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1981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该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储层地质、流体性质、压裂施工参数;步骤2,根据裂缝施工参数,计算压裂裂缝最佳导流系数;步骤3,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压裂裂缝最佳导流系数,计算最优压裂裂缝长度;步骤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最优压裂裂缝长度,计算最优压裂裂缝宽度。该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实用性强、方便快捷、参数要求少、应用简单,具有较好的操作性,有效实现了裂缝参数的计算。裂缝参数的计算。裂缝参数的计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页岩油气的开发中,水力压裂的理论和目前的生产实践都表明:通过水力压裂最大化的提高产能,就必须求解唯一最佳的裂缝传导率CfD,而唯一最佳的裂缝传导率也决定了压裂唯一对应的裂缝长和裂缝宽度。因此,裂缝传导率的计算对于页岩油气压裂的设计和产能预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前人的研究中,最佳裂缝导流系数的求取主要根据拟合关系图版读取最佳裂缝导流系数,在极低渗透或者加砂量较小的情况下,裂缝最佳导流系数一般取1.6。这种方法存在着读取结果不确定性强,缺乏数学推导过程难于编程实现的问题,迫切需要研究更加便捷、科学的计算方法。
[0003]在申请号:CN201710374643.6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基于微地震事件的页岩气水平井网络裂缝建模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数据准备及导入;步骤2、建立页岩气网络裂缝的主裂缝模型;步骤3、结合压裂微地震监测数据生成网格化微地震事件密度模型和网络裂缝密度模型;步骤4、建立页岩气网络裂缝的分支裂缝模型;步骤5、建立页岩气网络裂缝的联络裂缝模型;步骤6、组合主裂缝模型、分支裂缝模型和联络裂缝模型,形成页岩气水平井压裂网络裂缝的离散缝模型。
[0004]在申请号:CN201810154463.1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页岩油藏多级裂缝导流能力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复杂裂缝改造体优化,获取页岩油藏储层特征,根据油气渗流力学理论,得到优化改造体的体积和渗透率;S2、确定最优等效裂缝渗透率;S3、确定等效裂缝导流能力;S4、计算最优多级裂缝导流能力。
[0005]在申请号:CN201610982227.X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网络裂缝导流能力优化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确定网络裂缝中支撑剂支撑的主裂缝和无支撑剂的自支撑裂缝需要的导流能力,从而为压裂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形成高效支撑的裂缝网络,提高页岩气和致密油气藏压裂效果。该方法主要基于水电相似原理将复杂网络裂缝进行等效为间单的裂缝体进行优化。首先将裂缝网络沟通的储层等效为高渗透带,利用产量最优对高渗透带的渗透率进行优化;再根据水电相似原理,优化出等效裂缝渗透率;最后分别优化网络裂缝中陶粒支撑主裂缝与自支撑分支裂缝的导流能力,从而为压裂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0006]以上现有技术均与本专利技术有较大区别,未能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页岩油气压裂生产最佳裂缝导流系数与缝长缝宽的解析计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用性强、方便快捷、参数要求少,可以快速计算最佳裂缝缝长缝宽,有利于指导提高压裂井产能的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该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包括:
[0009]步骤1,收集储层地质、流体性质、压裂施工参数;
[0010]步骤2,根据裂缝施工参数,计算压裂裂缝最佳导流系数;
[0011]步骤3,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压裂裂缝最佳导流系数,计算最优压裂裂缝长度;
[0012]步骤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最优压裂裂缝长度,计算最优压裂裂缝宽度。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0014]在步骤1,收集的储层地质参数包括油层渗透率、油层厚度、油藏压力、油藏泄油半径。
[0015]在步骤1,收集的流体性质包括原油粘度、原油体积系数。
[0016]在步骤1,收集的压裂施工参数包括裂缝半长、裂缝高度、表皮系数。
[0017]在步骤2,采用下式计算最佳裂缝导流系数:
[0018][0019]式中,
[0020]Y

综合系数;
[0021]C
fD
为裂缝最佳导流系数;
[0022]x
f
为裂缝半长。
[0023]在步骤2,将公式1求微分可以得到:
[0024][0025]当Y

为0时,可得裂缝的最佳导流系数C
fD
的值为1.571。
[0026]在步骤3,计算最优压裂裂缝长度,裂缝半长X
f
与加砂体积V
f
和裂缝导流系数C
fD
之间关系为:
[0027][0028]式中,
[0029]K
f

裂缝渗透率;
[0030]V
f

总加砂体积;
[0031]k

储层渗透率;
[0032]h
f

裂缝高度;
[0033]C
fD

裂缝最佳导流系数。
[0034]在步骤4,采用下式计算最优压裂裂缝宽度:
[0035][0036]式中,
[0037]Wopt

最优压裂裂缝宽度;
[0038]V
f

总加砂体积;
[0039]k

储层渗透率;
[0040]K
f

裂缝渗透率;
[0041]h

油层厚度。
[0042]本专利技术中的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涉及页岩油气压裂生产最佳裂缝导流系数的解析计算方法,可推导最佳裂缝导流系数,用于指导提高压裂井产能。本专利技术中的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实用性强、方便快捷、参数要求少、应用简单,具有较好的操作性,有效实现了裂缝参数的计算。
附图说明
[004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004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井和同区块平均产量拉齐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4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和/或它们的组合。
[0047]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48]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储层地质、流体性质、压裂施工参数;步骤2,根据裂缝施工参数,计算压裂裂缝最佳导流系数;步骤3,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压裂裂缝最佳导流系数,计算最优压裂裂缝长度;步骤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最优压裂裂缝长度,计算最优压裂裂缝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收集的储层地质参数包括油层渗透率、油层厚度、油藏压力、油藏泄油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收集的流体性质包括原油粘度、原油体积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收集的压裂施工参数包括裂缝半长、裂缝高度、表皮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采用下式计算最佳裂缝导流系数:式中,Y

综合系数;C
fD
为裂缝最佳导流系数;x
f
为裂缝半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张宗檩杜玉山邴绍献温志峰曹小朋陈燕虎初杰张传宝徐耀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