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234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空腔,上方设有手柄;空腔内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电子设备腔、储水腔、过滤腔、抽水腔,电子设备腔内安装有水质监测模块,储水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口,过滤腔的底壁设有一圆孔,过滤腔内设有可拆卸的滤芯结构,右下方设有与抽水腔连通的过滤进水口,过滤进水口处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左上方设有清水出水口,清水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抽水腔的顶壁设有一通孔,抽水腔的侧壁下端设有第一进水口,抽水腔内设有连接杆,沿上下向延伸穿过通孔,上端与手柄连接,下方连接有与抽水腔的内壁面相接触的活塞,第一进水口处安装有第三单向阀,具有储水功能且净水效率高。具有储水功能且净水效率高。具有储水功能且净水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在野外便携式水质净化设备研发方面相对落后单一,现有的便携式净水装置大致是由外壳、前置粗过滤、滤芯等部件组成。简易式的如吸管状,内部为一不可更换滤芯,可直接用嘴吸出水口来饮水,也可通过在进出水口安装水瓶或水袋利用重力过滤或用手挤压进行过滤。复杂些的如打气筒状,用手动上拉下压手柄或电动水泵来提供过滤水的动力。还有的启示就是一个在出水口处安装滤芯的水壶。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或不足在于:形如吸管的滤芯不可更换,只能通过反洗延长使用寿命,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净水效果可能会越来越差;吸管状的和水壶状的要靠嘴或手压提供过滤动力,比较费力,效率不高;形如打气筒的不论是体积较大的还是体积较小的,都无储水的功能,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部分采用陶瓷滤芯的产品,在清洗后需要用砂纸打磨进行清洗以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但是陶瓷滤芯表面粗糙,用砂纸也很难完全清洗干净,且砂纸打磨可能会使其表面变得更粗糙,长此以往将会更难清洗干净,从而影响净水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便携式净水装置存在的效率低、没有储水功能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包括:
[0005]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电子设备腔、储水腔、过滤腔、抽水腔,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手柄;
[0006]所述电子设备腔内安装有水质监测模块,所述储水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过滤腔的底壁设有一圆孔,所述过滤腔内设有可拆卸的滤芯结构,所述过滤腔的右下方设有与所述抽水腔连通的过滤进水口,所述过滤进水口处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过滤腔的左上方设有清水出水口,所述清水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抽水腔的顶壁设有一通孔,所述抽水腔的侧壁下端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抽水腔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上下向延伸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抽水腔的内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一进水口处安装有第三单向阀;
[0007]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的打开方向均为由右向左。
[0008]进一步地,所述滤芯结构包括基础滤芯和多功能滤芯,所述基础滤芯和所述多功能滤芯均包括与所述过滤腔相适配的圆柱状外壳,所述多功能滤芯螺纹连接于所述基础滤芯的上方,所述圆柱状外壳内均填充有多种过滤层,所述基础滤芯的最底部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所述圆柱状外壳的底壁之间为缓冲区,所述缓冲区的右侧壁设有与所述过滤进水口连通的入水口;
[0009]其中,所述多功能滤芯的圆柱状外壳直径小于所述所述过滤腔的内径。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滤芯的过滤层自下至上一次填充有:PP棉、柱状椰壳活性炭、阳离子钠型树脂、UF超滤膜。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滤芯的过滤层自下至上依次填充有:PP棉、净水球体、UF超滤膜;
[0012]其中,所述净水球体至少包括亚硫酸钙、食品级除氯球、麦饭石、电气石净水球、托马琳球、远红外矿化球、负电位球、负离子颗粒中的一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滤芯和所述多功能滤芯的过滤层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均设有不锈钢网。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口凸设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进水口为呈圆柱状管体,所述管体外设有外螺纹,且所述第一进水口外螺纹连接有保护盖和可拆的进水管;和/或,
[0015]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外侧。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口凸设于所述壳体的顶板。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口为凸设于所述顶板的圆柱形水管,所述圆柱形水管的外壁面上凸设有第一卡扣,所述手柄远离所述连接杆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正上方,所述手柄的下表面设有一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相适配,以在所述手柄压在所述圆柱形水管上时,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相配合卡紧。
[0018]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胶垫,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进水口。
[0019]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上表面平整光滑,所述手柄的下表面呈波浪状。
[0020]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中通过增加储水腔,达到集净水储水功能于一体的目的;通过结构更复杂的滤芯,对水中的病菌、泥沙等进行过滤,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通过多种型号的多功能滤芯,达到适应不同的实际使用场景水质特点的目的;通过螺纹连接的可以更换的滤芯结构,达到降低使用成本,便于普及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2]图2是图1中俯视图;
[0023]图3是图1中的基础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1中的多功能滤芯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1壳体、2电子设备腔、3储水腔、31第一出水口、4过滤腔、41圆孔、42过滤进水口、43清水出水口、5抽水腔、51第一进水口、6手柄、61圆形凹槽、62密封胶垫、7滤芯结构、71基础滤芯、72多功能滤芯、73过滤层、74过滤板、75缓冲区、76不锈钢网、8连接杆、9活塞、10保护盖、11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7]请参考图1

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100,
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电子设备腔2、储水腔3、过滤腔4、抽水腔5,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有手柄6;所述电子设备腔2内安装有水质监测模块,所述储水腔3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口31,所述过滤腔4的底壁设有一圆孔41,所述过滤腔4内设有可拆卸的滤芯结构7,所述过滤腔4的右下方设有与所述抽水腔5连通的过滤进水口42,所述过滤进水口42处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过滤腔4的左上方设有清水出水口43,所述清水出水口43处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抽水腔5的顶壁设有一通孔,所述抽水腔5的侧壁下端设有第一进水口51,所述抽水腔5内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沿上下向延伸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接杆8的上端与所述手柄6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下方连接有活塞9,所述活塞9与所述抽水腔5的内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一进水口51处安装有第三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的打开方向均为由右向左,防止水回流。
[0028]在户外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需要从天然河流、受污染的水体中获得洁净水源时,首先将净水装置放置在水体中,使得第一进水口51没入水中,然后用另一只手握住手柄6,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电子设备腔、储水腔、过滤腔、抽水腔,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手柄;所述电子设备腔内安装有水质监测模块,所述储水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过滤腔的底壁设有一圆孔,所述过滤腔内设有可拆卸的滤芯结构,所述过滤腔的右下方设有与所述抽水腔连通的过滤进水口,所述过滤进水口处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过滤腔的左上方设有清水出水口,所述清水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抽水腔的顶壁设有一通孔,所述抽水腔的侧壁下端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抽水腔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上下向延伸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抽水腔的内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一进水口处安装有第三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的打开方向均为由右向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结构包括基础滤芯和多功能滤芯,所述基础滤芯和所述多功能滤芯均包括与所述过滤腔相适配的圆柱状外壳,所述多功能滤芯螺纹连接于所述基础滤芯的上方,所述圆柱状外壳内均填充有多种过滤层,所述基础滤芯的最底部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所述圆柱状外壳的底壁之间为缓冲区,所述缓冲区的右侧壁设有与所述过滤进水口连通的入水口;其中,所述多功能滤芯的圆柱状外壳直径小于所述过滤腔的内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滤芯的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一慧李佳乐魏浩天叶伟燕雯沈静逯瑶博谭锦谢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