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机箱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160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电子行业中仪器仪表机箱的制作方法。本法是采用不同于传统工艺的板金结构形式制作出仪器仪表机箱的前、后框架、并以前、后框架为主要构件,以支撑条相连接而组成机架,再配以盖板,一种机箱结构就基本形成了。用本方法生产机箱加工简便,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款式新颖,结构牢固。前、后框架等构件一般采用普通薄钢板或半硬铝板就能加工成形。(*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行业中。台式、便携式仪器仪表机箱是电子整机产品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国内外仪器仪表行业中,专用机箱采用铝压铸和注塑成型的方法较为普遍,通用机箱采用铝型材围框或用组合型材制作比较常见。前者由于制模成本高,试制周期长,尺寸、形状不能任意变更,只有在定型大批量生产时才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后者由于目前仪器仪表专用型材品种单调,款式陈旧,且型材不适宜加工成内清角的折弯围框,组合型材一般适宜于两侧框架为主的上架式结构形式,因此,整机外观面貌不易改善,款式较落后,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参照铝压铸及注塑成型框架的结构特点,采用不同于传统工艺的板金结构形式制作出前、后框架,并以前、后框架为主要构件,以支撑条相连接而组成机架,再配以盖板,一种机箱结构就基本形成了。这种款式的主要特点是1.适用性广,前后框架的尺寸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选取单根围框时,围框条周边总长<1.2米,双根围框时,围框条周边总长<2米。机箱的深度尺寸,则由支撑条及相应的盖板尺寸决定,一般≤0.5米。本专利技术对于台式、便携式仪器仪表机箱均能满足使用要求。2.加工简便,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前、后框架等构件一般采用普通薄钢板或半硬铝板加工成形。3.款式较新颖,符合现代仪器仪表的结构特点,简练实用,层次分明,轮廓清晰,造型具有立体感与轻巧感。4.该前、后框架形式的机箱,结构牢固,整体性好。由于用本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仪器仪表机箱轻巧灵活,容易加工,材料来源广,生产过程中几乎无边角料产生。成形过程中主要由折弯、点焊等工序完成,设备简单,无需昂贵的制模费用及较长的生产周期,特别适宜于电子整机产品更新换代、多品种、小批量试制及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实施例附图为一种便携式机箱,其主要由前框架1、后框架2、支撑条3、上盖板4、下盖板5等构成。支撑条3的形状和连接方式视整机要求不同而灵活应用。前框架1和后框架2是本款式机箱的重点。前框架1由围框条6和面框架7组成,后框架由围框条9和后盖框架8组成。围框条6和9由剪板机按展开长度剪切下料后折弯成形,面框架7和后盖框架8也由剪板机下料后,四周剪切折边成形,然后将围框条6套在面框架7上。周边用点焊方式加以连接而制成前框架1。将围框条9套在后盖框架8上,用周边点焊方式加以连接而制成后框架2,加上支撑条3后再按整机要求进行涂复处理。围框条6和9分别高出面框架7和后盖框架8的平面而制成突檐状,这样,既能起装饰作用,又能起装配时的限位作用,还能提高内面框的安装连接强度和抗变形刚性。面框架7和后盖框架8露出的四周外侧面分别低于围框条6和9的四周外侧面而形成台阶,此台阶能用来连接支撑条3及下盖板5,还能起装配盖板时的限位作用。本专利技术经用δ=2毫米的L2-Y2半硬铝板加工成体积为宽300毫米×高144毫米×深400毫米的仪器样机,重10.5公斤,前后框架由四角支撑条连接,按电子部SJ2075-82环境试验二组条件进行考核,完全能适应其温度、湿度、振动、冲击、跌落等项试验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为电子行业中仪器仪表机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不同于传统工艺的板金结构形式制作出机箱的前、后框架及其他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为电子行业中仪器仪表机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不同于传统工艺的板金结构形式制作出机箱的前、后框架及其他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围框条6和9由剪板机按展开长度剪切下料后折弯成形,面框架7和后盖框架8也按平面尺寸由剪板机下料,四角剪切并折边成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围框条6和9分别套在面框架7和后盖框架8上,作成突檐状。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中电子仪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