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器件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193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器件,包括基础机构以及防爆机构,所述防爆机构安装于基础机构外侧;所述防爆机构包括塑胶壳、卡环、底座、卡槽、第一防爆槽和第二防爆槽,所述卡环一体成型于所述塑胶壳的外侧壁上,所述卡环位于所述塑胶壳的外侧壁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容器内部产生气体时,气体产生压力会将顶部第一防爆槽以及底部第二防爆槽推开变形,从而使气体释放出去,同时,内部的气体会将塑胶壳挤压变形,塑胶壳向外侧鼓起形变,形变过程中会使卡环脱离卡槽内,从而使得底座脱离塑胶壳,进而使内部气体由塑胶壳底部排出,从而防止电容器产生爆炸。从而防止电容器产生爆炸。从而防止电容器产生爆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器件和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
,具体为一种电子器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是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电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各类电路、压电、晶体、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
[0003]电容器在过电压作用下,使元件起始游离电压降低到工作电场强度之下,从而引发一系列物理、化学、电气效应,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以及释放气体,一般的电容器不能将这些气体及时的释放出去,导致产生气体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器件和电子设备,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电容器在过电压作用下,使元件起始游离电压降低到工作电场强度之下,从而引发一系列物理、化学、电气效应,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以及释放气体,一般的电容器不能将这些气体及时的释放出去,导致产生气体爆炸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器件,包括基础机构以及防爆机构,所述防爆机构安装于基础机构外侧;
[0006]所述防爆机构包括塑胶壳、卡环、底座、卡槽、第一防爆槽和第二防爆槽,所述卡环一体成型于所述塑胶壳的外侧壁上,所述卡环位于所述塑胶壳的外侧壁下端,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上端,所述卡槽与所述卡环相匹配,所述第一防爆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第二防爆槽开设于所述塑胶壳的顶部中心。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环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础机构包括电容芯、第一铝梗、正极引脚、第二铝梗和负极引脚,所述电容芯设置于所述塑胶壳内,所述第一铝梗与所述第二铝梗均安装于所述电容芯上,所述正极引脚与所述负极引脚均安装于所述电容芯上,所述第一铝梗套设于所述正极引脚上,所述第二铝梗套设于所述负极引脚上,所述正极引脚与所述负极引脚的一端均穿过所述塑胶壳。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塑胶壳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电容芯的底部粘接有第二橡胶垫。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爆槽与所述第二防爆槽均为三瓣式槽口。
[00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PCB板以及上述所述的电子器件,所述电子器件安装于所述PCB板上,所述塑胶壳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壳。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将卡环卡套于卡槽内,使得底座安装于塑胶壳上,分体式的设计,便于电容器的组合安装,卡环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当电子器件电容器内部产生电晕、击穿放电和严重游离时,电容器在过电压作用下,使元件起始游离电压降低到工作电场强度之下,从而引发一系列物理、化学、电气效应,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以及释放气体,一般的电容器不能将这些气体及时的释放出去,导致产生气体爆炸,本技术的电容器内部产生气体时,气体产生压力会将顶部第一防爆槽以及底部第二防爆槽推开变形,从而使气体释放出去,同时,内部的气体会将塑胶壳挤压变形,塑胶壳向外侧鼓起形变,形变过程中会使卡环脱离卡槽内,从而使得底座脱离塑胶壳,进而使内部气体由塑胶壳底部排出,从而防止电容器产生爆炸。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电子器件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电子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电子器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区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1、塑胶壳;12、卡环;13、底座;14、卡槽;15、第一防爆槽;16、第二防爆槽;21、电容芯;22、第一铝梗;23、正极引脚;24、第二铝梗;25、负极引脚;26、第一橡胶垫;27、第二橡胶垫;31、PCB板;32、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5,一种电子器件,包括基础机构以及防爆机构,防爆机构安装于基础机构外侧;本技术的电子器件为电容器,基础机构为电容器实现基本功能的必须结构,防爆机构则用于降低电容器的爆炸风险。
[0022]参照图1

4,防爆机构包括塑胶壳11、卡环12、底座13、卡槽14、第一防爆槽15和第二防爆槽16,卡环12一体成型于塑胶壳11的外侧壁上,通过将卡环12卡套于卡槽14内,使得底座13安装于塑胶壳11上,分体式的设计,便于电容器的组合安装,卡环12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当电子器件电容器内部产生电晕、击穿放电和严重游离时,电容器在过电压作用下,使元件起始游离电压降低到工作电场强度之下,从而引发一系列物理、化学、电气效应,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以及释放气体,一般的电容器不能将这些气体及时的释放出去,导致产生气体爆炸,本技术的电容器内部产生气体时,气体产生压力会将顶部第一防爆槽15以及底部第二防爆槽16推开变形,从而使气体释放出去,同时,内部的气体会将塑胶
壳11挤压变形,塑胶壳11向外侧鼓起形变,形变过程中会使卡环12脱离卡槽14内,从而使得底座13脱离塑胶壳11,进而使内部气体由塑胶壳11底部排出,从而防止电容器产生爆炸。卡环12位于塑胶壳11的外侧壁下端,卡槽14开设于底座13的内侧壁上端,卡槽14与卡环12相匹配,第一防爆槽15开设于底座13的底部,第二防爆槽16开设于塑胶壳11的顶部中心。第一防爆槽15与第二防爆槽16均为三瓣式槽口,当电子器件电容器内充满气体时,可以推开槽口,气体由槽口排出,第一防爆槽15与第二防爆槽16均用于降低电容器爆炸风险。
[0023]具体的,请参阅图2,基础机构包括电容芯21、第一铝梗22、正极引脚23、第二铝梗24和负极引脚25,电容芯21设置于塑胶壳11内,第一铝梗22与第二铝梗24均安装于电容芯21上,正极引脚23与负极引脚25均安装于电容芯21上,第一铝梗22套设于正极引脚23上,第二铝梗24套设于负极引脚25上,正极引脚23与负极引脚25的一端均穿过塑胶壳11。塑胶壳11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一橡胶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器件,包括基础机构以及防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机构安装于基础机构外侧;所述防爆机构包括塑胶壳(11)、卡环(12)、底座(13)、卡槽(14)、第一防爆槽(15)和第二防爆槽(16),所述卡环(12)一体成型于所述塑胶壳(11)的外侧壁上,所述卡环(12)位于所述塑胶壳(11)的外侧壁下端,所述卡槽(14)开设于所述底座(13)的内侧壁上端,所述卡槽(14)与所述卡环(12)相匹配,所述第一防爆槽(15)开设于所述底座(13)的底部,所述第二防爆槽(16)开设于所述塑胶壳(11)的顶部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12)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机构包括电容芯(21)、第一铝梗(22)、正极引脚(23)、第二铝梗(24)和负极引脚(25),所述电容芯(21)设置于所述塑胶壳(11)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龙刘丽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国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