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250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及系统,包括承台和转体上转盘,承台和转体上转盘铰接,所述承台和转体上转盘之间分别设有位移传感器、倾覆撑脚机构和千斤顶传感机构;倾覆撑脚机构连接在转体上转盘,且与承台对应滑动支撑,千斤顶传感机构的底部连接在承台上,千斤顶传感机构的顶部接触并支撑转体上转盘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千斤顶传感机构进行升力加载,具体加载数值通过荷载传感器进行记录,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仪中,同时位移传感器将测得的位置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仪中,将数据采集仪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系统,将荷载值与位移值在数据分析模块中进行运算,从而精确计算转体结构的不平衡力矩和摩阻力矩。矩和摩阻力矩。矩和摩阻力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体桥梁平衡称重的
,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速铁路、公路的建设,国内相继出现一大批跨越既有线路的大型桥梁,转体施工作为一种成熟的施工方法,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具有施工速度快、对既有线运营干扰小、安全可靠等诸多优势。
[0003]转体施工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将半桥预制完成,在转体前需要进行称重试验,由于其重心不能保证在旋转轴心,因此需要计算在转体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力矩Mg、摩阻力矩Mz,进而推算出摩阻系数,为转体结构安全稳定的转体提供理论依据。
[0004]目前对于转体结构防倾覆系统主要采用固定的撑脚加滑道的形式,撑脚与滑道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且称重试验主要由人工进行操作,需要配合机械百分表进行观察,这种情况存在以下缺点:通过人工观察百分表,在位移突变时,停止对千斤顶进行加载,此时存在反馈慢的情况,梁体已经达到临界条时千斤顶还在加载,影响试验数值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观察百分表,存在反馈慢的情况,影响试验数值的精准度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包括承台和转体上转盘,承台和转体上转盘铰接,所述承台和转体上转盘之间分别设有位移传感器、倾覆撑脚机构和千斤顶传感机构;倾覆撑脚机构连接在转体上转盘,且与承台对应滑动支撑,千斤顶传感机构的底部连接在承台上,千斤顶传感机构的顶部接触并支撑转体上转盘的底部。
[0007]所述承台和转体上转盘之间设有球铰,承台和转体上转盘通过球铰连接;转体上转盘底部与倾覆撑脚机构顶部连接。
[0008]所述承台和转体上转盘之间由内及外依次设有千斤顶传感机构、倾覆撑脚机构和位移传感器。
[0009]所述转体上转盘底部均布至少两个倾覆撑脚机构。所述倾覆撑脚机构包括预埋板,预埋板顶部与转体上转盘连接,预埋板底部连接有撑脚主体,撑脚主体底部连接有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底部设有撑脚固定块,框架结构与撑脚固定块之间设有橡胶垫,撑脚固定块上设有滑块。所述承台顶部上设有凹型滑道,凹型滑道与滑块滑动配合。
[0010]所述承台顶部均布至少两个千斤顶传感机构。所述千斤顶传感机构包括千斤顶,千斤顶顶部设有荷载传感器,千斤顶底部设有千斤顶控制器。所述承台上设有至少两个位移传感器。
[0011]一种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系统,包括上述的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所述荷载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连接有数据采集仪,千斤顶控制器和数据采集仪分别连接至数据处理系统。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千斤顶传感机构进行升力加载,具体加载数值通过千斤顶传感机构上的荷载传感器进行记录,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仪中,同时位移传感器将测得的位置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仪中,将数据采集仪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系统,根据实际工况在将需要采取启停操作的信号发送至千斤顶控制器,利用千斤顶控制器来控制千斤顶加载升力的大小,将某一状态下的荷载值与位移值在数据分析模块中进行运算,从而计算出转体结构的不平衡力矩和摩阻力矩,避免了在位移突变时,停止对千斤顶进行加载,此时存在反馈慢的情况,当梁体已经达到临界条时,千斤顶停止加载,大大提高了试验数值的精准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观察百分表,存在反馈慢的情况,影响试验数值的精准度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倾覆撑脚机构和凹型滑道舍弃了传统的模式,倾覆撑脚机构和凹型滑道滑动配合,倾覆撑脚机构和凹型滑道之间的间隙大大减小,避免了由于撑脚与滑道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隙,会导致桥梁在托架后产生一定倾斜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倾覆撑脚机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千斤顶传感机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模式一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模式二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模式三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模式四示意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
[0023]图中:1、球较;2、承台;3、位移传感器;31、第一位移传感器;32、第二位移传感器;33、第三位移传感器;34、第四位移传感器;4、倾覆撑脚机构;41、预埋板;42、撑脚主体;43、橡胶垫;44、框架结构;45、撑脚固定块;46、滑块;5、千斤顶传感机构;51、千斤顶;52、荷载传感器;53、千斤顶控制器;54、第一千斤顶传感机构;55、第二千斤顶传感机构;56、第三千斤顶传感机构;57、第四千斤顶传感机构;6、转体上转盘;7、凹型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一种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包括承台2和转体上转盘6,承台2和转体上转盘6铰接,所述承台2和转体上转盘6之间分别设有位移传感器3、倾覆撑脚机构4和千斤顶传感机构5;倾覆撑脚机构4连接在转体上转盘6,且与承台2对应滑动支撑,千斤顶传感机构5的底部连接在承台2上,千斤顶传感机构5的顶部接触并支撑转体上转盘6的底部。倾覆撑脚机构4对整个转体系统具有稳定作用,千斤顶传感机构5具有启停功能,位移传感器3可以测量出转体上转盘位移量。本专利技术通过千斤顶传感机构进行升力加载,具体加载数值通过荷载传感器进行记录,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仪中,同时位移传感器将测得的位置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仪中,将数据采集仪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系统,根据实际工况在将需要采取启停操作的信号发送至千斤顶控制器,利用千斤顶控制器来控制千斤顶加载升力的大小,将某一状态下的荷载值与位移值在数据分析模块中进行运算,从而计算出转体结构的不平衡力矩和摩阻力矩,避免了在位移突变时,停止对千斤顶进行加载,此时存在反馈慢的情况,当梁体已经达到临界条时,千斤顶停止加载,大大提高了试验数值的精准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观察百分表,存在反馈慢的情况,影响试验数值的精准度的技术问题。
[0026]如图2所示,所述承台2和转体上转盘6之间设有球铰1,承台2和转体上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包括承台(2)和转体上转盘(6),承台(2)和转体上转盘(6)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2)和转体上转盘(6)之间分别设有位移传感器(3)、倾覆撑脚机构(4)和千斤顶传感机构(5);倾覆撑脚机构(4)连接在转体上转盘(6),且与承台(2)对应滑动支撑,千斤顶传感机构(5)的底部连接在承台(2)上,千斤顶传感机构(5)的顶部接触并支撑转体上转盘(6)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2)和转体上转盘(6)之间设有球铰(1),承台(2)和转体上转盘(6)通过球铰(1)连接;转体上转盘(6)底部与倾覆撑脚机构(4)顶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2)和转体上转盘(6)之间由内及外依次设有千斤顶传感机构(5)、倾覆撑脚机构(4)和位移传感器(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上转盘(6)底部均布至少两个倾覆撑脚机构(4)。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覆撑脚机构(4)包括预埋板(41),预埋板(41)顶部与转体上转盘(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靖江毋存粮刘杰郑元勋黄亚飞王丁泽宋九武刘上张永张帅杰黄州李建伟户浩壮李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