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氰化尾渣氰化物蒸发脱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445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氰化尾渣氰化物蒸发脱毒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将氰化尾渣用水调浆,并调节pH值至1~2;(2)氰根解离:向步骤(1)获得的矿浆中加入氰根解离剂,密闭反应1~120min;其中,所述的氰根解离剂为EDDH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氰化尾渣氰化物蒸发脱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危废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氰化尾渣氰化物蒸发脱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氰化冶金技术一直是国内外黄金矿山企业提金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所处理矿石类型以及金在其中的赋存状态与品位的不同,可采用堆浸、全泥氰化、浮选氰化、浮选精矿焙烧氰化、热压氰化、生物浸出等多种氰化工艺。虽然长期以来,业内一直致力于无毒提金溶剂的研究,但实践证明,氰化物仍是最有效的提金溶剂。由于氰化物的使用,黄金冶炼排放的废水、尾渣中往往含有氰化物。大部分无机氰化物属剧毒物质,极少量的氰化物即可使人、畜在很短的时间中毒死亡,还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0003]氰化过程每处理一吨金矿就会产出约一吨氰化尾渣,据数据统计,每年全国黄金行业产生氰化尾渣 1亿吨左右。大量的氰化尾渣造成了严峻的环境压力,如处理不当,将污染矿区周围的大气、地表和地下水。2021年《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将含氰化物的尾渣及处理含氰化物废水产生的污泥列入危险废弃物,被归类为无机氰化物废物HW33。
[0004]氰化尾渣的无害化处理目前主要集中于脱氰技术研究。其中,氰化物破坏法是氰化尾渣的脱氰研究的主流,包括有碱性氯化法、INCO法、过氧化氢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加压水解法、电解氧化法、高铁酸盐氧化法、过氧硫酸氧化法和高温分解法(焚烧法)等。然而,氰化物破坏法存在无法将氰根回收的缺陷。氰化物转化法(沉淀法)以及酸化回收法因工艺的限制,通常应用于含氰废水的处理,较难实际应用于尾渣的脱氰。因此,研发一种适用于氰化尾渣同时可回收氰根的氰化废弃物脱毒方法具有较大价值。此外,氰化尾渣中固体氰尤其是亚铁氰化铁系列沉淀的去除是一个普遍难题,现有技术中鲜有理想的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氰化尾渣氰化物蒸发脱毒方法,可高效回收氰化尾渣中的氰根,并且工艺简单。
[0006]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氰化尾渣氰化物蒸发脱毒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将氰化尾渣用水调浆,并调节pH值至1~2;(2)氰根解离:向步骤(1)获得的矿浆中加入氰根解离剂,密闭反应1~120min;其中,所述的氰根解离剂为EDDHA

Na、二氧化锡、氯化亚锡、盐酸羟胺、抗坏血酸、硼氢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3)减压蒸发:向步骤(2)获得的矿浆中加入消泡剂,进行减压蒸发,将生成的氰化氢气体从浆料中排出。
[0007]其中,步骤(2)中反应过程中进行持续搅拌。
[0008]经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氰根解离剂配合减压蒸发,可以有效回收氰化尾渣中的氰根,且氰根脱除效率高。
[0009]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可参照图1。
[0010]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氰根解离剂优选包括氯化亚锡。
[0011]优选地,当氰根解离剂中包括氯化亚锡时,步骤(2)中密闭反应30~100min。
[0012]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氰根解离剂的用量为以步骤(1)获得的矿浆计100~1000g/t。
[0013]优选地,当氰根解离剂中包括氯化亚锡时,氯化亚锡的用量为以步骤(1)获得的矿浆计100~1000g/t。
[0014]进一步,步骤(1)中,调浆浓度为10wt%~40wt%。
[0015]进一步,步骤(1)中,使用硫酸调节pH值。
[0016]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的消泡剂优选包括丙三醇、正辛醇、异丙醇、磷酸三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7]其中,所述的消泡剂的用量优选为以步骤(1)获得的矿浆计10~50g/t。
[0018]进一步,步骤(3)中,减压蒸发后,通过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得到氰化钠溶液。
[0019]其中,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10wt%以上。
[0020]进一步,步骤(3)中,减压蒸发的条件为20~50℃,压力在10~100KPa,蒸发时间1~3小时。
[0021]进一步,步骤(3)中,对减压蒸发后剩余的矿浆进行压滤,得脱毒尾渣和滤液。其中,所述的滤液可返回调浆工序,作为调浆水使用。
[0022]进一步,所述的氰化尾渣为氰化提金工艺产生的氰化尾渣。优选地,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硫化矿氰化尾渣、全泥氰化尾渣、堆浸氰化尾渣或氰化红渣。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氰根解离剂与减压蒸发的配合,有效解决了氰化尾渣中氰根难以回收的问题,提高了氰化尾渣的回收利用价值。并且,本专利技术还通过使用氯化亚锡作为解离剂,可解决氰化尾渣中亚铁氰化铁中的氰根难以脱除的问题,提高了尾渣脱氰的处理深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6]各具体实施方式中:总氰含量采用《土壤 氰化物和总氰化物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HJ745

