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可调液态混合农药调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47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1
比例可调液态混合农药调配器属于农用药剂制备设备;该器包括安装在器架总成上由药箱A、B、刚性导药管A、B、三孔壳体A、B、输药管A、B构成的供药系统,由混合药箱、叶轮轴、混拌叶轮、混合药排放管构成的混药系统,由阀壳体A、B、活塞杆A、B、吸排药驱动杆A、B、动力轴、动力轴套、异形丝杠A、B、小、中、大外齿圈、十字槽板、调节板、套筒伸缩杆、板式齿条组成的比例调节系统,由电机、锥齿轮A、B、C、D、E、F、G、传动轴A、B、传动箱体、异形丝杠C、齿条A、B及齿圈组成的驱动系统;本器结构独特、合理、紧凑,调配比例精度和作业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调节操作简易、方便,适用范围广。用范围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比例可调液态混合农药调配器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农药加工配制设备,主要涉及一种液态农药混合比例调配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根据作业要求,对不同功能效果的各种农药成份进行配比混合加工,使混合药物发挥出良好药效,实现高效高质的杀虫灭菌效果,达到作物增产和提高品质的目的。
[0003]传统的农药混合均采用人力手工混合加工方式,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是显而易见的缺陷和问题。目前,包括农药混合池、农药混合罐、农药混合灌溉箱等结构形式的农药混合装置已有研发,其结构均采用一个基本相似的大容器配合搅拌装置,进行和完成农药混合作业,其突出的问题是结构笨重、清洗极不方便,易造成对设备清洗人员的伤害,尤其是不能在作业土地现场进行混合加工作业,使用不便。近年来,可移动且可在施药现场加工液态农药的机具也开始研发,但是,由于结构设计的不足,有的机具需由人工按不同药份比例要求进行配制,存在效率低、自动化程度差、加工成本高的缺陷,有的机具虽然设置了农药混合装置,具备了将两种农药成份混合加工的能力,但存在比例固定不变、不可调节的技术问题,使用范围窄、适用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液态农药混合加工使用的实际需要,研究设计一种比例可调液态混合农药调配器,达到混合药液调配比例精准、调配操作简单方便、省工省力省时、可在使用现场实地作业、适用范围广、适应能力强、作业效率高、使用可靠的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器架总成的中间下侧部位上分别固配安装混合药箱、电机和传动箱体,在所述混合药箱上侧壁板上轴向和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安装叶轮轴,在叶轮轴的上、下端部上分别固装锥齿轮B和混拌叶轮,所述混拌叶轮位于混合药箱箱体内,在混合药箱底端壁板上相互连通的安装混合药排放管,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装锥齿轮A,所述锥齿轮A与锥齿轮B啮合,在所述传动箱体上相互垂直且可转动地分别安装传动轴A和传动轴B,锥齿轮C和锥齿轮D分别固装在传动轴A两端部上,所述锥齿轮C与锥齿轮B啮合,在传动轴B的上、下端部上分别固装锥齿轮F和锥齿轮E,所述锥齿轮E与锥齿轮D啮合;在所述器架总成内侧中间部位上、位于锥齿轮A和锥齿轮C上方部位处立向且可转动地配装动力轴套,动力轴径向和轴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插装在动力轴套套孔内,所述动力轴的上、下侧部裸露在动力轴套外部,在所述动力轴下侧部上从上至下依次套配固装小外齿圈、中外齿圈和大外齿圈,异形丝杠A固装在动力轴上侧部上,在所述动力轴套底端部上固装十字槽板,在所述十字槽板底端面的十字沟槽形轨道内可径向移动调节的安装调节板,在调节板下端部上通过套筒伸缩杆可上下伸缩移动地吊挂安装板式齿条,所述板式齿条分别与小外齿圈、中外齿圈、大外齿圈呈啮合配合或脱离啮合配合;在所述动力轴套位于十字槽板
的上方部位上从上至下依次固装异形丝杠B和齿圈,在所述器架总成中间部位上可横向移动且相互平行地安装齿条A和齿条B,所述齿条A和齿条B分别与齿圈啮合,在所述器架总成上、位于相对配置的齿条A与齿条B之间部位处可转动地安装异形丝杠C,所述齿条A和齿条B的端部分别与异形丝杠C的丝杠沟槽呈插入滑动连接,在异形丝杠C端部上固装锥齿轮G,所述锥齿轮G与锥齿轮F啮合;在所述器架总成上端外侧部位上分别固装阀壳体A、三孔壳体A和阀壳体B、三孔壳体B,所述阀壳体A与三孔壳体A相互连通,所述阀壳体B与三孔壳体B相互连通,在三孔壳体A上通过刚性导药管A支撑安装药箱A,在三孔壳体B上通过刚性导药管B支撑安装药箱B,输药管A将三孔壳体A与混合药箱连通,输药管B将三孔壳体B与混合药箱连通;在器架总成上端部上分别可摇动地铰连安装吸排药驱动杆A和吸排药驱动杆B,所述吸排药驱动杆A的一端与活塞杆A铰连接,吸排药驱动杆A的另一端与异形丝杠A丝杠沟槽呈插入滑动连接,所述吸排药驱动杆B的一端与活塞杆B铰连接,吸排药驱动杆B的另一端与异形丝杠B丝杠沟槽呈插入滑动配合;在所述三孔壳体A和三孔壳体B内分别固装阻流板轴,封闭挡板固装在阻流板轴上,并定位在三孔壳体A、B与刚性导药管A、B连接通孔和输药管A、B连接通孔之间部位处,在所述阻流板轴上可转动地套配安装阻流板A和阻流板B,所述阻流板A限位在三孔壳体A、B与刚性导药管A、B的连接通孔和阀壳体A、B的连接通孔之间部位处,所述阻流板B限位在三孔壳体A、B与输药管A、B的连接通孔和阀壳体A、B的连接通孔之间部位处,回位拉簧A的两端分别与阻流板轴和阻流板A连接,回位拉簧B的两端分别与阻流板轴和阻流板B连接;在所述阀壳体A、B内分别安装压力弹簧和活塞,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阀壳体A、B和活塞呈挤压接触配合,活塞分别与活塞杆A和活塞杆B连接,至此构成比例可调液态混合农药调配器。
