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透湿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04329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透湿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亚氨基二乙酸反应得到烯丙基二乙酸胺,其中的羧基能够捕捉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较强的氢键,具有较强的吸水保湿能力。将烯丙基二乙酸胺接枝到涤纶织物面料中,季铵化得到季铵化涤纶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季铵盐具有阳离子亲水基团,能够伸向空气中,在空气与涤纶纤维的界面上定向排列,形成一层水的吸附层,具有较高的吸湿和保湿性能,且阴离子能够在水中游动,起到离子导电的作用,降低涤纶纤维的电阻,加快静电传播,提高抗静电能力。气体分子的运动为单分子扩散过程,阴离子在水中不断运动,加大气体分子的流动,增加透气性。增加透气性。增加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透湿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抗静电透湿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涤纶纤维为一种聚酯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抗皱性、保形性、高强度、耐光性、耐热性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民用织物、工业织物等领域,但是由于涤纶纤维大分子中没有活性基团,以至于涤纶纤维的染色困难,且吸湿效果差、易产生静电。如申请号公布号为CN107988651A的专利《一种抗菌透气的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抗菌透气的涤纶面料:包括对苯二甲酸、乙二醇、润滑剂、载银分子筛、抗静电剂、增塑剂、2

甲基
‑2‑
丙烯酸2

乙基己基酯聚合物、份乙基2

丙烯酸酯铵盐,在该专利技术中,通过载银分子筛加入到涤纶纤维中进行合成,从而得到既能够抗菌又有具有良好透气性的涤纶面料。
[0003]季铵盐是一种铵离子中的四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化合物,具有绿色环保、易降解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催化剂、纺织印染行业等领域。如文献《季铵盐壳聚糖/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及其在织物上的应用》报道了一种季铵盐壳聚糖与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共混膜具有优良的防水透湿及抗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透湿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得到的面料具有优良的抗菌、透气、透湿的性能。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抗静电透湿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
[0008](1)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加入到装有乙醇溶剂的烧瓶中,升温至70

90℃,向其中依次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亚氨基二乙酸,搅拌反应15

20h,乙醇洗涤、烘干,得到烯丙基二乙酸胺。
[0009](2)将烯丙基二乙酸胺、交联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光引发剂二苯甲酮溶于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将其均匀滴加在涤纶织物面料中,用碘硒灯照射30

40min,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二乙酸胺接枝涤纶织物面料。
[0010](3)将二乙酸胺接枝涤纶织物面料溶于含有氯化苄的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溶液中,搅拌分散反应,乙醚洗涤、干燥,得到季铵化涤纶织物。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亚氨基二乙酸的摩尔比为1:0.8

1.2。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碳酸氢钠溶液的摩尔浓度为1.5

3mol/L。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烯丙基二乙酸胺、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苯甲酮的摩尔比为1:0.008

0.012:0.01

0.015。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反应时间为30

40h,温度为50

80℃。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氯化苄的摩尔浓度为0.8

2mol/L。
[0016](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亚氨基二乙酸反应得到烯丙基二乙酸胺,烯丙基二乙酸胺中的羧基能够捕捉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较强的氢键,具有较强的吸水保湿能力。得到的烯丙基二乙酸胺在交联剂、光引发剂的条件下能够接枝到涤纶织物面料中,再在氯化苄的条件下,季铵化得到季铵化涤纶织物,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季铵盐具有阳离子亲水基团,季铵盐的阳离子亲水基团伸向空气中,在空气与涤纶纤维的界面上定向排列,在涤纶表面形成一层水的吸附层,具有较高的吸湿和保湿性能,且水中具有的小分子阴离子能够在水中游动,起到了离子导电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涤纶纤维的电阻,加快静电的传播,提高了抗静电能力。气体分子的运动为单分子扩散过程,季铵盐的阴离子在水中不断运动,加大气体分子的流动,增加透气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烯丙基二乙酸胺的制备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1)将6mol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加入到装有乙醇溶剂的烧瓶中,升温至90℃,向其中依次加入摩尔浓度为2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5mol的亚氨基二乙酸,搅拌反应20h,乙醇洗涤、烘干,得到烯丙基二乙酸胺。
[0021](2)将10mol的烯丙基二乙酸胺、0.08mol的交联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1mol的光引发剂二苯甲酮溶于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将其均匀滴加在涤纶织物面料中,用碘硒灯照射30min,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二乙酸胺接枝涤纶织物面料。
[0022](3)在70℃下,将二乙酸胺接枝涤纶织物面料溶于含有摩尔浓度为1.8mol/L的氯化苄的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溶液中,搅拌分散反应35h,乙醚洗涤、干燥,得到季铵化涤纶织物。
[0023]实施例2
[0024](1)将6mol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加入到装有乙醇溶剂的烧瓶中,升温至70℃,向其中依次加入摩尔浓度为1.5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4.8mol的亚氨基二乙酸,搅拌反应15h,乙醇洗涤、烘干,得到烯丙基二乙酸胺。
[0025](2)将10mol的烯丙基二乙酸胺、0.12mol的交联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15mol的光引发剂二苯甲酮溶于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将其均匀滴加在涤纶织物面料中,用碘硒灯照射40min,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二乙酸胺接枝涤纶织物面料。
[0026](3)在70℃下,将二乙酸胺接枝涤纶织物面料溶于含有摩尔浓度为0.8mol/L的氯化苄的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溶液中,搅拌分散反应40h,乙醚洗涤、干燥,得到季铵化涤纶织物。
[0027]实施例3
[0028](1)将6mol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加入到装有乙醇溶剂的烧瓶中,升温至90℃,向其中依次加入摩尔浓度为3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7.2mol的亚氨基二乙酸,搅拌反应20h,乙
醇洗涤、烘干,得到烯丙基二乙酸胺。
[0029](2)将10mol的烯丙基二乙酸胺、0.1mol的交联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12mol的光引发剂二苯甲酮溶于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将其均匀滴加在涤纶织物面料中,用碘硒灯照射35min,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二乙酸胺接枝涤纶织物面料。
[0030](3)在50℃下,将二乙酸胺接枝涤纶织物面料溶于含有摩尔浓度为0.8mol/L的氯化苄的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溶液中,搅拌分散反应30h,乙醚洗涤、干燥,得到季铵化涤纶织物。
[0031]实施例4
[0032](1)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透湿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加入到装有乙醇溶剂的烧瓶中,升温至70

90℃,向其中依次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亚氨基二乙酸,搅拌反应15

20h,乙醇洗涤、烘干,得到烯丙基二乙酸胺;(2)将烯丙基二乙酸胺、交联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光引发剂二苯甲酮溶于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将其均匀滴加在涤纶织物面料中,用碘硒灯照射30

40min,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二乙酸胺接枝涤纶织物面料;(3)将二乙酸胺接枝涤纶织物面料溶于含有氯化苄的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溶液中,搅拌分散反应,乙醚洗涤、干燥,得到季铵化涤纶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透湿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亚氨基二乙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丹晖
申请(专利权)人:潮州市丹辉婚纱礼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