2015方法测定。
[0027]实施例1处理某金精矿氰化尾渣,其总氰含量为1245mg/kg,步骤如下:(1)预处理:将氰化尾渣在搅拌槽中用水调浆至30wt%浓度,并用硫酸调节pH值至2;(2)氰根解离:常温条件下,向步骤(1)获得的矿浆中加入氯化亚锡,添加量为以步骤(1)获得的矿浆计980g/t,密闭搅拌反应60min;
(3)减压蒸发:向步骤(2)获得的矿浆中加入消泡剂异丙醇,添加量为30g/t;对矿浆进行减压蒸发,减压蒸发条件为50℃,压力在40KPa,蒸发时间2小时。
[0028](4)通过减压蒸发,氰化物以氰化氢气体形式从浆料中排出,再通过浓度2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得到氰化钠溶液;将剩余的矿浆进行压滤,得到滤液和脱毒尾渣;脱毒尾渣中总氰含量为1.4mg/kg。
[0029]上述工艺流程可参照图1。
[0030]实施例2处理某全泥氰化尾渣,其总氰含量为460mg/kg,步骤如下:(1)预处理:将氰化尾渣在搅拌槽中用水调浆至40wt%浓度,并用硫酸调节pH值至1;(2)氰根解离:常温条件下,向步骤(1)获得的矿浆中加入氯化亚锡与盐酸羟胺的混合物,氯化亚锡:盐酸羟胺的质量比为2:1,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以步骤(1)获得的矿浆计600g/t,密闭搅拌反应80min;(3)减压蒸发:向步骤(2)获得的矿浆中加入消泡剂丙三醇,添加量为20g/t;对矿浆进行减压蒸发,减压蒸发条件为35℃,压力在60KPa,蒸发时间1小时;通过减压蒸发,氰化物以氰化氢气体形式从浆料中排出,再通过浓度1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得到氰化钠溶液;将剩余的矿浆进行压滤,得到滤液和脱毒尾渣;脱毒尾渣中总氰含量为2mg/kg。
[0031]上述工艺流程可参照图1。
[0032]实施例3处理某焙烧氰化尾渣,其总氰含量为653mg/kg,步骤如下:(1)预处理:将氰化尾渣在搅拌槽中用水调浆至10wt%浓度,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氰化尾渣氰化物蒸发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将氰化尾渣用水调浆,并调节pH值至1~2;(2)氰根解离:向步骤(1)获得的矿浆中加入氰根解离剂,密闭反应1~120min;其中,所述的氰根解离剂为EDDHA

Na、二氧化锡、氯化亚锡、盐酸羟胺、抗坏血酸、硼氢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3)减压蒸发:向步骤(2)获得的矿浆中加入消泡剂,进行减压蒸发,将生成的氰化氢气体从浆料中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化尾渣氰化物蒸发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氰根解离剂包括氯化亚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氰化尾渣氰化物蒸发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氰根解离剂的用量为以步骤(1)获得的矿浆计100~1000g/t。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氰化尾渣氰化物蒸发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调浆浓度为10wt%~40wt%。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超楼涵栾松明赵振勋文志东楼正洪邵军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中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暨烟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