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极寒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35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极寒控制电缆,包括缆芯和阻燃结构;阻燃结构包括多个阻燃部件和耐寒部件,阻燃部件包括绝缘层、耐高温层、阻燃层、玻璃纤,绝缘层包裹缆芯本身提供绝缘效果采用交联聚乙烯耐热性较好,耐高温层包裹绝缘层外圈当缆芯温度过高时耐高温层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防止燃烧,阻燃层用于即便耐高温层温度过高发生燃烧阻燃层也能够限制燃烧的范围阻燃层采用聚乙烯材料,即便燃烧也可以限制燃烧的范围,玻璃纤维包带层用于包裹阻燃层,从而解决当电缆高功率运行发热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缆芯发热引起电缆整体大面积燃烧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起电缆整体大面积燃烧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起电缆整体大面积燃烧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极寒控制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耐极寒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各种电路连接会使用到电缆来进行连通,电缆运用于各行各业,我们地域辽阔,因此在不同的地区温差悬殊较大,在极端天气下就需要使用一种抗压抗拉耐低温的控制电缆进行电路连通。
[0003]现有技术(CN210984377U)公开一种抗压抗拉耐低温的控制电缆,导体外设置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外侧包有铜丝编织屏蔽层,缆芯外绕设聚酯绕包带,聚酯绕包带外设置抗拉弹性体包带,抗拉弹性体包带外设置耐寒聚氯乙烯材料的外护套,缆芯成缆节距倍数小于8,导体是铜丝束绞而成,在极端寒冷天气情况下使用,避免出现压裂、拉断。
[0004]但采用上述方式,当电缆高功率运行发热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缆芯过热引起电缆整体大面积燃烧引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极寒控制电缆,旨在解决现有抗压抗拉耐低温的控制电缆,当电缆高功率运行发热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缆芯过热引起电缆整体大面积燃烧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极寒控制电缆,包括缆芯和阻燃结构;
[0007]所述阻燃结构包括多个阻燃部件和耐寒部件,多个所述阻燃部件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缆芯一侧;所述阻燃部件包括绝缘层、耐高温层、阻燃层、玻璃纤维包带层和加强件;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缆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缆芯一侧;所述耐高温层与所述绝缘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绝缘层一侧;所述阻燃层与所述耐高温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耐高温层一侧;所述玻璃纤维包带层与所述阻燃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阻燃层一侧;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玻璃纤维包带层一侧;所述耐寒部件设置于多个所述加强件一侧。
[0008]其中,所述加强件包括内屏蔽层、内防水层和特氟龙绕包层,所述内屏蔽层与所述玻璃纤维包带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玻璃纤维包带层一侧;所述内防水层与所述内屏蔽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内屏蔽层一侧;所述特氟龙绕包层与所述内防水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内防水层一侧。
[0009]其中,所述加强件还包括陶瓷化硅橡胶护套层,所述陶瓷化硅橡胶护套层与所述特氟龙绕包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特氟龙绕包层一侧。
[0010]其中,所述耐寒部件包括缓冲填充层、绝缘编织包裹层、聚酯绕包带层和抗拉弹性体包带层,所述缓冲填充层分别与多个所述陶瓷化硅橡胶护套层固定连接,并位于多个所述陶瓷化硅橡胶护套层一侧;所述绝缘编织包裹层与缓冲填充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缓冲填充层一侧;所述聚酯绕包带层与所述绝缘编织包裹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绝缘编织
包裹层一侧;所述抗拉弹性体包带层与所述聚酯绕包带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聚酯绕包带层一侧。
[0011]其中,所述耐极寒控制电缆还包括安装框和两个固定板,所述安装框与所述抗拉弹性体包带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抗拉弹性体包带层一侧;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框两侧。
[0012]本技术的一种耐极寒控制电缆,多个所述缆芯互相配合组成控制电缆,所述绝缘层包裹所述缆芯本身提供绝缘效果采用交联聚乙烯耐热性较好,所述耐高温层包裹所述绝缘层外圈当所述缆芯温度过高时所述耐高温层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防止燃烧,所述阻燃层用于即便所述耐高温层温度过高发生燃烧所述阻燃层也能够限制燃烧的范围所述阻燃层采用聚乙烯材料,即便燃烧也可以限制燃烧的范围,所述玻璃纤维包带层用于包裹所述阻燃层,然后配合所述加强件提供保护效果防止内部所述缆芯损坏,所述耐寒部件用于将多个所述缆芯整体包裹最终形成控制电缆,所述耐寒部件在极寒天气中具有良好的抗寒性能防止电缆整体因为极寒天气脆化导致电缆整体损坏,从而解决当电缆高功率运行发热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所述缆芯发热引起电缆整体大面积燃烧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4]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缆芯和阻燃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101

缆芯、102

阻燃部件、103

耐寒部件、104

绝缘层、105

耐高温层、106

阻燃层、107

玻璃纤维包带层、108

加强件、109

内屏蔽层、110

内防水层、111

特氟龙绕包层、112

陶瓷化硅橡胶护套层、113

缓冲填充层、114

绝缘编织包裹层、115

聚酯绕包带层、116

抗拉弹性体包带层、201

安装框、202

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为:
[0019]请参阅图1

图2,其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缆芯和阻燃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耐极寒控制电缆:包括缆芯101和阻燃结构,所述阻燃结构包括多个阻燃部件102和耐寒部件103,所述阻燃部件102包括绝缘层104、耐高温层105、阻燃层106、玻璃纤维包带层107和加强件108,所述加强件108包括内屏蔽层109、内防水层110、特氟龙绕包层111和陶瓷化硅橡胶护套层112,所述耐寒部件103包括缓冲填充层113、绝缘编织包裹层114、聚酯绕包带层115和抗拉弹性体包带层116,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抗压抗拉耐低温的控制电缆,当电缆高功率运行发热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缆芯101过热引起电缆整体大面积燃烧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0021]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多个所述缆芯101互相配合形成电缆连接设备。
[0022]其中,所述阻燃结构包括多个阻燃部件102和耐寒部件103,多个所述阻燃部件102
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缆芯101一侧;所述阻燃部件102包括绝缘层104、耐高温层105、阻燃层106、玻璃纤维包带层107和加强件108;所述绝缘层104与所述缆芯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缆芯101一侧;所述耐高温层105与所述绝缘层10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绝缘层104一侧;所述阻燃层106与所述耐高温层10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耐高温层105一侧;所述玻璃纤维包带层107与所述阻燃层10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阻燃层106一侧;所述加强件108设置于所述玻璃纤维包带层107一侧;所述耐寒部件103设置于多个所述加强件108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极寒控制电缆,包括缆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燃结构;所述阻燃结构包括多个阻燃部件和耐寒部件,多个所述阻燃部件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缆芯一侧;所述阻燃部件包括绝缘层、耐高温层、阻燃层、玻璃纤维包带层和加强件;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缆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缆芯一侧;所述耐高温层与所述绝缘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绝缘层一侧;所述阻燃层与所述耐高温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耐高温层一侧;所述玻璃纤维包带层与所述阻燃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阻燃层一侧;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玻璃纤维包带层一侧;所述耐寒部件设置于多个所述加强件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极寒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内屏蔽层、内防水层和特氟龙绕包层,所述内屏蔽层与所述玻璃纤维包带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玻璃纤维包带层一侧;所述内防水层与所述内屏蔽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内屏蔽层一侧;所述特氟龙绕包层与所述内防水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内防水层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王俊李剑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豪琪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