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手术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75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隐藏式手术刀,包括带弹性的环形圈,在环形圈的一侧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刀头朝向环形圈外部的切皮刀,切皮刀的刀头被弹性件压缩在通孔的内部,刀头另一端的按压端伸入环形圈的内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弹性制作环形圈,可使环形圈1紧密贴合不同使用人的大拇指外表面,保证切皮过程的顺利进行。每一台手术使用新的切皮刀,可减少反复消毒成本,减少拆装刀的人力成本,减少医务人员误损伤,减少患者皮肤误损伤,同时也方便年轻医师快速上手。切皮刀因长度固定,在切皮过程中就不会产生深浅不一的切口,可保证切口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手术刀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隐藏的手术刀,以避免伤害操作人员,同时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介绍

[0002]所有外科手术都需要用到手术刀,不同刀片与不同的刀柄可进行组合,手术刀大体分三种:大刀、尖刀、小圆刀,不同的手术刀需要搭配不同的刀柄,而且要求拿刀的手法也有很多区别,如抓持式,执笔式,执弓式,反挑式,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手术切口、操作部位及组织器官选择对应的手术刀。
[0003]目前随着电刀及超声刀等“热兵器”的普及,组织内部操作基本告别传统“冷兵器”——手术刀,使得手术刀目前在大多数外科领域只用于手术开始时的切皮,这虽然简化和省略了常规手术刀的大部分功能,但即便是切皮,各种使用要求也不可缺少。
[0004]目前的常规手术刀在使用中存在下述问题:
[0005]一、不同的刀片需要搭配不同的刀柄,在挑选搭配过程中容易出错,增加工作量;
[0006]二、手术结束后需要拆卸刀片,这会增加操作人员的损伤风险,如忘记拆卸又可能导致清洗人员损伤;
[0007]三、刀片较长,存在术中断裂可能,甚至出现安装不牢固而导致误伤。
[0008]四、手递手传递时可能导致刀头冲向其他人,引起同事损伤;
[0009]五、不同型号的手术刀切割皮肤的长度及深度不统一,会有切割过长或过深可能;
[0010]六、初级医师因经验问题,会出现切开过浅、反复切割等增加皮肤创伤的现象。
[0011]在现有技术中,专利CN216090697U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手术刀柄的手术刀,其将主杆体的一端设置成开口,在开口内侧设置与刀片上固定孔对应的固定柱,利用夹持的方式将手术刀固定卡在开口内。再利用束缚环将开口进行收紧,以稳定夹持的手术刀。该方案虽然可以减少刀柄的更换,但是并不能解决前面提出的其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文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的手术刀,以避免伤害操作人员,同时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0013]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一种隐藏式手术刀,包括带弹性的环形圈,在环形圈的一侧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刀口朝向环形圈外部的切皮刀,切皮刀的刀口被弹性件压缩在通孔的内部,刀口另一端的按压端伸入环形圈的内部。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安装在所述环形圈内部的弹性钢丝,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环形圈的圈内,另一端与所述按压端固定,并将所述按压端弹向所述环形圈的内部。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切皮刀的刀头长度至少大于或等于3MM。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滑轨,滑轨包括长方形的框架,和位于框
架内部的切口空隙。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圈的通孔处设置有卡座,在所述滑轨的框架轴向两侧设置有凹台,卡座能够卡合在凹台内。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轨的长度分别为1CM、4CM或20CM。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标明长度的标注。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滑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点。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轨为弹性材料制作的柔性滑轨。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包装所述环形圈和所述滑轨的包装袋。
[0023]本技术采用弹性制作环形圈,可使环形圈1紧密贴合不同使用人的大拇指外表面,保证切皮过程的顺利进行。每一台手术使用新的切皮刀,可减少反复消毒成本,减少拆装刀的人力成本,减少医务人员误损伤,减少患者皮肤误损伤,同时也方便年轻医师快速上手。切皮刀因长度固定,在切皮过程中就不会产生深浅不一的切口,可保证切口质量。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手术刀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所示手术刀的使用方式示意图;
[0026]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滑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以具体实施例和附图结合的方式,对本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0029]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公开一种隐藏式手术刀,包括带弹性的环形圈1,在环形圈1的一侧设置有通孔11,在通孔11内安装有刀头22朝向环形圈1外部的切皮刀2,切皮刀2的刀头22被弹性件压缩在通孔11的内部,刀头22另一端的按压端21伸入环形圈1的内部。
[0030]如图2所示,在使用时,将大拇指伸入环形圈1,大拇指会挤压切皮刀2的按压端21,从而将刀头22一端挤出通孔11,利用大拇指带动环形圈1在切口位置移动,即可利用刀头22在患者身上切出预定的刀口长度。
[0031]在本实施方式中,切皮刀2在未使用时,其刀头22一端完全隐藏在环形圈1的通孔11内,不会对操作人照成伤害。弹性件可以是弧簧、钢丝、弹簧一类能够将按压端21挤压向环形圈1内的结构,可以通过通孔11与弹性件的配合避免切皮刀2脱离通孔11,如在通孔11处设置防止按压端21脱离的挡环、挡块等结构。同时,环形圈1的厚度也需要保证能够完全隐藏刀头22。
[0032]采用弹性制作环形圈1,可使环形圈1紧密贴合不同使用人的大拇指外表面,保证切皮过程的顺利进行。如图3所示,环形圈1具备一定的宽度,以方便大拇指用力和操控。每一台手术使用新的切皮刀2,可减少反复消毒成本,减少拆装刀的人力成本,减少医务人员误损伤,减少患者皮肤误损伤,同时也方便年轻医师快速上手。
[0033]本实施方式中的切皮刀2,仅用于术前的切皮工作,因此不需要过长,本实施方式限定的切皮刀2长度保证3mm的基本长度即可,当然也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制作大于该长度的
切皮刀2,以应对不同的手术要求。由于长度固定,在切皮过程中就不会产生深浅不一的切口,可保证切口质量。而且整个装置除刀头22外都可以采用塑料类材料制作,减少成本,而且较短的刀头22也方便制作,一把正常的手术刀至少可以制作十把左右的切皮刀2,大大降低了成本。
[0034]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体的弹性件结构,该弹性件为安装在环形圈1内部的弹性钢丝3,弹性钢丝3正常状态下其弯曲的弧度小于环形圈1的内弧,其一端固定在环形圈1的圈身内,另一端与按压端21固定,并将按压端21弹向环形圈1的内部。在该状态下,切皮刀2的刀头22完全伸入通孔11内。使用时,伸入环形圈1内的大拇指通过挤压按压端21,克服弹性钢丝3的弹力,即可将另一端的刀头22推出通孔11。当手术完毕大拇指退出环形圈1后,刀头22又在弹性钢丝3的弹性作用下,伸入通孔11内,完全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0035]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保证切口的长度精准,还设置有配套的滑轨4,滑轨4基本上是一个长方形的框架41,在框架41的内部留有刀头22移动的切口空隙42。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手术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弹性的环形圈(1),在环形圈(1)的一侧设置有通孔(11),在通孔(11)内安装有刀头(22)朝向环形圈(1)外部的切皮刀(2),切皮刀(2)的刀头(22)被弹性件压缩在通孔(11)的内部,刀头(22)另一端的按压端(21)伸入环形圈(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安装在所述环形圈(1)内部的弹性钢丝(3),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环形圈(1)的圈内,另一端与所述按压端(21)固定,并将所述按压端(21)弹向所述环形圈(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皮刀(2)的刀头(22)长度至少大于或等于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手术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4),滑轨(4)包括长方形的框架(41),和位于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亮强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