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切波和准静态复合弹性成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349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切波和准静态复合弹性成像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先对目标区域进行预扫描,得到粗略比对关系曲线,然后进行实时扫描,对粗略比对关系曲线进行优化校正得到准确比对关系曲线,最后根据大区域的实时弹性相对值计算出大区域的实时剪切模量,实现准确的实时弹性成像。有益效果在于:结合准静态和单点剪切波两种弹性成像方式的优点,达到成像区域大、帧率高且测量结构为准确剪切模量的成像效果,有效提高弹性成像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采用电动推动装置对探头进行驱动的方式,提高探头进行准静态成像时对诊断部位施加压力的稳定性,不仅便于医生的操作,同时减少人为施加压力产生的误差。同时减少人为施加压力产生的误差。同时减少人为施加压力产生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切波和准静态复合弹性成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剪切波和准静态复合弹性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弹性成像是利用病变组织和周围组织不同硬度的特性,对组织施加一个静态或动态的压力,利用超声成像方法间接或直接得到组织内部的弹性模量等相关信息,弹性成像是目前用来诊断乳腺、甲状腺或者肝脏是否有病变组织的基本检查方法。根据力学激励方式不同,现有的弹性成像方式主要分为两类:准静态弹性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准静态弹性成像方法只是受力前后组织弹性模量对比的反映,只是个相对值无法定性计算组织的弹性模量,且成像效果受操作者的个人经验、施加压力的大小等因素影响很大,重复性较差。单点剪切波弹性成像虽然测量结果为剪切模量,测量结果可靠且重复性较好,但是其可测量区域很小,临床诊断局限性较大。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由于成像区域较大的缘故,其激励次数较多且硬件条件约束较大,所以导致剪切波弹性成像速度慢,帧频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切波和准静态复合弹性成像方法,以达到成像区域大、帧率高,且弹性成像结果为真实值的效果。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剪切波和准静态复合弹性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对受检者进行预扫描;先对受检者的目标区域进行一次二维剪切波成像,得到目标区域组织的真实剪切模量作为定标,然后再进行一次准静态成像,利用准静态成像结果计算出目标区域组织弹性相对值,并对目标区域分割为多个子区域并编码,结合两次在目标区域的成像数值,得到受检者目标区域组织在各个子区域的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的粗略比对关系曲线。
[0005]S02、对受检者进行正式的实时扫描;通过探头对受检部位施加固定频率波动的按压力进行准静态成像,并在相邻两次按压力之间留有压力为零的空白时间段,在空白时间段期间,探头发射剪切波进行单点剪切波成像,分别得到受检部位实时的大区域组织弹性相对值和小区域组织剪切模量。
[0006]S03、利用步骤S02得到的受检部位实时的大区域组织弹性相对值和小区域组织剪切模量,对步骤S01得到的受检者目标区域组织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的粗略比对关系曲线进行实时优化校正得到受检部位实时的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的精准比对关系曲线。
[0007]S04、以步骤S02中得到的大区域组织弹性相对值为输入,利用步骤S03中得到的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的精准比对关系曲线,计算得到大区域的剪切模量,从而实现大区域的准确弹性成像。
[0008]具体的,上述步骤S01和步骤S02中进行准静态成像时,利用电动推动装置对探头
进行往复驱动,使探头对受检部位施加固定频率的按压力。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准静态和单点剪切波两种弹性成像方式进行复合成像,以达到成像区域大、帧率高且测量结构为准确剪切模量的成像效果,有效提高弹性成像的质量和效率,便于医生操作并进行快速诊断;同时采用电动推动装置对探头进行驱动的方式,提高探头进行准静态成像时对诊断部位施加压力的稳定性,不仅便于医生的操作,同时减少人为施加压力产生的误差。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实施例中剪切波和准静态复合弹性成像方法的流程图;附图2为实施例中步骤S02中,探头对受检部位施加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参照图1

