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电缆端盖加工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405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组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扁平电缆端盖加工清洗装置。扁平电缆端盖加工清洗装置,包括:支架、清洗烘干装置、收集部;所述清洗烘干装置设置在支架下方,收集部设置在清洗烘干装置下方;所述清洗烘干装置,包括:旋转轴、水箱、顶盖、底板、螺旋板、分离装置、倾斜板、集污盒。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装置人工参与清洗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效率低下的问题。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平电缆端盖加工清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组件加工
,尤其涉及扁平电缆端盖加工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一根具备完整功能的电缆包括电缆、端口、端口顶盖,端口用于两根电缆连接,端口顶盖用于在未使用电缆时,对电缆端口进行保护。
[0003]现有电缆端盖车削加工后,需要将电缆端盖进行清洗处理,以此去除残留在电缆端盖表面的油污和废屑,然而现有的电缆组件加工用清洗装置仍存在不足之处,大多采用手动式或者半自动式清洗结构,对电缆端盖进行清洗处理时,需要操作人员使用工具直接参与,整个清洗过程费事费力,既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电缆端盖清洗处理的效率。
[0004]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通过螺旋板与底板结构的设置,使得清洁效果更好,且电缆端盖螺线运动,依次经过去污区、清洗区、加热烘干区,旋转的同时实现电缆端盖的清洁及输送,提升工作效率,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6]扁平电缆端盖加工清洗装置,包括:支架、清洗烘干装置、收集部;所述清洗烘干装置设置在支架下方,收集部设置在清洗烘干装置下方;
[0007]所述清洗烘干装置,包括:旋转轴、水箱、顶盖、底板、螺旋板、分离装置、倾斜板、集污盒;
[0008]所述旋转轴转动设置在支架中心,旋转轴上端穿过支架与电机连接;水箱为环形结构,水箱顶面与支架固定连接,水箱底面边缘一周固定设置顶盖;旋转轴竖直向下穿过水箱中心通孔与底板中心固定连接,底板设置在水箱下方;
[0009]所述水箱内部设置环形隔板,将水箱内部分割为容纳区一、容纳区二;容纳区一位于水箱中心处,容纳区一内部存储清洁液,容纳区二位于容纳区一外周,容纳区二内部存储清水;容纳区一底部开设多个小孔一,容纳区二底部开设多个小孔二;
[0010]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螺旋板,螺旋板为螺旋线形状结构,螺旋板将底板分成不同的区域,螺旋板由底板中心向外侧的区域依次分为去污区、清洗区以及加热烘干区;去污区与清洗区之间设置开口一,开口一处设置两挡板一;清洗区与加热烘干区之间设置开口二,开口二处设置挡板二;清洗区底部开设多个排液孔;清洗区内设置多个喷淋管,喷淋管与水箱内部连通,喷淋管顶端伸入水箱容纳区二的小孔二内;加热烘干区的轨道内圈排布设置
加热装置;
[0011]所述分离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分离装置分别设置在开口一与开口二位置;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转盘,电机一;分离转盘为两个扇形盘对称设置的结构,分离转盘顶端中心连接电机一;其中,位于开口二位置的分离装置一侧设置滤网;
[0012]进一步的,分离装置上设置传感器及控制器;
[0013]所述倾斜板设置在加热烘干区的出口处一侧,挤压板通过弹力杆设置在加热烘干区的出口处,弹力杆一端通过支撑板固定设置在底板上;
[0014]所述集污盒设置在底板底部,集污盒顶端与底板底部转动连接,集污盒外壁通过支架与收集部固定,排液孔贯通集污盒内部;集污盒底部设置外部连接管,外部连接管另一端延伸穿过收集部至收集部外部;
[0015]所述收集部,包括:收集管、缓冲板、收集槽;所述收集管包括:管部一、管部二、管部三;管部一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柱管,管部一套设在底板及螺旋板整体外围,管部一的外壁与支架固定;管部二与管部一底部连接固定;管部三为圆柱管,管部三与管部二底部连接固定;所述缓冲板倾斜设置在管部三的内部,缓冲板倾斜下端朝向管部三的底部端口;缓冲板倾斜下端与管部三的底部端口之间形成出料口;所述收集槽设置在出料口下端一侧;
[0016]进一步的,缓冲板的下方设置弹簧柱,弹簧柱底部连接底面;
[0017]进一步的,底板、螺旋板及收集部表面铺设弹性橡胶。
[0018]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螺旋板与底板结构的设置,底板旋转带动电缆端盖沿螺旋板螺线运动,螺线运动增加了电缆端盖与清洁液及清水的接触时间,使得清洁效果更好,同时流动的水对电缆端盖进行冲击,进一步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且通过旋转的离心力带动电缆端盖螺线运动,依次经过去污区、清洗区、加热烘干区,旋转的同时实现电缆端盖的清洁及输送,提升工作效率,节省了运输装置,节约了成本。
[0020]2、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同时放入多个电缆端盖,通过底板旋转,完成多个电缆端盖的清洁及收集,使得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清洗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清洗烘干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底板及螺旋板结构俯视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倾斜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倾斜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集污盒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收集部结构示意图一。
[0031]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收集管结构示意图。
[0032]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收集部结构示意图二。
[0033]图13为本专利技术管部二、管部三及收集槽连接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
支架;2

