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脱碳退火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380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脱碳退火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参数及步骤:1)取样;2)剪切试样,用剪板机截取试样尺寸为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脱碳退火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脱碳退火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工钢板包括碳含量很低且硅含量低于0.5%的电工钢和硅含量为0.5%~6.5%的硅钢两类,主要用于各种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衡量硅钢性能的指标主要是其磁性能,即较低的铁芯损耗和较高的磁感应强度。
[0003]取向硅钢(CGO)生产流程较长,热轧原料先经一次冷轧后进行脱碳退火完成初次再结晶。取向硅钢的初次再结晶过程能够为二次再结晶提供有利的织构和条件。在冷轧过程后不同取向晶粒的储能不同,所以在初次再结晶过程中各取向晶粒的生长先后顺序也不同。因此,取向硅钢的初次再结晶退火工艺方法会影响宏观织构类型和最终的取向硅钢磁性能。
[0004]取向硅钢生产和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钢铁企业技术水平的有力体现。采用中试实验平台开展取向硅钢冷轧及后续退火实验室工艺研究,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完成脱碳退火过程控制,探究脱碳退火后取向硅钢的显微组织和宏观织构,为实际工业生产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打破工序合作技术壁垒,实现包钢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试制过程的技术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脱碳退火生产方法,可以模拟工业化生产线取向硅钢脱碳退火生产,为工业化生产试制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缩短取向硅钢新产品现场调试工艺次数和废品率、次品率,降低制造成本。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脱碳退火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参数及步骤:
[0008]1)取样
[0009]取向硅钢热轧原料厚度为2.6mm,经酸洗后进行一次冷轧至厚度为0.63mm;从取向硅钢冷轧生产厂取一次冷轧后试样,尺寸为厚度
×
轧向:0.63mm
×
500mm;
[0010]2)剪切试样
[0011]为方便后续磁性能检测需求,用剪板机截取试样尺寸为厚度
×
横向
×
轧向:0.63mm
×
30mm
×
300mm,进行实验室脱碳退火试验;
[0012]3)脱碳退火
[0013]采用实验室脱碳退火加热炉,炉区气氛为湿的氨分解气,脱碳退火的原理是通过气氛中水蒸气降低碳含量,反应的原理为水蒸气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排出;
[0014]4)剩碳量分析
[0015]将脱碳退火后的样品通过打磨机进行打磨切割,将切割好的块状片放入分析仪中,使用LECO

CS600碳硫分析仪来检测脱碳退火样品中的剩碳量并进行比较;
[0016]5)显微组织分析
[0017]将脱碳退火后的样品切割后成大小为10mm
×
8mm的样品;沿TD和ND面进行分析;将切割好的小样用502胶水镶在表面光滑的长方形垫片上,分别用粗细度为100#至1000#细度的砂纸进行打磨,表面磨亮后进行机械抛光,在显微镜下看不到划痕后进行腐蚀,腐蚀一定时间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吹干,通过显微镜拍金相照片。
[0018]进一步的,脱碳退火温度设定为840℃,脱碳退火保温时间为5min。
[0019]进一步的,脱碳退火温度设定为840℃,脱碳退火保温时间为5min。
[0020]进一步的,腐蚀10s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吹干。
[0021]进一步的,取向硅钢原料百分比的化学成分为:C:0.030~0.040%,Si:3.00~3.20%,Mn:0.20~0.23%,P:0.009~0.014%,S:0.010~0.013%,Als:0.012~0.02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可以模拟工业化生产线取向硅钢脱碳退火生产,为工业化生产试制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缩短取向硅钢新产品现场调试工艺次数和废品率、次品率,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脱碳退火实验后取向硅钢显微组织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脱碳退火实验后取向硅钢显微组织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脱碳退火实验后取向硅钢显微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取向硅钢原料化学成分C:0.030~0.040%,Si:3.00~3.20%,Mn:0.20~0.23%,P:0.009~0.014%,S:0.010~0.013%,Als:0.012~0.02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取向硅钢一次冷轧试样厚度为0.63mm,宽度30mm,长度300mm。
[0030]实施例1
[003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脱碳退火方法。包括以下工艺参数及步骤:
[0032]1)取样
[0033]取向硅钢热轧原料厚度为2.6mm,经酸洗后进行一次冷轧至厚度为0.63mm。从取向硅钢冷轧生产厂取一次冷轧后试样,尺寸为厚度
×
轧向:0.63mm
×
500mm。
[0034]2)剪切试样
[0035]为方便后续磁性能检测需求,用剪板机截取试样尺寸为厚度
×
横向
×
轧向:0.63mm
×
30mm
×
300mm,进行实验室脱碳退火试验。
[0036]3)脱碳退火
[0037]采用实验室脱碳退火加热炉,炉区气氛为湿的氨分解气,脱碳退火的原理是通过气氛中水蒸气降低碳含量,反应的原理为水蒸气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排出。
[0038]脱碳退火温度设定为840℃,脱碳退火保温时间为5min。
[0039]4)剩碳量分析
[0040]将脱碳退火后的样品通过打磨机进行打磨切割,将切割好的块状片放入分析仪中,使用LECO

CS600碳硫分析仪来检测脱碳退火样品中的剩碳量并进行比较。
[0041]5)显微组织分析
[0042]将脱碳退火后的样品切割后成大小为10mm
×
8mm的样品。沿TD和ND面进行分析。将切割好的小样用502胶水镶在表面光滑的长方形垫片上,分别用粗细度为100#至1000#细度的砂纸进行打磨,表面磨亮后进行机械抛光,在显微镜下看不到划痕后进行腐蚀,腐蚀10s左右即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吹干,通过显微镜拍金相照片
[0043]实施例2
[004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脱碳退火方法。包括以下工艺参数及步骤:
[0045]1)取样
[0046]取向硅钢热轧原料厚度为2.6mm,经酸洗后进行一次冷轧至厚度为0.63mm。从取向硅钢冷轧生产厂取一次冷轧后试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脱碳退火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参数及步骤:1)取样取向硅钢热轧原料厚度为2.6mm,经酸洗后进行一次冷轧至厚度为0.63mm;从取向硅钢冷轧生产厂取一次冷轧后试样,尺寸为厚度
×
轧向:0.63mm
×
500mm;2)剪切试样为方便后续磁性能检测需求,用剪板机截取试样尺寸为厚度
×
横向
×
轧向:0.63mm
×
30mm
×
300mm,进行实验室脱碳退火试验;3)脱碳退火采用实验室脱碳退火加热炉,炉区气氛为湿的氨分解气,脱碳退火的原理是通过气氛中水蒸气降低碳含量,反应的原理为水蒸气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排出;4)剩碳量分析将脱碳退火后的样品通过打磨机进行打磨切割,将切割好的块状片放入分析仪中,使用LECO

CS600碳硫分析仪来检测脱碳退火样品中的剩碳量并进行比较;5)显微组织分析将脱碳退火后的样品切割后成大小为10mm
×
8mm的样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丽丽王栋黄利卢晓禹杨源远谢丽黄禄璐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