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272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3
本申请涉及一种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其包括机架;聚气管,竖直设置在机架上;负压引气机构,与聚气管相连接,用于让空气从聚气管的管壁引入聚气管的内侧中;喷淋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在空气进入聚气管后,喷淋机构用于喷洒水雾在聚气管内;污水容纳箱,设置在机架上,污水容纳箱与聚气管的下端相连通。本申请具有让除尘装置不会淋湿地面还能便于使用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除尘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具体的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而建筑施工加工地等粉尘较多,施工人员在进行加工时,较多的粉尘会通过呼吸进入肺部,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所以在施工现场通常还会有除尘装置。
[0003]相关技术中,除尘装置可以为除尘雾炮机或者除尘风机,其中除尘雾炮机是利用水泵加压、喷嘴雾化,再由风机装置将细小的雾粒推送至较远的距离,细小的雾滴与颗粒大小差不多的粉尘结合,增加粉尘湿度后下落,从而达到降尘的目的;除尘风机是利用含尘空气经吸尘罩、风管、进风口进入到除尘设备内,因气流突然拓张,流速骤然降低,大粒径粉末在其自重作用下从含尘空气中分离而沉降至盛灰抽屉中,其余尘粒由于滤芯的筛滤、碰撞、钩挂、静电等作用被滞留于滤芯外壁,净化后的空气有风机经出口排出。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其一,因除尘雾炮机是通过水雾进行降尘的,所以施工场地容易被淋湿,从而会让施工人员不便于行走;其二,因除尘风机在工作时小粒径粉尘会滞留在滤芯上,所以在使用时便需要对滤芯进行清洁或者更换,从而会让除尘装置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让除尘装置不会淋湿地面,也能便于使用,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除尘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除尘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包括:机架;聚气管,竖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负压引气机构,与所述聚气管相连接,用于让空气从所述聚气管的管壁引入所述聚气管的内侧中;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在空气进入所述聚气管后,所述喷淋机构用于喷洒水雾在所述聚气管内;污水容纳箱,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污水容纳箱与所述聚气管的下端相连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除尘装置工作时,先通过负压引气机构将外部空气引入聚气管中,待空气进入聚气管后,接着通过喷淋机构将水雾释放在聚气管中,以与粉尘相结合,然后粉尘和水从聚气管的下端混合进入污水容纳箱中,最后污水容纳箱内的污水可以选择在除尘装置完全工作结束再进行排放,也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多次排放,以能够容纳
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即可,相比于除尘雾炮机以及除尘风机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一方面,空气会被引至装置附近再与水雾相结合,从而不易造成地面大面积淋湿,进而便于施工场地的工作人员行走,另一方面,是通过水雾来进行除尘的,所以滤网或者滤芯等结构不易快速粘附粉尘,从而便不需要对滤网或滤芯结构进行清洁或更换,进而也便于使用除尘装置。
[0008]优选的,所述负压引气机构包括:负压形成管,一端与所述聚气管连通连接;工作风机,设置在所述负压形成管远离所述聚气管的一端上,所述工作风机用于在所述负压形成管内产生流向所述聚气管的气流;进气管,一端与所述负压形成管连通连接,另一端用于连通外部空气。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直接添加风机来将空气抽入聚气管中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在工作风机启动时,负压形成管内会形成流向聚气管的气流,此时进气管会处于负压状态,以使空气流入进气管中,从而在达到让空气流入聚气管中的同时能让工作风机的内部不易进入大量的粉尘。
[0010]优选的,所述进气管整体分为输出部、主输入部以及辅输入部,所述输出部与所述负压形成管连通连接;所述主输入部与所述输出部远离所述负压形成管的一端同轴连通连接;所述辅输入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辅输入部的一端与所述输出部远离所述负压形成管的一端连通连接,所述辅输入部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气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辅输入部与外部空气之间的通断。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粉尘所处的范围较大时,可以通过进气控制阀打开多个辅输入部,此时空气可以同时进入主输入部以及辅输入部,从而能够将较大范围内的空气吸入聚气管中,以提升除尘效率;而在粉尘所处的范围较小时,可以通过进气控制阀关闭多个辅输入部,只需让主输入部对准要处理的区域,以使负压引气机构所产生的压力差,能更快速地将要处理区域的空气引入聚气管中,以此提升该种情况下的除尘效率。
[0012]优选的,所述辅输入部远离所述输出部一端的管壁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控制阀包括阀盖以及控制驱动件,所述阀盖螺纹套设在所述辅输入部远离所述输出部的一端上;所述控制驱动件与所述阀盖相连接,用于转动所述阀盖来打开所述进气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进气控制阀的结构形式为球阀或者蝶阀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其一,气体通断是通过转动阀盖来打开或关闭进气孔实现的,所以粉尘不易堵塞进气控制阀的内部构造;其二,当要对除尘装置进行清洁时,可以先解除阀盖与控制驱动件之间的连接,接着再转动阀盖,以将阀盖从辅输入部上拆下,从而便于对辅输入部进行清洁工作。