清洗烘干装置;21

旋转轴;22

水箱;221

容纳区一;2211

小孔一;222

容纳区二;2222

小孔二;223

入料口;23

顶盖;24

底板;241

去污区;242

清洗区;243

加热烘干区;244

开口一;245

挡板一;246

开口二;247

挡板二;248

排液孔;249

滤网;25

螺旋板;26

分离装置;261

分离转盘;262

电机一;27

倾斜板;28

集污盒;3

收集部;31

收集管;311

管部一;312

管部二;3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扁平电缆端盖加工清洗装置,包括:支架(1)、清洗烘干装置(2)、收集部(3);所述清洗烘干装置(2)设置在支架(1)下方,收集部(3)设置在清洗烘干装置(2)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烘干装置(2),包括:旋转轴(21)、水箱(22)、顶盖(23)、底板(24)、螺旋板(25)、分离装置(26)、倾斜板(27)、集污盒(28);所述旋转轴(21)转动设置在支架(1)上,旋转轴(21)上端穿过支架(1)与电机连接;水箱(22)顶面与支架(1)固定连接,水箱(22)底面边缘固定设置顶盖(23);旋转轴(21)竖直向下穿过水箱(22)环形结构中心通孔与下方底板(24)固定连接;所述水箱(22)内部分为容纳区一(221)、容纳区二(222);容纳区一(221)位于水箱(22)中心处,容纳区一(221)内部存储清洁液,容纳区二(222)位于容纳区一(221)外周,容纳区二(222)内部存储清水;容纳区一(221)底部开设多个小孔一(2211),容纳区二(222)底部开设多个小孔二(2222);所述底板(24)上固定设置螺旋板(25),螺旋板(25)为螺旋线形状结构,螺旋板(25)由底板(24)中心向外侧的区域依次分为去污区(241)、清洗区(242)以及加热烘干区(243);去污区(241)与清洗区(242)之间设置开口一(244),;清洗区(242)与加热烘干区(243)之间设置开口二(246);清洗区(242)底部开设多个排液孔(248);清洗区(242)内设置多个喷淋管(2421),喷淋管(2421)与水箱(22)内部连通;加热烘干区(243)内设置加热装置(2431);所述分离装置(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分离装置(26)分别设置在开口一(244)与开口二(246)位置;分离装置(26)包括:分离转盘(261),电机一(262);分离转盘(261)为两个扇形盘对称设置的结构,分离转盘(261)连接电机一(262);所述倾斜板(27)设置在加热烘干区(243)的出口处一侧,挤压板(271)通过弹力杆(272)设置在加热烘干区(243)的出口处;所述集污盒(28)设置在底板(24)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利蒋华平赵莉邹良龙王迟龙刘陆王军叶桦徐文峰李双宝辛吻吻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文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