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158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底座包括多个装配单元,所述装配单元由第一芯体、设在所述第一芯体顶部的第一面板和设在所述第一芯体底部的第二面板复合而成,所述第一芯体包括多根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GFRP管体,所述装配单元的外周设有纤维丝束,所述纤维丝束将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和所述第一芯体缠绕在一起,多个所述装配单元叠砌在一起形成所述底座,该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的耐腐蚀效果好、质轻高强、疲劳性能好、维护费用低、运输方便等特点,且通过装配单元的结构使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能够通过组装拼接而成,缩短了施工周期,使安装更加方便,降低了施工难度,适用于强腐蚀地区。强腐蚀地区。强腐蚀地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


[0001]本专利技术用于输电线路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工程迅速涌现,现有的输电线路基础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由于沿海地区遭受着远比内陆更为严峻的自然环境考验,相当一部分输电线路基础长期处于海水环境中,故输电线路基础会长期受海水、地下水及空气中氯离子的腐蚀,其对输电线路基础结构的耐久性将会有很大的削弱,甚至很容易引起输电线路基础结构的破坏,目前对于位于腐蚀地区的输电线路基础,防腐措施一般有采取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表面进行涂层防护、混凝土添加阻锈剂等措施,但近年来一些强腐蚀地区的输电线路基础,已经出现了防腐层实效、输电线路基础混凝土不同程度的腐蚀、个别钢筋腐蚀现象,这与施工质量、运行环境变化等都有一定的关系,而输电线路基础结构一旦破坏无法维修,造成巨大损失,故只是单一的加强防腐处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强腐蚀地区的基础施工问题,且目前的防腐输电线路基础需要大量的支模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基础养护等工序,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其防腐效果强,施工周期短。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底座包括多个装配单元,所述装配单元由第一芯体、设在所述第一芯体顶部的第一面板和设在所述第一芯体底部的第二面板复合而成,所述第一芯体包括多根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GFRP管体,所述装配单元的外周设有纤维丝束,所述纤维丝束将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和所述第一芯体缠绕在一起,多个所述装配单元叠砌在一起形成所述底座。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GFRP管体的横截面呈方形,相邻所述第一GFRP管体相互黏接在一起,每个所述第一芯体包括四根或六根所述第一GFRP管体,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均与所述第一芯体黏贴在一起。
[0007]优选的,所述纤维丝束的缠绕角度为
±
80
°
,所述纤维丝束浸胶后双向缠绕在所述装配单元的外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内均设有多根第一纤维,所述第一纤维与输电线路架设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内均设有多根与所述第一纤维相垂直的第二纤维,所述第二纤维沿输电线路架设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纤维与所述第二纤维的数量比值为4:1,所述第一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均为高强玻璃纤维。
[0009]优选的,所述立柱由第二芯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芯体外周的多个第三面板复合而成,所述第二芯体包括沿所述立柱内周设置的多个第二GFRP管体,各所述第二GFRP管体均
沿高度方向设置并相互黏接在一起,所述第二GFRP管体和所述第三面板均设有四个。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和所述第三面板均包含环氧树脂材料,所述第一GFRP管体和所述第二GFRP管体内均设有缠绕角度为
±
45
°
的高强玻璃纤维,所述第一GFRP管体和所述第二GFRP管体的内部均灌入填充物。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之间通过锚筋连接,所述锚筋为玻璃纤维预应力锚筋。
[0012]优选的,相邻所述装配单元之间的接触面通过树脂胶接,相邻所述装配单元之间设有GFRP锚筋,所述GFRP锚筋贯穿相邻所述装配单元内的所述第一GFRP管体。
[0013]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第一塔座板,所述立柱的底部设有第二塔座板,所述第一塔座板和所述第二塔座板均绕所述立柱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二塔座板预埋在所述底座的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塔座板与所述立柱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塔座板与所述立柱之间均通过胶粘连接和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一塔座板与所述立柱之间或所述第二塔座板与所述立柱之间先涂上胶黏剂,在所述胶黏剂固化前,完成所述第一塔座板与所述立柱之间或所述第二塔座板与所述立柱之间的螺栓连接。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该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纤维丝束将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一芯体缠绕在一起,以更好的约束其内部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一芯体,增强了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一芯体之间界面的黏结性能,并提供一定的横向刚度,在使用过程中,第一面板受压、第二面板受拉共同承受弯矩,第一芯体夹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相当于腹板,第一芯体一方面承受剪力,另一方面连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提高装配单元的机械强度,多个装配单元110叠砌在一起形成底座,该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通过使用GFRP材料实现耐腐蚀效果好、质轻高强、疲劳性能好、维护费用低、运输方便等特点,且通过装配单元的结构使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能够通过组装拼接而成,缩短了施工周期,使安装更加方便,降低了施工难度,适用于强腐蚀地区。
[00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装配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立柱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1]图4是图1中A

A处的截面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装配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各装配单元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各装配单元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本专利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8]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底座包括多个装配单元,所述装配单元由第一芯体、设在所述第一芯体顶部的第一面板和设在所述第一芯体底部的第二面板复合而成,所述第一芯体包括多根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GFRP管体,所述装配单元的外周设有纤维丝束,所述纤维丝束将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和所述第一芯体缠绕在一起,多个所述装配单元叠砌在一起形成所述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FRP管体的横截面呈方形,相邻所述第一GFRP管体相互黏接在一起,每个所述第一芯体包括四根或六根所述第一GFRP管体,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均与所述第一芯体黏贴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丝束的缠绕角度为
±
80
°
,所述纤维丝束浸胶后双向缠绕在所述装配单元的外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内均设有多根第一纤维,所述第一纤维与输电线路架设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内均设有多根与所述第一纤维相垂直的第二纤维,所述第二纤维沿输电线路架设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纤维与所述第二纤维的数量比值为4:1,所述第一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均为高强玻璃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输电线路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由第二芯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芯体外周的多个第三面板复合而成,所述第二芯体包括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廷君王海乔黎景辉庄志翔张亮亮严斌章东鸿何运祥谭卓敏曾根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