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362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筛选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包括筛选箱,所述筛选箱的内部开设有筛选腔与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内部设置有轨道,且轨道上滑动安装有收集筒,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橡胶颗粒通过进料通道倒入筛选箱中,橡胶颗粒会直接掉落在第一筛选板上,通过第一电机的工作,第一电机会带动转动轮做圆周运动,这样转动轮会通过圆弧槽带动第一活动块做上下规律移动,第一活动块运动时会通过第二连接柱与活动连接轴带动第一筛选板上下振动,进而将第一筛选板上的符合要求的橡胶进行筛选出来,并通过第一筛选板继续落在第二筛选板上,而不符合规格的橡胶颗粒将会通过第一下料通道排出。通过第一下料通道排出。通过第一下料通道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筛选装置
,具体为一种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早期的橡胶是取自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而橡胶的结构分为线型结构、支链结构及交联结构,线型结构是未硫化橡胶的普遍结构,由于分子量很大,无外力作用下,大分子链呈无规卷曲线团状,当外力作用,撤除外发泡橡胶海绵力,线团的纠缠度发生变化,分子链发生反弹,产生强烈的复原倾向,这便是橡胶高弹性的由来;支链结构为橡胶大分子链的支链的聚集,形成的凝胶;交联结构是由线型分子通过一些原子或原子团的架桥而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随着硫化历程的进行,这种结构不断加强,这样,链段的自由活动能力下降,可塑性和伸长率下降,强度,弹性和硬度上升,压缩永久变形和溶胀度下降,由于橡胶的结构特性,使得废弃橡胶的处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0003]橡胶混凝土在制备前,一般多是将橡胶直接倒入混凝土中,但是橡胶中存在一些杂质,例如塑料、绒毛等杂质,没有进行清除。
专利技术内容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包括筛选箱,所述筛选箱的内部开设有筛选腔与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内部设置有轨道,且轨道上滑动安装有收集筒,所述筛选箱的两侧外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第一调节箱,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振动气缸,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筛选腔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收集框、第二调节箱、活动连接轴与鼓风机,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调节箱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筛选板,所述活动连接轴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筛选板,所述筛选箱的顶端内壁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料通道,所述收集框位于收集筒的上方,且收集框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第二下料通道。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筛选板位于第二筛选板的上方,所述第一筛选板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等间距的第一下料通孔,所述第二筛选板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等间距的第二下料通孔,且第一下料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下料通孔的孔径。
[0008]优选的,所述筛选箱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一下料通道,所述第一筛选板的一端贯穿通过第一下料通道,且第一筛选板伸出第一下料通道部分开设有斜面坡。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调节腔,所述第一调节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外侧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动板与第一复位弹簧,且第一滑动板与第一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柱,且第一伸缩柱贯穿伸出第一调节箱的底端并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第一活动块之间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块的底端开设有与转动轮相匹配的圆弧槽,所述转动轮通过圆弧槽与第一活动块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块的侧边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与第一筛选板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箱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外侧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二滑动板与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滑动板的顶端与第二复位弹簧固定连接,且第二滑动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柱,所述第二伸缩柱的底端与第二筛选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箱的底端内壁贯穿开设有与第二伸缩柱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通孔,且第二伸缩柱的与筛选箱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筛选板的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振动气缸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柱贯穿伸出筛选箱的内壁,所述筛选箱的内壁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连接柱相匹配的第一滑动通孔,且第二筛选板与第一连接柱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的宽度大于第一滑动通孔的宽度。
[0014]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将橡胶颗粒通过进料通道倒入筛选箱中,橡胶颗粒会直接掉落在第一筛选板上,通过第一电机的工作,第一电机会带动转动轮做圆周运动,这样转动轮会通过圆弧槽带动第一活动块做上下规律移动,第一活动块运动时会通过第二连接柱与活动连接轴带动第一筛选板上下振动,进而将第一筛选板上的符合要求的橡胶进行筛选出来,并通过第一筛选板继续落在第二筛选板上,而不符合规格的橡胶颗粒将会通过第一下料通道排出。
[0017]2、该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鼓风机会将遗留在第一筛选板上的不符合的橡胶颗粒吹向第一下料通道,方便清理第一筛选板上杂质橡胶颗粒,而且还可以将橡胶颗粒中的存在的轻绒毛杂质吹出,增加橡胶颗粒的质量。
[0018]3、该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通过振动气缸带动第一连接柱振动,从而带动第二筛选板上橡胶颗粒振动,使得符合的橡胶颗粒通过第二筛选板并从第二下料通道通向收集筒,而且第一连接柱上的防护板,会防止橡胶颗粒从第一滑动通孔中流出,达到橡胶颗粒的收集,避免不符合要求的橡胶的混入,提高橡胶混凝土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左侧立体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右侧立体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筛选箱正面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筛选板与活动连接轴连接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动轮与第一活动块连接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调节箱内部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筛选板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调节箱内部图。
[0028]图中:1、筛选箱;2、收集槽;3、收集筒;4、第一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6、第一调节箱;7、进料通道;8、振动气缸;9、第一滑动通孔;10、第一电机;11、第一活动块;12、第一连接柱;13、转动轮;14、第一下料通道;15、第一筛选板;16、斜面坡;17、收集框;18、第二筛选板;19、第二调节箱;20、活动连接轴;21、鼓风机;22、第二连接柱;23、第一伸缩柱;24、第一固定柱;25、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包括筛选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箱(1)的内部开设有筛选腔与收集槽(2),所述收集槽(2)的内部设置有轨道,且轨道上滑动安装有收集筒(3),所述筛选箱(1)的两侧外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与第一调节箱(6),所述第一安装板(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振动气缸(8),所述第二安装板(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筛选腔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收集框(17)、第二调节箱(19)、活动连接轴(20)与鼓风机(21),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调节箱(19)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筛选板(18),所述活动连接轴(2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筛选板(15),所述筛选箱(1)的顶端内壁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料通道(7),所述收集框(17)位于收集筒(3)的上方,且收集框(17)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第二下料通道(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选板(15)位于第二筛选板(18)的上方,所述第一筛选板(15)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等间距的第一下料通孔,所述第二筛选板(18)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等间距的第二下料通孔,且第一下料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下料通孔的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箱(1)靠近第二安装板(5)的一侧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一下料通道(14),所述第一筛选板(15)的一端贯穿通过第一下料通道(14),且第一筛选板(15)伸出第一下料通道(14)部分开设有斜面坡(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混凝土制备前废弃橡胶的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箱(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调节腔,所述第一调节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24),所述第一固定柱(24)的外侧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动板(25)与第一复位弹簧(26),且第一滑动板(25)与第一复位弹簧(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松杜和赞卜宜顺张松涛庞建勇鹿宇周长伟唐雨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