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1800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搭建外围格挡,建立封闭防护区;步骤2.间隔外围格挡设置内部围挡,内部围挡高度低于外部格挡;步骤3.在内部围挡区域内任选一点作为起点,间隔70cm设置一个栽种土球,直至设置数量达到5个为止;步骤4.在栽种土球形成的区域内设置网状固定带;步骤5.重复步骤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且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消落带生态修复的植物,必须具备较好的两植性,有较张的抗纵向和抗横向的抗冲刷能力,而且具有易生根、繁育快等特点,因此在消落带植物种植环境进行修复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土壤的稳固,减少水土流失的问题,尤其是需要保证面对秋华柳这类植物,其根系展开范围内由毛细根抓住的土壤,受毛细根控制,不被河水或者湖水上下纵向和水流横向冲刷而流失。
[0004]现有公开的号为CN216164157U的名称为一种用于消落带植物提升的结构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所属生态河堤结构
,包括生态浮床,所述的生态浮床包括连接呈框架结构的若干浮床骨架杆,两相邻的浮床骨架杆间设有连接接头,所述的浮床骨架杆内设有与浮床骨架杆相缠绕式连接固定的聚乙烯网,所述的浮床骨架杆上端设有活动连接轴,所述的活动连接轴与浮床骨架杆间通过螺栓抱箍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的活动连接轴两端均设有与活动连接轴相活动式限位套接的固定桩,虽然上述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保护生态和资源利用率高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河堤容易被河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但是上述并未解决面对特有的秋华柳这类植物的固土以及防流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通过设置有效的防护圈,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秋华柳种植时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
[0006]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搭建外围格挡,建立封闭防护区;步骤2.间隔外围格挡设置内部围挡,内部围挡高度低于外部格挡;步骤3.在内部围挡区域内任选一点作为起点,间隔70cm设置一个栽种土球,直至设置数量达到5个为止;步骤4.在栽种土球形成的区域内设置网状固定带;步骤5.重复步骤1

步骤4,直至建立好对应区域的生态嫁接带
[0007]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具体包括预先准备格挡板,将格挡板进行搭接,形成封闭环状,将封闭环嵌入土壤中。
[0008]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具体包括准备围挡板,将围挡板搭接成环,将环状围挡板嵌入土壤中,内部围挡与外围格挡间隔50cm。
[0009]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内部围挡比外部格挡高度低10cm

12cm。
[0010]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土球的直径为50cm。
[0011]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状固定带上开设有孔径为5cm的若干隔断孔。
[0012]本公开与目前公开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采用外围加内部的搭建方式,建立形成生态嫁接圈,有效提高秋华柳植物种植时水土容易流失的
问题,同时建立起高效嫁接作业圈的,提高种植效率,增加固土种植面积。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请参考说明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该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已经处于测试使用阶段,专利技术人已经进行了少部分的秋华柳种植实验,效果反馈较佳。
[0015]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本专利技术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0016]实施例1
[0017]本实施例至少包括如下内容: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搭建外围格挡,建立封闭防护区;步骤2.间隔外围格挡设置内部围挡,内部围挡高度低于外部格挡;步骤3.在内部围挡区域内任选一点作为起点,间隔70cm设置一个栽种土球,直至设置数量达到5个为止,需要说明的是,选择设置5个是为了保证较多的固土面积以及相对平衡的种植生长速率;步骤4.在栽种土球形成的区域内设置网状固定带;步骤5.重复步骤1

步骤4,直至建立好对应区域的生态嫁接带。其中步骤1中具体包括预先准备格挡板,将格挡板进行搭接,形成封闭环状,将封闭环嵌入土壤中;步骤2中具体包括准备围挡板,将围挡板搭接成环,将环状围挡板嵌入土壤中,内部围挡与外围格挡间隔50cm,间隔50cm是为了保证一定的土壤内部的空气流动;内部围挡比外部格挡高度低10cm

12cm;每个土球的直径为50cm;网状固定带上开设有孔径为5cm的若干隔断孔。
[0018]具体的,本公开主要作用在秋华柳植物的种植上,专利技术人根据此类消落带植被的特点,发现其根须需要进行较好的抓地以及土壤紧固环境,因此疏松的土壤无法较好满足此类植物的生长需要,因此基于这个问题,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种植区域土壤的固化处理,提高土壤的固土面积,加快种植效率,通过采用本公开的方法,有效得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0019]专利技术人经过对比实验后得到如下数据结论:
[0020][0021]根据上述数据结论,可以看出,本公开的方法在完成固土面积增加的同时,可以有效实现种植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生长周期,提高种植效率。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搭建外围格挡,建立封闭防护区;步骤2.间隔外围格挡设置内部围挡,内部围挡高度低于外部格挡;步骤3.在内部围挡区域内任选一点作为起点,间隔70cm设置一个栽种土球,直至设置数量达到5个为止;步骤4.在栽种土球形成的区域内设置网状固定带;步骤5.重复步骤1

步骤4,直至建立好对应区域的生态嫁接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具体包括预先准备格挡板,将格挡板进行搭接,形成封闭环状,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霖吴启含吴政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合道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