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街巷生态明渠系统的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232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市街巷生态明渠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沉淀过滤系统、施工雨水和污水分流系统、施工水资源收集系统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起到降低城市内涝、改善城市微气候、提升城市景观等多重效果。提升城市景观等多重效果。提升城市景观等多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街巷生态明渠系统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资源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城市街巷生态明渠系统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持续进行,借着城市水利工程的推进,将水景和城市街巷建设结合,推进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高用水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工作,不但要让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而且要把生态明渠引入街巷,打造生态街巷明渠。
[0003]已建成的城市生态明渠问题很多,如水源问题、明渠设计问题、明渠管理问题,出现了水质恶化、滋生蚊虫病菌、产生难闻气味、水涝和干涸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城市街巷生态明渠系统的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城市街巷生态明渠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施工沉淀过滤系统:所述沉淀过滤系统包括池塘和微滤机,先埋设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再施工池塘,再施工微滤机,通过所述第一管段连通所述微滤机与市政雨水管网,通过所述第二管段连通所述池塘与所述微滤机;S2、施工雨水和污水分流系统:先施工第四管段连通住宅区、工厂区、商业区的污水与市政污水管网;再施工集中管理区,用于集中管理鱼类,具有供暖、供氧、防盗的功能,所述集中管理区包括管理间和设备间;再施工睡眠区,所述睡眠区用于提供鱼类睡眠空间,所述睡眠区包括线性水沟和明渠,所述线性水沟和明渠与侧部通过若干第五管段相连通,所述线性水沟的出口与所述池塘相连通,通过所述第三管段连通所述明渠的出口与所述池塘;再在所述明渠的顶部施工车行通道和人行通道;S3、施工水资源收集系统;水资源来自河道、溪流、自来水、地下水,所述水资源收集系统包括硝化池,所述硝化池的出口与调节池相连通,所述调节池的出口通过紫外线消毒装置与检查井相连通,所述检查井的出口与所述明渠的入口相连通,所述调节池的出口还与市政雨水管网相连通。
[0006]优选的,S1中,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均采用球墨铸铁管制作。
[0007]优选的,S1中,所述池塘的底壁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压实层、两层土工布、直径60

80mm的石块层、两层土工布、直径20

30mm的石块层、两层土工布、种植土层、水生植物籽层;所述池塘的周壁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土压实层、级配碎石层、钢筋混凝土池壁,所述钢筋混凝土池壁的外侧端设置有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内部设置有不锈钢网,所述钢筋混凝土池壁的内侧端设置有侧部花岗岩,所述钢筋混凝土池壁和侧部花岗岩的上端共同设置有顶部花岗岩。
[0008]优选的,S1中,所述微滤机的底部设置有微滤机支撑,所述微滤机和微滤机支撑均设置在微滤机机座的内部,所述微滤机机座自下而上依次为的素土压实层、级配碎石层、钢
筋混凝土机座壁、隐形井盖。
[0009]优选的,S2中,所述管理间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压实层、级配碎石层、第一钢筋混凝土墙壁,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墙壁的内侧端设置有毛面芝麻灰花岗岩,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墙壁的内部位于所述毛面芝麻灰花岗岩的上端自下而上依次为直径60