[0006]本专利技术创造结构独特、新颖、合理、紧凑,农药混合比例调配操作简易、方便、快捷,调配比例精准度和作业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作业可靠,适用范围广,适应能力经,包括液态混合肥料等均可配制使用。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比例可调液态混合农药调配器总体结构三维示意图;
[0008]图2是动力轴套与动力轴装配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刚性导药管A、B、输药管A、B、阀壳体A、B及三孔壳体A、B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图1中A部放大图;
[0011]图5是图3中B部放大图;
[0012]图6是图1的左视二维示意图;
[0013]图7是图6的俯视图;
[0014]图8是图6的左视图。
[0015]图中件号说明:
[0016]1、动力轴、2、异形丝杠A、3、吸排药驱动杆A、4、活塞杆A、5、阀壳体A、6、三孔壳体A、7、刚性导药管A、8、药箱A、9、器架总成、10、输药管A、11、异形丝杠B、12、药箱B、13、活塞杆B、14、吸排药驱动杆B、15、阀壳体B、16、刚性导药管B、17、三孔壳体B、18、电机、19、小外齿圈、20、板式齿条、21、中外齿圈、22、锥齿轮A、23、大外齿圈、24、锥齿轮B、25、输药管B、26、混拌叶轮、27、叶轮轴、28、混合药箱、29、锥齿轮C、30、传动轴A、31、锥齿轮D、32、锥齿轮E、33、传
动箱体、34、传动轴B、35、锥齿轮F、36、齿条A、37、锥齿轮G、38、异形丝杠C、39、十字槽板、40、齿条B、41、齿圈、42、动力轴套、43、套筒伸缩杆、44、调节板、45、压力弹簧、46、阻流板A、47、回位拉簧B、48、阻流板B、49、封闭挡板、50、活塞、51、回位拉簧A、52、阻流板轴、53、混合药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比例可调液态混合农药调配器,在器架总成9的中间下侧部位上分别固配安装混合药箱28、电机18和传动箱体33,在所述混合药箱28上侧壁板上轴向和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安装叶轮轴27,在叶轮轴27的上、下端部上分别固装锥齿轮B24和混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比例可调液态混合农药调配器,其特征在于:在器架总成(9)的中间下侧部位上分别固配安装混合药箱(28)、电机(18)和传动箱体(33),在所述混合药箱(28)上侧壁板上轴向和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安装叶轮轴(27),在叶轮轴(27)的上、下端部上分别固装锥齿轮B(24)和混拌叶轮(26),所述混拌叶轮(26)位于混合药箱(28)箱体内,在混合药箱(28)底端壁板上相互连通的安装混合药排放管(53),在电机(18)的电机轴上固装锥齿轮A(22),所述锥齿轮A(22)与锥齿轮B(24)啮合,在所述传动箱体(33)上相互垂直且可转动地分别安装传动轴A(30)和传动轴B(34),锥齿轮C(29)和锥齿轮D(31)分别固装在传动轴A(30)两端部上,所述锥齿轮C(29)与锥齿轮B(24)啮合,在传动轴B(34)的上、下端部上分别固装锥齿轮F(35)和锥齿轮E(32),所述锥齿轮E(32)与锥齿轮D(31)啮合;在所述器架总成(9)内侧中间部位上、位于锥齿轮A(22)和锥齿轮C(29)上方部位处立向且可转动地配装动力轴套(42),动力轴(1)径向和轴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插装在动力轴套(42)套孔内,所述动力轴(1)的上、下侧部裸露在动力轴套(42)外部,在所述动力轴(1)下侧部上从上至下依次套配固装小外齿圈(19)、中外齿圈(21)和大外齿圈(23),异形丝杠A(2)固装在动力轴(1)上侧部上,在所述动力轴套(42)底端部上固装十字槽板(39),在所述十字槽板(39)底端面的十字沟槽形轨道内可径向移动调节的安装调节板(44),在调节板(44)下端部上通过套筒伸缩杆(43)可上下伸缩移动地吊挂安装板式齿条(20),所述板式齿条(20)分别与小外齿圈(19)、中外齿圈(21)、大外齿圈(23)呈啮合配合或脱离啮合配合;在所述动力轴套(42)位于十字槽板(39)的上方部位上从上至下依次固装异形丝杠B(11)和齿圈(41),在所述器架总成(9)中间部位上可横向移动且相互平行地安装齿条A(36)和齿条B(40),所述齿条A(36)和齿条B(40)分别与齿圈(41)啮合,在所述器架总成(9)上、位于相对配置的齿条A(36)与齿条B(40)之间部位处可转动地安装异形丝杠C(38),所述齿条A(36)和齿条B(40)的端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汉徐福东朱贵煊关睿徐文龙马泉来杨崇科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