[0014]优选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清水容纳箱、引水管以及喷头,所述清水容纳箱设置在所述污水容纳箱的上表面上;所述引水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引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清水容纳箱连通连接,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清水容纳箱相对的两端上;所述喷头连接在每个所述引水管远离所述清水容纳箱的一端上;所述聚气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聚气管分别与两个所述喷头对应设置;所述污水容纳箱与所述清水容纳箱之间设置有净化循环机构,所述净化循环机构用于将净化后的污水输送回所述清水容纳箱中。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清水容纳箱、引水管以及喷头,实现将水雾
喷洒在聚气管中的目的;另一方面,污水容纳箱中的污水可以通过净化循环机构的处理后,将清水送回清水容纳箱中,从而能让除尘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节约水资源。
[0016]优选的,所述净化循环机构包括:药剂网盒,设置在所述污水容纳箱中,所述药剂网盒内装载有絮凝剂,用于让粉尘凝聚成胶体;滤管,竖直设置在所述污水容纳箱中,用于让水渗透入所述滤管的内侧;循环管,一端与所述滤管的内侧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清水容纳箱相连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污水进入污水容纳箱中,先被药剂网盒中的絮凝剂进行处理,以使粉尘凝聚成胶体形状,接着水通过渗透的方式进入滤管的内侧,以使粉尘滞留在滤管的外侧区域,然后循环管再从滤管的内侧将清水引至清水容纳箱中,从而便达到循环使用水的目的。
[0018]优选的,所述污水容纳箱包括主体部、箱门部以及辅助遮挡部,所述主体部呈管状,所述主体部的管口水平设置,所述主体部供所述净化循环机构设置;所述箱门部在所述主体部的每个管口处设置有一个,所述箱门部与所述主体部相铰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主体部的管口;所述辅助遮挡部在每个所述箱门部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辅助遮挡部位于所述箱门部水平方向的两端上,在所述箱门部打开所述主体部的管口时,所述辅助遮挡部用于防止水从所述箱门部水平方向的两端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聚气管(2),竖直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负压引气机构(3),与所述聚气管(2)相连接,用于让空气从所述聚气管(2)的管壁引入所述聚气管(2)的内侧中;喷淋机构(4),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在空气进入所述聚气管(2)后,所述喷淋机构(4)用于喷洒水雾在所述聚气管(2)内;污水容纳箱(5),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污水容纳箱(5)与所述聚气管(2)的下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气机构(3)包括:负压形成管(31),一端与所述聚气管(2)连通连接;工作风机(32),设置在所述负压形成管(31)远离所述聚气管(2)的一端上,所述工作风机(32)用于在所述负压形成管(31)内产生流向所述聚气管(2)的气流;进气管(33),一端与所述负压形成管(31)连通连接,另一端用于连通外部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3)整体分为输出部(331)、主输入部(332)以及辅输入部(333),所述输出部(331)与所述负压形成管(31)连通连接;所述主输入部(332)与所述输出部(331)远离所述负压形成管(31)的一端同轴连通连接;所述辅输入部(33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辅输入部(333)的一端与所述输出部(331)远离所述负压形成管(31)的一端连通连接,所述辅输入部(333)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气控制阀(6),用于控制所述辅输入部(333)与外部空气之间的通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输入部(333)远离所述输出部(331)一端的管壁设置有进气孔(334);所述进气控制阀(6)包括阀盖(61)以及控制驱动件(62),所述阀盖(61)螺纹套设在所述辅输入部(333)远离所述输出部(331)的一端上;所述控制驱动件(62)与所述阀盖(61)相连接,用于转动所述阀盖(61)来打开所述进气孔(33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绿色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4)包括清水容纳箱(41)、引水管(42)以及喷头(43),所述清水容纳箱(41)设置在所述污水容纳箱(5)的上表面上;所述引水管(4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引水管(42)的一端与所述清水容纳箱(41)连通连接,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清水容纳箱(41)相对的两端上;所述喷头(43)连接在每个所述引水管(42)远离所述清水容纳箱(41)的一端上;所述聚气管(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聚气管(2)分别与两个所述喷头(43)对应设置;所述污水容纳箱(5)与所述清水容纳箱(41)之间设置有净化循环机构(7),所述净化循环机构(7)用于将净化后的污水输送回所述清水容纳箱(41)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际建设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