2,一种剪切波和准静态复合弹性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对受检者进行预扫描;先对受检者的目标区域进行一次二维剪切波成像,得到目标区域组织的真实剪切模量作为定标,然后再进行一次准静态成像,利用准静态成像结果计算出目标区域组织弹性相对值,并对目标区域分割为多个子区域并编码,结合两次在目标区域的成像数值,得到受检者目标区域组织在各个子区域的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的粗略比对关系曲线。通过对目标区域分割为多个子区域并编码,可以使各个子区域的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并按照各个子区域的编码对形成一一对应关系的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进行排序,可以对已形成一一对应关系的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进行曲线的拟合,从而得到在各个子区域的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的粗略比对关系曲线,同时便于后续对各个子区域实时的剪切模量进行计算并快速确定其位置。
[0012]S02、对受检者进行正式的实时扫描;通过探头对受检者目标区域内的受检部位施加固定频率波动的按压力进行准静态成像,并在相邻两次按压力之间留有压力为零的空白时间段,在空白时间段期间,探头发射剪切波进行单点剪切波成像,分别得到受检部位实时的大区域组织弹性相对值和小区域组织剪切模量。附图2为探头对受检部位施加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当压力为零即为空白时间段。在进行准静态成像时,对受检部位施加的固定频率波动的按压力中,该固定频率是指对受检部位施加的按压力的频率保持稳定,由于不同医生在进行准静态成像时操作习惯的不同,以及受检部位不同,按压力的频率也会不同,该固定频率波动的按压力可以根据医生操作需求对频率进行常规的调整,按压力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0013]S03、利用步骤S02得到的受检部位实时的大区域组织弹性相对值和小区域组织剪切模量,对步骤S01得到的受检者目标区域组织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的粗略比对关系曲线进行实时优化校正得到受检部位实时的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的精准比对关系曲线。在进行实时扫描时,由于采用单点剪切波成像,其成像区域较小,因此在实时扫描时,将单点剪切波成像所获得实时的剪切模量以及其成像所在的子区域在准静态成像时获得的实时的弹性相对值添加到步骤S01进行预扫描所获得的数据中,重新进行曲线拟合,以得到更准确的精准比对关系曲线,并在持续一段时间的实时扫描后,该精准比对关系曲线更为准确,其所得到的成像结果更为准确。
[0014]S04、以步骤S02中得到的大区域组织弹性相对值为输入,利用步骤S03中得到的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的精准比对关系曲线,计算得到大区域的剪切模量,从而实现大区域的准确弹性成像。
[0015]具体的,上述步骤S01和步骤S02中进行准静态成像时,利用电动推动装置对探头进行往复驱动,使探头对受检部位施加固定频率的按压力。上述的电动推动装置可以为电动推杆,电动推动装置通过与探头的手柄连接对探头进行往复驱动,同时,为了便于实现对探头施加在受检部位的压力进行控制,可以在电动推动装置与探头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探头施加在受检部位上的压力,从而控制电动推动装置驱动探头下压的距离对压力进行控制。
[0016]当然,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专利技术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切波和准静态复合弹性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01、对受检者进行预扫描;先对受检者的目标区域进行一次二维剪切波成像,得到目标区域组织的真实剪切模量作为定标,然后再进行一次准静态成像,利用准静态成像结果计算出目标区域组织弹性相对值,并对目标区域分割为多个子区域并编码,结合两次在目标区域的成像数值,得到受检者目标区域组织在各个子区域的剪切模量和弹性相对值的粗略比对关系曲线;S02、对受检者进行正式的实时扫描;通过探头对受检部位施加固定频率波动的按压力进行准静态成像,并在相邻两次按压力之间留有压力为零的空白时间段,在空白时间段期间,探头发射剪切波进行单点剪切波成像,分别得到受检部位实时的大区域组织弹性相对值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来范列湘王煜李斌吴钟鸿邱浩淼魏钟云蔡泽杭康宇强陈培峰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