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384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确定树木的生命周期范围为育苗到木材出厂,在树木的生命周期范围内,将木材的生产分为若干个碳排放单元模块,如育苗的碳排放模块A1、移栽种植的碳排放模块A2、树苗生长过程中的碳排放模块A3和木材加工的碳排放模块A4;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木材的生产分为若干个碳排放单元模块,同时给出了各阶段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从而快速而准确的核算林业的碳排放情况,碳排放单元模块通过区块链模块将上述的碳排放量发送到数据共享平台中,然后通过监管终端计算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获取树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方便后续辅助企业优化流程减少碳排放。后续辅助企业优化流程减少碳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林业碳排放的安全、经济、有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积极推动,成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缓解减排压力的一种战略选择。
[0003]林业碳排放量是指在育苗、运输、栽种及回收木材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现有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块往往只能够计算树木生长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不能将树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进行汇总统计,也无法辅助企业优化流程减少碳排放量,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首先确定树木的生命周期范围为育苗到木材出厂,在树木的生命周期范围内,将木材的生产分为若干个碳排放单元模块,如育苗的碳排放模块A1、移栽种植的碳排放模块A2、树苗生长过程中的碳排放模块A3和木材加工的碳排放模块A4。
[0008]步骤二、育苗的碳排放模块A1用于记录从选种到生长成幼苗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将碳排放量上传到区块链模块中,移栽种植的碳排放模块A2用于记录幼苗从育苗床到林地内移栽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将碳排放量上传到区块链模块中,树苗生长过程的碳排放模块A3用于记录树苗生长过程中的管理和补栽的碳排放量,并将碳排放量上传到区块链模块中,木材加工的碳排放模块A4用于记录树木砍伐后运输和加工的碳排放量,并将碳排放量上传到区块链模块;
[0009]步骤三、区块链模块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上传的碳排放量发送到数据共享平台中,数据共享平台将碳排放量发送到监管终端计算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0010]育苗和移栽过程中根据工期和施工人员数量,计算出施工现场工作区和生活区的能源消耗量,分别乘以其施工人员的碳排放因子,求出施工人员的碳排放量Cry;
[0011]施工人员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Cry=(C
g
+S
h
)*C
s

[0012]其中C
g
为工作区碳排放量,S
h
为生活区碳排放量,C
s
为施工人员的碳排放因子。
[0013]优选地,所述树苗生长过程中通过部署于后台服务器上的数据采集接口,采集树
林在建造完成后所呈现的空间数据和活动数据,通过后台服务器的数据确定模型,基于空间数据和活动数据确定树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碳排放数据或者碳汇数据。
[0014]优选地,所述空间数据的碳排放量ET1包括树林的种植面积、树林植被的胸径、树林植被的数量和树林的配套设施;
[0015]空间数据的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ET1=Q1*Q2*T
i
*E
a

[0016]其中Q1表示树林植被的数量,Q2表示树林的种植面积,T
i
表示树林在生长过程中的的碳排放因子,E
a
表示树林内配套设施的碳排放因子。
[0017]优选地,所述活动数据包括树林的管理阶段单位面积需要的肥料和灌溉的数量,一年内有机肥的平均施肥和灌溉频率,植被所需要的有机肥从产地到树林地的距离,树林单位面积需要杀虫剂的质量和平均喷洒频率,树林所需要的杀虫剂从产地到树林地的距离,树林内的生物量,树林地的修剪废弃物从树林地运输至废弃物处理厂的距离。
[0018]优选地,所述木材加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出发地分别求出其到达加工现场的运输距离,然后乘以其所用运输工具能源消耗对应的碳排放因子,求出木材的运输碳排放量,分析木材的生产工艺特点,获得每个生产工艺消耗的所有能源,以及管理和设备运行的情况和工作环境,然后依据制造不同类型的生产工艺特点乘以对应的碳排放因子,求出木材加工的碳排放量EF1。
[0019]优选地,所述运输工具能源消耗包括树木由生产地运输到加工地的行驶距离、树木的总质量、运输工具的型号和路面硬化的质量;
[0020]材料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EF1=D*P
A
*EP
J

[0021]其中D为树木由生产地运输到加工地的行驶距离,P
A
为运输单位行驶距离能源的消耗量,EP
J
为运输过程中相应燃料j温室气体k的排放因子。
[0022]优选地,所述木材生产工艺的能源消耗包括树木的树种选择、树木的产地、设备条件、加工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木材的使用场所。
[0023]优选地,所述树种选择涉及不同树种干燥基准的碳排放,树木的产地涉及到运输碳排放,设备条件涉及到加工过程碳排放,加工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涉及到物料和加工方式不同的碳排放,木材的使用场所涉及室内室外使用的其他不同的碳排放。
[002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与现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将木材的生产分为若干个碳排放单元模块,通过碳排放模块收集育苗的碳排量、移栽种植的碳排放量、树苗生长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和木材加工的碳排放量,调用已知碳排放因子数据,整体考虑了林业生产、林业运输、现场施工、材料废料运输以及施工人员的碳排放,同时给出了各阶段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从而快速而准确的核算林业的碳排放情况,碳排放单元模块通过区块链模块将上述的碳排放量发送到数据共享平台中,然后通过监管终端计算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获取树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方便后续辅助企业优化流程减少碳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
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步骤一、首先确定树木的生命周期范围为育苗到木材出厂,在树木的生命周期范围内,将木材的生产分为若干个碳排放单元模块,如育苗的碳排放模块A1、移栽种植的碳排放模块A2、树苗生长过程中的碳排放模块A3和木材加工的碳排放模块A4;
[0029]步骤二、育苗的碳排放模块A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确定树木的生命周期范围为育苗到木材出厂,在树木的生命周期范围内,将木材的生产分为若干个碳排放单元模块,如育苗的碳排放模块A1、移栽种植的碳排放模块A2、树苗生长过程中的碳排放模块A3和木材加工的碳排放模块A4;步骤二、育苗的碳排放模块A1用于记录从选种到生长成幼苗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将碳排放量上传到区块链模块中,移栽种植的碳排放模块A2用于记录幼苗从育苗床到林地内移栽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将碳排放量上传到区块链模块中,树苗生长过程的碳排放模块A3用于记录树苗生长过程中的管理和补栽的碳排放量,并将碳排放量上传到区块链模块中,木材加工的碳排放模块A4用于记录树木砍伐后运输和加工的碳排放量,并将碳排放量上传到区块链模块;步骤三、区块链模块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上传的碳排放量发送到数据共享平台中,数据共享平台将碳排放量发送到监管终端计算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和移栽过程中根据工期和施工人员数量,计算出施工现场工作区和生活区的能源消耗量,分别乘以其施工人员的碳排放因子,求出施工人员的碳排放量Cry;施工人员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Cry=(C
g
+S
h
)*C
s
;其中C
g
为工作区碳排放量,S
h
为生活区碳排放量,C
s
为施工人员的碳排放因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苗生长过程中通过部署于后台服务器上的数据采集接口,采集树林在建造完成后所呈现的空间数据和活动数据,通过后台服务器的数据确定模型,基于空间数据和活动数据确定树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碳排放数据或者碳汇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林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数据的碳排放量ET1包括树林的种植面积、树林植被的胸径、树林植被的数量和树林的配套设施;空间数据的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ET1=Q1*Q2*T
i
*E
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小炜陈荣斌张迎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森碳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