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1759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缸、推水器、活水框、输气管、排便涡轮以及水位和水质监视器;系统通过气泵提供气体至输气管中,并通过输气管移送至推水器及活水框中,推水器底部的推水器软管排出气体与推水器内的挡板形成夹角,从而实现气推水流进行圆周运动,使高密度养殖缸中产生循环流动水;活水框软管的气体从空中排出,推动底部的水向上流,此外,养殖缸一部分埋于地下,可利用缸间的热容量差实现缸内水流冬暖夏凉的特性,气推水流可同步实现热交换,使养殖缸中的水温恒定;养殖缸底部设锥形排便涡轮系统,通过控制阀实现渔养粪便自动排出,利于鱼类更好生存,从而用于高密度渔养。从而用于高密度渔养。从而用于高密度渔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渔养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市场上对鱼类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这对渔业养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人地矛盾突出,传统渔养鱼塘单位面积产出量有限。另一方面,出于人们对健康摄食方面的需求,鲜美、高蛋白鱼类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需要独辟蹊径,发展高产高质渔养。在上述背景下,高密度渔养应运而生。
[0003]渔业养殖池是渔业养殖中重要的设施,传统高密度渔养的养殖池为露天箱体或圆桶,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热传导快,池子升温,池内水温上升。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池子降温,池内水温下降,导致池内水温不稳定,不利于鱼生长。传统高密度渔养的养殖池中,渔养粪便及废水每天需要人工清理,费时费力,并且清理后往往就地乱排,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传统高密度渔养的养殖池通常采用电曝气,安全隐患大。
[0004]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渔业养殖池难以适应高密度渔养。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渔业养殖池难以适应高密度渔养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缸、推水器以及输气管;数个推水器均匀分布于所述养殖缸内部的上方边缘区域,所述推水器的底部设置有推水器软管,所述输气管与推水器软管连通;所述推水器软管上方管壁设置有第一气孔;所述推水器内部倾斜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推水器底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挡板的顶部倾斜方向沿逆时针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推水器包括长方体框架,所述推水器软管呈网格状分布于所述长方体框架底部,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长方体框架内,所述挡板的两侧下方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长方体框架上;所述长方体框架外侧连接有三角框架,所述三角框架外侧顶部设置有缸体固定件,所述缸体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养殖缸的顶部缸壁上;所述第一气孔位于所述推水器软管管壁正上方,所述挡板与所述推水器底面的夹角为45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养殖缸内设置有活水框,所述活水框位于所述养殖缸内部的下方中心区域,所述活水框的底部设置有活水器软管,所述活水器软管上方管壁设置有第二气孔;所述输气管与所述活水器软管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活水框呈圆柱体框架,所述活水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包括数个同心分布的圆环、连接于数个圆环之间的水平连杆以及连接于活水框的顶部和底部最外侧圆环之间的竖直连杆,所述活水器软管呈环形分布且固定于所述活水框底部的水平连杆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包括进气管、环形气管、竖直气管、连接气管以及水平气管;
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养殖缸外侧,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养殖缸内侧且连接至环形气管顶部,所述环形气管设置于所述养殖缸内部,所述竖直气管的顶部与推水器软管连通,所述竖直气管的底部与环形气管连通,两个连接气管位于养殖缸内壁,两个倾斜气管的一端与环形气管底部连通,两个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之间与水平气管两端连通,所述水平气管与所述活水器软管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养殖缸的一部分缸体埋入土壤中,另一部分缸体裸露于土壤外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养殖缸的中心设置有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包括花洒状入水管和连接于所述花洒状入水管底部的排水管,所述养殖缸底部呈漏斗状,所述排水管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的排便涡轮系统,所述排便涡轮系统设置有控制阀。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养殖缸内设置有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氨氮检测模块、硝氮检测模块以及溶解氧检测模块。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系统通过气泵提供气体至输气管中,并通过输气管移送至推水器及活水框中,推水器底部的推水器软管排出气体与推水器内的挡板形成夹角,从而实现气推水流进行圆周运动,使高密度养殖缸中产生循环流动水;活水框软管的气体从空中排出,推动底部的水向上流,此外,养殖缸一部分埋于地下,可利用缸间的热容量差实现缸内水流冬暖夏凉的特性,气推水流可同步实现热交换,使养殖缸中的水温恒定;养殖缸底部设锥形排便涡轮系统,通过控制阀实现渔养粪便自动排出,利于鱼类更好生存,从而用于高密度渔养。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外部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内部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的推水器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的第一气孔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的活水框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的第二气孔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的俯视图;
[0023]图8是图7的C

C剖视图。
[0024]图示说明:1

养殖缸;2

推水器;3

活水框;4

输气管;5

水位监视器;100

土壤;21

长方体框架;22

三角框架;23

挡板;24

侧板;25

推水器软管;26

缸体固定件;251

第一气孔;31

圆环;32

水平连杆;33

竖直连杆;34

活水器软管;341

第二气孔;41

进气管;42

环形气管;43

竖直气管;44

连接气管;45

水平气管;51

花洒状入水管;52

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缸(1)、推水器(2)以及输气管(4);数个推水器(2)均匀分布于所述养殖缸(1)内部的上方边缘区域,所述推水器(2)的底部设置有推水器软管(25),所述输气管(4)与推水器软管(25)连通;所述推水器软管(25)上方管壁设置有第一气孔(251);所述推水器(2)内部倾斜设置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与所述推水器(2)底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挡板(23)的顶部倾斜方向沿逆时针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水器(2)包括长方体框架(21),所述推水器软管(25)呈网格状分布于所述长方体框架(21)底部,所述挡板(23)固定于所述长方体框架(21)内,所述挡板(23)的两侧下方连接有侧板(24),所述侧板(24)设置于所述长方体框架(21)上;所述长方体框架(21)外侧连接有三角框架(22),所述三角框架(22)外侧顶部设置有缸体固定件(26),所述缸体固定件(26)固定于所述养殖缸(1)的顶部缸壁上;所述第一气孔(251)位于所述推水器软管(25)管壁正上方,所述挡板(23)与所述推水器(2)底面的夹角为45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缸(1)内设置有活水框(3),所述活水框(3)位于所述养殖缸(1)内部的下方中心区域,所述活水框(3)的底部设置有活水器软管(34),所述活水器软管(34)上方管壁设置有第二气孔(341);所述输气管(4)与所述活水器软管(34)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密度渔养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水框(3)呈圆柱体框架,所述活水框(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包括数个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满洪梁玉凤谢泳杰李文瀚洪子珉陈钟煜徐青杨小霞校亮
申请(专利权)人:陈满洪梁玉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