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溶液开式吸收的烟气碳捕集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231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溶液开式吸收的烟气碳捕集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包括:吸收塔;吸收塔A段连接溶液循环回路,吸收塔的B段连接碳捕集回路,碳捕集回路与溶液循环回路连接,使溶液循环回路中的高温气体输送到碳捕集回路中进行余热回收,碳捕集回路将吸收水作为冷凝水输送到溶液循环回路中;该装置将溶液开式吸收式热泵与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根据开式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是否开启,分为吸收水分和释放水分两种输送回路,解决了吸收式碳捕集技术在处理高湿烟气时存在的液态水进入吸收液、进塔吸收液温度高、能耗高的问题,提高了吸收效率。提高了吸收效率。提高了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溶液开式吸收的烟气碳捕集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溶液吸湿
,尤其涉及基于溶液开式吸收的烟气碳捕集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捕集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方式较多,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用吸收液(如一种或多种胺)与气体直接接触喷淋的吸收法。但这种典型的技术在处理高含湿量的热湿废气时会遇到一定的问题:第一,吸收液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也会不断捕捉烟气中的液态水,使得吸收能力降低,且吸收液中的液态水还会在解吸的过程中变为水蒸气影响二氧化碳产品纯度;第二,由于缺少冷却的方式,吸收液的温度普遍高于烟气温度,温度较高时吸收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会导致吸收效果变差;第三,由于解吸器中二氧化碳气化吸热,需要消耗高品质的热量(如蒸汽)维持解吸器的温度,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溶液开式吸收的烟气碳捕集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溶液开式吸收的烟气碳捕集及余热回收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溶液开式吸收的烟气碳捕集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所述吸收塔(1)A段连接溶液循环回路,所述吸收塔(1)的B段连接碳捕集回路,所述碳捕集回路与溶液循环回路连接,使所述溶液循环回路中的高温气体输送到碳捕集回路中进行余热回收,所述碳捕集回路将吸收水作为冷凝水输送到所述溶液循环回路中,作为冷凝水进入冷凝器(2)中;所述碳捕集回路包括吸收液换热器(3),所述吸收液换热器(3)的输出端连接解吸器(4),所述解吸器(4)将吸收液通过所述吸收液换热器(3)输送到吸收液冷却器(5)中,在所述解吸器(4)的另一侧连接再沸器(6),所述解吸器(4)的上方连接二氧化碳压缩机(7);所述溶液循环回路包括溶液储箱(8),所述溶液储箱(8)的上方连接溶液冷却器(9),所述溶液储箱(8)通过溶液换热器(10)连接发生器(11),所述发生器(11)一路连接真空维持装置(12),另一路通过阀体与所述再沸器(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溶液开式吸收的烟气碳捕集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捕集回路将所述吸收塔(1)B段处的烟气通过吸收液进行喷淋,所述吸收塔(1)B段的塔底通过泵体将吸收液通过管道输送到吸收液换热器(3)中进行升温,所述吸收液换热器(3)的输出端连接解吸器(4)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溶液开式吸收的烟气碳捕集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器(4)底部通过泵体连接所述吸收液换热器(3),将解析后的吸收液进行降温,所述吸收液换热器(3)的一侧连接吸收液冷却器(5),所述吸收液冷却器(5)连接所述吸收塔(1)B段的顶部,可将冷却后的吸收液再次进行喷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溶液开式吸收的烟气碳捕集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器(4)连接再沸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敬玉赵晓光白亮蔡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