80mm的石块层、防水毯、直径20

30mm的石块层、水生植物籽,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墙壁上设置有钢丝卷帘门,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墙壁的内部设置有水质传感器、水位高度传感器和数据发射器。
[0010]优选的,S2中,所述设备间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压实层、级配碎石层、第二钢筋混凝土墙壁,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墙壁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和制氧机,所述加热器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墙壁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制氧机通过进气管与第一钢筋混凝土墙壁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为不锈钢管,所述进气管为PVC管, 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墙壁的顶部设置有隐形井盖。
[0011]优选的,S2中,所述线性水沟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压实层、级配碎石层、钢筋混凝土水沟基础、水泥砂浆层、复合树脂线性沟槽、不锈钢盖板。
[0012]优选的,S2中,所述明渠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压实层、级配碎石层、钢筋混凝土底明渠基础、毛面芝麻灰花岗岩渠壁,所述毛面芝麻灰花岗岩渠壁的外侧端设置有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外侧端设置有防水毯,所述毛面芝麻灰花岗岩渠壁的内部设有水生植物籽和水位高度传感器,所述毛面芝麻灰花岗岩渠壁通过第五管段与所述复合树脂线性沟槽相连通,所述第五管段为PVC管。
[0013]优选的,S3中,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压实层、级配碎石层,第三钢筋混凝土墙壁,所述第三钢筋混凝土墙壁的内侧端设置有水泥砂浆层,所述第三钢筋混凝土墙壁的内部设置有机箱支架,所述机箱支架上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连通所述调节池与所述检查井,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紫外线消毒器,所述紫外线消毒器具有控制阀,所述第三钢筋混凝土墙壁的顶部设置有隐形盖板。
[0014]优选的,S3中,所述检查井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压实层、级配碎石层、钢筋混凝土井壁,所述钢筋混凝土井壁的顶部设置有隐形盖板。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城市街巷生态明渠系统的施工方法,通过建设生态明渠,将城市内部的道路、绿地、地下水、广场、人行道等硬质地面上的雨水收集、过滤、净化,使之成为可供、鱼类、植物生长和景观水体使用的资源水,同时还能够起到降低城市内涝、改善城市微气候、提升城市景观等多重效果。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水资源收集系统引入合格水源,同时考虑到了滞洪和补充水源的问题;雨水和污水分流系统,将污水全部送入到市政污水管中,确保不污染生态明渠;提出一套生态明渠系统,将雨水沟和明渠结合,既能满足生态循环要求的水渠,又能满足人行、车行、观赏鱼生存条件等功能;通过沉淀过滤系统,将复合水质要求的水排入市政雨水管道,避免水质恶化、滋生蚊虫病菌、产生难闻气味、水涝和干涸等现象。
[0017]3、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成熟,厂家加工,现场装配式施工,节省了大量工程费用和施工时间,实现了快速施工。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池塘和微滤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集中管理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线性水沟和明渠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紫外线消毒装置和检查井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池塘;2、微滤机;3、第一管段;4、第二管段;5、第三管段;6、市政雨水管网;7、种植土层;8、水生植物籽层;9、钢筋混凝土池壁;10、钢筋混凝土机座壁;11、集中管理区;12、管理间;13、设备间;14、线性水沟;15、明渠;16、第五管段;17、第二钢筋混凝土墙壁;18、加热器;19、制氧机;20、进水管;21、出水管;22、进气管;23、钢筋混凝土水沟基础;24、复合树脂线性沟槽;25、钢筋混凝土底明渠基础;26、硝化池;27、调节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街巷生态明渠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施工沉淀过滤系统:所述沉淀过滤系统包括池塘和微滤机,先埋设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再施工池塘,再施工微滤机,通过所述第一管段连通所述微滤机与市政雨水管网,通过所述第二管段连通所述池塘与所述微滤机;S2、施工雨水和污水分流系统:先施工第四管段连通住宅区、工厂区、商业区的污水与市政污水管网;再施工集中管理区,用于集中管理鱼类,具有供暖、供氧、防盗的功能,所述集中管理区包括管理间和设备间;再施工睡眠区,所述睡眠区用于提供鱼类睡眠空间,所述睡眠区包括线性水沟和明渠,所述线性水沟和明渠与侧部通过若干第五管段相连通,所述线性水沟的出口与所述池塘相连通,通过所述第三管段连通所述明渠的出口与所述池塘;再在所述明渠的顶部施工车行通道和人行通道;S3、施工水资源收集系统;水资源来自河道、溪流、自来水、地下水,所述水资源收集系统包括硝化池,所述硝化池的出口与调节池相连通,所述调节池的出口通过紫外线消毒装置与检查井相连通,所述检查井的出口与所述明渠的入口相连通,所述调节池的出口还与市政雨水管网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街巷生态明渠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均采用球墨铸铁管制作。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城市街巷生态明渠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池塘的底壁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压实层、两层土工布、直径60

80mm的石块层、两层土工布、直径20

30mm的石块层、两层土工布、种植土层、水生植物籽层;所述池塘的周壁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土压实层、级配碎石层、钢筋混凝土池壁,所述钢筋混凝土池壁的外侧端设置有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内部设置有不锈钢网,所述钢筋混凝土池壁的内侧端设置有侧部花岗岩,所述钢筋混凝土池壁和侧部花岗岩的上端共同设置有顶部花岗岩。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城市街巷生态明渠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微滤机的底部设置有微滤机支撑,所述微滤机和微滤机支撑均设置在微滤机机座的内部,所述微滤机机座自下而上依次为的素土压实层、级配碎石层、钢筋混凝土机座壁、隐形井盖。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城市街巷生态明渠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管理间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压实层、级配碎石层、第一钢筋混凝土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三毛张方伟严里特何义周广惠范小叶黄峰谈宏生孔维涛李思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