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标准层接线盒快速定位的新型预埋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29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标准层接线盒快速定位的新型预埋件,与接线盒的下端口适配,预埋件为一实体结构,包括:上端面,上端面上开设固定孔,上端面包括端面本体,端面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设置过渡段;过渡段为一弧形段并朝预埋件的内部凹陷;第一本体上开设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方向单元;第二本体上开设两对称设置的第二方向单元;每个第一方向单元均包括两个呈90度设置的箭头凹槽;过渡段延伸至侧面、下端面,以围成一容纳接线盒吊耳的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一次精准定位,固定在模板上无需拆除,跟随模板翻模一起再次利用。跟随模板翻模一起再次利用。跟随模板翻模一起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标准层接线盒快速定位的新型预埋件


[0001]本技术涉及接线盒定位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标准层接线盒快速定位的新型预埋件。

技术介绍

[0002]接线盒定位预留作为预留预埋工序中关键的步骤,目前常见的工艺为:按施工图尺寸现场测量,之后根据线管走向确定进出管方向,最后用油漆在模板上做标记,线盒内塞满锯末或其他填充物固定牢固;待拆模后掏出填充物并疏通线管线盒。
[0003]此安装工艺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收集锯末等填充物包装密封费时费工。掏出后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污染环境且需清理;2)每层需重复同样工序,每次定位均会产生不同程度定位偏差,甚至遗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标准层接线盒快速定位的新型预埋件,只需一次精准定位,固定在模板上无需拆除,跟随模板翻模一起再次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应用于标准层接线盒快速定位的新型预埋件,与接线盒的下端口适配,预埋件为一实体结构,包括:
[0006]上端面,所述上端面上开设固定孔,所述上端面包括端面本体,所述端面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设置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为一弧形段并朝所述预埋件的内部凹陷;
[0007]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方向单元;所述第二本体上开设两对称设置的第二方向单元;两所述第一方向单元与两所述第二方向单元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方向单元均包括两个呈90度设置的箭头凹槽;所述箭头凹槽的指向朝向所述预埋件的外部;
[0008]下端面,与所述上端面相对设置,所述下端面和端面之间设置侧面;所述上端面、侧面和下端面围成一封闭空间;所述过渡段延伸至所述侧面、下端面,以围成一容纳接线盒吊耳的空腔。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孔向下延伸至所述预埋件的内部;所述固定孔的下端连通一螺丝孔,所述螺丝孔延伸至所述下端面。
[0010]优选地,所述预埋件由橡胶材料制成。
[0011]优选地,所述预埋件为一正方体。
[0012]优选地,所述预埋件的宽度小于接线盒内宽,差值范围为1mm~3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只需一次精准定位,固定在模板上无需拆除,跟随模板翻模一起再次利用,既能定位又能作为线盒填充物防止堵塞,节省人力成本,绿色环保不产生建筑垃圾污染环境,每层定位精准,缩短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应用于标准层接线盒快速定位的新型预埋件的俯视图;
[0015]图2为一种应用于标准层接线盒快速定位的新型预埋件的剖视图。
[0016]其中,1

上端面,11

第一本体,111

箭头凹槽,12

第二本体,2

过渡段, 3

下端面,4

侧面,5

固定孔,6

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一种应用于标准层接线盒快速定位的新型预埋件,与接线盒的下端口适配,预埋件为一实体结构,如正方体,由橡胶材料制成。预埋件的宽度小于接线盒内宽,差值范围为1mm~3mm。其中,柔性橡胶有较好的密封性和延展性,起到封堵作用的同时,也方便拆模。
[0019]预埋件包括:上端面1、下端面3和侧面4。
[0020]上端面1上开设固定孔5,固定孔5向下延伸至预埋件的内部;固定孔5的下端连通一螺丝孔6,螺丝孔6延伸至下端面3。将预埋件固定于模板上时,只需将螺栓放入固定孔5,之后将螺栓拧入螺丝孔6内即可,螺栓的末端最终伸入模板内以实现预埋件的固定。
[0021]上端面1包括端面本体,端面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之间设置过渡段2;过渡段2为一弧形段并朝预埋件的内部凹陷;过渡段2延伸至侧面4、下端面3,以围成一容纳接线盒吊耳的空腔。
[0022]第一本体11上开设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方向单元;第二本体12上开设两对称设置的第二方向单元;两第一方向单元与两第二方向单元对称设置;每个第一方向单元均包括两个呈90度设置的箭头凹槽111;箭头凹槽111的指向朝向预埋件的外部。箭头凹槽111的作用:方便第一次定位时用记号笔标记,一劳永逸。
[0023]下端面3,与上端面1相对设置,下端面3和端面之间设置侧面4;上端面1、侧面4和下端面3围成一封闭实体空间。
[0024]该预埋件的安装工序:
[0025](1)首先按照施工图精准定位各个接线盒位置,确认接管方向。具体的,确认接管方向的工序为:若接管方向与其中一个箭头凹槽111的指向相同,则用记号笔在模板上,顺着箭头的指向画线以为接管方向做标记。
[0026]然后通过螺丝孔6将预埋件固定于模板上。
[0027](2)装配接线盒:接管方向将接线盒与锁母装配,完成后盖上堵帽。该工序为现有技术。
[0028](3)将接线盒倒扣与预埋件上,接线盒下端口紧贴模板并固定牢靠。即预埋件由接线盒下端口进入接线盒,并最终被罩在接线盒内。
[0029]待拆模翻模时(现有技术),模板上的所有预埋件连同该模板一同再次使用,再次利用时只需按原位置和方向直接固定接线盒即可。
[0030]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技术起到任何限制作用。
任何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技术揭露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实现思路
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标准层接线盒快速定位的新型预埋件,与接线盒的下端口适配,其特征在于,预埋件为一实体结构,包括:上端面,所述上端面上开设固定孔,所述上端面包括端面本体,所述端面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设置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为一弧形段并朝所述预埋件的内部凹陷;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方向单元;所述第二本体上开设两对称设置的第二方向单元;两所述第一方向单元与两所述第二方向单元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方向单元均包括两个呈90度设置的箭头凹槽;所述箭头凹槽的指向朝向所述预埋件的外部;下端面,与所述上端面相对设置,所述下端面和端面之间设置侧面;所述上端面、侧面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王新孙新庚房楠丁煜陈景颇侯伯英王安顺应本意周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