一步的,所述优先级由相应待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和/或写入等待时间确定。
[0015]进一步的,所述优先级由相应待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确定,且优先级与待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呈正相关。
[0016]进一步的,所述优先级由相应待写入数据的写入等待时间确定,且优先级与待写入数据的写入等待时间呈负相关。
[0017]进一步的,所述优先级由相应待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和写入等待时间确定,且优先级与待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呈正相关以及与待写入数据的写入等待时间呈负相关。
[0018]进一步的,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写入等待时间为待写入数据从加入磁盘任务队列至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段;
[0019]或,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写入等待时间为待写入数据从加入磁盘任务队列至依据当前磁盘任务队列所确定的预估完成写入时刻之间的时间段。
[0020]进一步的,所述写入请求信息与写入请求任务进行置换的过程具体为:
[0021]将优先级最低的写入请求任务从磁盘任务队列中迁出,得到置换空位;
[0022]将磁盘任务队列中处于置换空位后面的所有写入请求任务均前移一个空位,得到迁移空位;
[0023]以及,将写入请求信息加入迁移空位中。
[0024]第二方面,提供了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系统,包括:
[0025]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写入请求信息和机械硬盘的磁盘任务队列;
[0026]空位分析模块,用于判断磁盘任务队列的空位情况,并在磁盘任务队列处于可容纳状态时生成第一指令,以及在磁盘任务队列处于非容纳状态时生成第二指令;
[0027]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指令将写入请求信息加入磁盘任务队列;
[0028]优先级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指令分析写入请求信息和磁盘任务队列中所有写入请求任务的写入优先级;
[0029]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写入请求信息的优先级低于所有写入请求任务的写入优先级时,将写入请求信息所对应的待写入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
[0030]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写入请求信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有写入请求任务的写入优先级时,将写入请求信息与优先级最低的写入请求任务进行置换,并将置换出的写入请求任务所对应的待写入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
[0031]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终端,包含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
[0032]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可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在数据存储时,首先以磁盘任
务队列处于没有空位的非容纳状态为基础要求,优先将写入请求信息加入磁盘任务队列,尽可能的减少固态硬盘的数据存储次数和容量;而在磁盘任务队列处于非容纳状态时,将当前的写入请求信息和磁盘任务队列中所有的写入请求任务进行优先级对比,然后在写入请求信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有写入请求任务的写入优先级时,将写入请求信息与优先级最低的写入请求任务进行置换,并将置换出的写入请求任务所对应的待写入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既可以降低数据存储的等待时间,又可以降低固态硬盘写入数据的总量,更好的平衡了存储速度和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
[0035]2、本专利技术中在对写入请求进行优先级分析时,采用待写入数据的写入等待时间进行综合确定,且优先级与待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呈正相关以及与待写入数据的写入等待时间呈负相关,可有效避免磁盘任务队列中的部分写入请求任务由于置换操作而长时间无法完成数据写入;
[0036]3、本专利技术在进行写入请求信息与写入请求任务置换时,将处于置换空位后面的所有写入请求任务均前移一个空位,保证了数据写入的时序性,有效降低数据写入操作时写入等待时间的波动性,保障了数据存储稳定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写入请求信息和机械硬盘的磁盘任务队列;判断磁盘任务队列的空位情况,并在磁盘任务队列处于可容纳状态时生成第一指令,以及在磁盘任务队列处于非容纳状态时生成第二指令;根据第一指令将写入请求信息加入磁盘任务队列;根据第二指令分析写入请求信息和磁盘任务队列中所有写入请求任务的写入优先级;在写入请求信息的优先级低于所有写入请求任务的写入优先级时,将写入请求信息所对应的待写入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在写入请求信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有写入请求任务的写入优先级时,将写入请求信息与优先级最低的写入请求任务进行置换,并将置换出的写入请求任务所对应的待写入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优先级由相应待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和/或写入等待时间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优先级由相应待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确定,且优先级与待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呈正相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优先级由相应待写入数据的写入等待时间确定,且优先级与待写入数据的写入等待时间呈负相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优先级由相应待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和写入等待时间确定,且优先级与待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呈正相关以及与待写入数据的写入等待时间呈负相关。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多硬盘协调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写入等待时间为待写入数据从加入磁盘任务队列至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段;或,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写入等待时间为待写入数据从加入磁盘任务队列至依据当前磁盘任务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锦高瑞洁付蔚张智涌杨攀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