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3136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雨水收集领域,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收集箱和收集过滤机构,收集过滤机构包括收集单元和过滤连通单元,其中过滤连通单元包括连通管、连通块、控制块和过滤器,连通管的底部固定于收集孔内侧,连通块固定于连通管内侧底部,且连通块的中心开设有连通孔,控制块滑动配合于连通管内,且控制块的周向开设有若干均布的连通槽,控制块的底面为中心低四周高的圆锥面,且控制块的底部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凸台,凸台底部抵接在连通块上,过滤器固定于连通管内侧顶部;通过雨水在控制块与连通块之间间隙的堆积量,从而使控制块相对于连通块上升和下降从而自发的完成对连通孔的开启和封闭,从而提高收集箱的锁水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雨水收集
,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球上的水资源尽管数量巨大,但是能供人们日常使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特别是随着人口增长以及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故而对水资源的收集以及重复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种重要手段。
[0003]公开号为CN2161302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水过滤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收集盘、导水管、弹性机构、滤网、漂浮块,收集箱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收集盘设置于收集箱正上方,收集盘底部中心处连通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竖直穿过通孔并向下延伸,导水管底部设置有漂浮块,导水管靠近漂浮块的一端开设有疏水孔,收集箱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由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连接管、弹簧组成,第二支撑板设置于箱体顶部,连接管竖直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第一支撑板设置于连接管顶部,弹簧设置于连接管内,且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滤网侧边等距设置有四个挂扣,四个挂扣均挂靠在收集盘侧壁上。
[0004]上述方案通过将滤网挂扣挂靠在收集盘上,可以减少承接雨水时,落叶等杂物进入收集箱,且通过导水管、漂浮块和刻度线的设置,让使用者能够通过观察刻度线来判断收集箱内的水位高低,且通过弹性机构的设置能够防止收集盘在排水下坠时碰撞损坏。
[0005]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方案由于疏水孔不能自主开启与关闭,故而在未对雨水收集时,收集箱内的水可通过疏水孔蒸发至外界中,即上述方案中收集箱的锁水能力差,不能对收集到的水资源进行良好的保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方案中收集箱锁水能力差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
[0008]收集箱,收集箱顶部开设有收集孔,收集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固定有控制阀;
[0009]收集过滤机构,收集过滤机构包括收集单元和过滤连通单元,其中
[0010]过滤连通单元包括连通管、连通块、控制块和过滤器,连通管的底部固定于收集孔内侧,连通块固定于连通管内侧底部,且连通块的中心开设有连通孔,控制块滑动配合于连通管内,且控制块的周向开设有若干均布的连通槽,控制块的底面为中心低四周高的圆锥面,且控制块的底部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凸台,凸台底部抵接在连通块上,过滤器固定于连通管内侧顶部;
[0011]收集单元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且收集单元安装于连通管顶部,且与连通管连通。
[0012]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
[0013]1.通过收集箱以及收集过滤机构对雨水进行收集,从而完成对水资源的收集,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排水管和控制阀的设置便于人们取出收集箱中的储水。
[0014]2.因连通管固定于收集箱顶部,且连通块固定于连通管底部,故而雨水需通过连通管以及连通块中心的连通孔进入收集箱内部,且由于控制块的凸台抵接在连通孔上方,故而雨水进入连通管后需通过控制块周向的连通槽进入控制块与连通块之间的间隙处,待雨水填充满间隙后,由于雨水浮力的存在使控制块上浮,从而使控制块底部的凸台离开连通孔,从而使雨水能够进入到收集箱内部,且雨水量减少后,雨水不足以支撑控制块浮动,此时凸台下降抵接在连通块上,从而完成对收集箱内部的封闭。
[0015]3.通过雨水量的自动调节控制块的位置,从而实现控制块的自动开启与关闭收集箱,使得在非雨天时,收集箱内部与外界隔绝,从而降低了收集箱内部的水蒸发,使得收集箱的锁水能力得到提升。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过滤器包括过滤壳,及设置于过滤壳内的过滤结构。
[0017]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过滤结构包括活性炭和锰砂,能够对雨水进行吸附净化,从而使雨水中的微生物含量减少,使雨水的洁净度提高,防止了因雨水内的杂质以及微生物含量较高,导致收集箱储存雨水一段时间后,收集箱内部资深较多病菌。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控制块的顶部为中心高四周低的圆锥面。
[0019]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因控制块的顶部为中心高四周低的圆锥面,故而雨水进入连通管后且位于控制块表面时,因控制块顶部的中心高四周低,故而雨水不会堆积在控制块中心处,而是会通过斜面进入连通槽以及控制块与连通块之间的间隙中,从而使雨水不会加大控制块的重量。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通块的顶部为中心低四周高的圆锥面。
[0021]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因连通块的顶部为中心低四周高的圆锥面,使得连通孔上表面的斜度与控制块下表面的斜度平行,从而减小了连通块与控制块之间的间隙,使较少的雨水便能充满间隙,从而使控制块浮动打开连通孔。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收集单元包括收集盘和过滤网,收集盘固定于连通管顶部且与连通管连通,过滤网挂接在收集盘内侧顶部。
[0023]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收集盘用于对雨水收集并导向连通管,雨水通过连通管进入收集箱内部,且过滤网的设置能够过滤掉树叶等大型杂质,且挂接的方式方便使用者后续对收集盘进行清洁维护
[002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收集盘的内底面为中心低四周高的圆锥面。
[0025]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因收集盘的上表面为中心低四周高的圆锥面,故而再对雨水进行收集时,雨水滴落在收集盘上表面后会自发的流向收集盘的中心处,且收集盘的中心与连通管连通,故而雨水能够自发的通过连通管进入收集箱内部。
[002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计量管,计量管固定于收集箱的外侧壁上,且计量管的上下两端均与收集箱的内部连通。
[0027]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因计量管的上下两端与收集箱内部连通,故而计量管内与收集箱内部没有气压差,故而计量管与收集箱构成连通器,能够通过观察计量管的水位判断收集箱内部的储水量。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图;
[0029]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30]图3为图2中控制块的仰视图;
[0031]图4为图2中连通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01、收集箱;102、收集孔;103、排水管;104、控制阀;201、连通管;202、连通块;203、连通孔;204、控制块;205、连通槽;206、凸台;207、过滤器;301、收集盘;302、过滤网;4、计量管。
[0034]实施例:
[0035]如附图1

4所示,本技术公布了一种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收集箱101、计量管4和收集过滤机构,
[0036]收集箱101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收集孔102,收集箱101的右侧壁上设置排水管103,排水管103上固定有控制阀1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顶部开设有收集孔,所述收集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固定有控制阀;收集过滤机构,所述收集过滤机构包括收集单元和过滤连通单元,其中所述过滤连通单元包括连通管、连通块、控制块和过滤器,所述连通管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收集孔内侧,所述连通块固定于所述连通管内侧底部,且所述连通块的中心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控制块滑动配合于所述连通管内,且所述控制块的周向开设有若干均布的连通槽,所述控制块的底面为中心低四周高的圆锥面,且所述控制块的底部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凸台,所述凸台底部抵接在所述连通块上,所述过滤器固定于所述连通管内侧顶部;所述收集单元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且所述收集单元安装于所述连通管顶部,且与所述连通管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元道园林景观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