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112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人体传感器设备、门禁通行设备及环境控制设备,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将人体传感器设备、门禁通行设备及环境控制设备与特定空间一一绑定;门禁通行设备,分为内部通行设备及主通道通行设备,内部通行设备为人员在大楼内部活动时会通过的设备,主通道通行设备为人员进出大楼时会通过的设备,门禁通行设备区分“进”、“出”两种信号类型;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将各个办公室人员与特定空间一一绑定。空间智能控制系统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于办公室环境的智能控制和精准控制。于办公室环境的智能控制和精准控制。于办公室环境的智能控制和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慧办公室领域的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慧楼宇主要通过楼宇自控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管理软件,使得建筑物的机电或建筑群内的设备有条不紊、综合协调以及科学地运行,从而达到有效地保证建筑物内有舒适的工作环境,还能达到节能、节省维护管理工作量和运行费用的目的。
[0003]目前的智慧楼宇系统,其功能较为单一,主要功能在于对办公室的照明和空调系统进行统一开启、关闭管理,或者对人员离开办公室后进行办公设备自动关闭管理,以节约能耗,难以实现对于办公室环境控制等更复杂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于办公室环境的智能控制和精准控制。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
[0006]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人体传感器设备、门禁通行设备及环境控制设备,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将人体传感器设备、门禁通行设备及环境控制设备与特定空间一一绑定;门禁通行设备,分为内部通行设备及主通道通行设备,内部通行设备为人员在大楼内部活动时会通过的设备,主通道通行设备为人员进出大楼时会通过的设备,门禁通行设备区分“进”、“出”两种信号类型;
[0007]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将各个办公室人员与特定空间一一绑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人体传感器设备安装于空间的吊顶上,包括空间人员数量传感器和人体存在传感器,空间人员数量传感器为鱼眼摄像头图像识别传感器设备,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人员头部及肩部以精准定位范围内人员,可识别范围内人员数量,适用于大型开放式空间和会议室;人体存在传感器为微波雷达及红外双重传感设备,通过雷达及红外波的反馈检测人员,适用于单人办公空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门禁通行设备为通过身份认证权限通过门禁的设备,包括人脸识别面板设备和读卡器,通道进及出均需部署门禁设备,相关通行记录同步上报至空间智能控制系统的服务端。
[0010]进一步的,环境控制设备包括智能照明开关、智能温控开关和智能窗帘,空间智能控制系统的服务端向环境控制设备发送相关指令,对环境控制设备进行操控。
[0011]采用上述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2]步骤1,空间智能控制系统通过人体传感器设备和门禁通行设备对办公室人员进行状态标定,分为“在岗”状态和“不在岗”状态;
[0013]步骤2,空间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空间类型,对应其内人员的“在岗”状态和“不在岗”状态,对空间进行状态标定,分为“有人”状态和“无人”状态;
[0014]步骤3,空间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空间的“有人”状态和“无人”状态,对空间绑定的环境控制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0015]进一步的,步骤1中,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对办公室人员进行状态标定的具体方法为:
[0016]步骤1.1,对于开放式办公区,办公室人员通过标记为“进”类型的通行设备,或通过标记为“内部通行设备”的通行设备后,则将该办公室人员的状态设定为在岗;办公室人员通过标记为“主通道通行设备”且为“出”类型的设备后,则将状态设定为不在岗;
[0017]步骤1.2,系统根据人体传感器设备对每个工位进行判断,如对应工位的办公室人员在工位上并被人体传感器设备识别,则将该办公室人员状态设置为“在岗”;
[0018]步骤1.3,对于绑定了指定单个办公室人员的办公室空间,对应该空间绑定的人体传感器设备连续5分钟识别到有人,且当日有该绑定办公室人员的任意通行数据,则将该办公室人员的状态设定为在岗;如当日无通行数据,则判断为人体传感器设备误报或有非本人进入房间,不做处理,该办公室人员仍处于“不在岗”状态;
[0019]步骤1.4,在每日的凌晨23:59对办公室人员状态进行重置,统一恢复为“不在岗”。
[0020]再进一步的,所述人体传感器设备为鱼眼传感器,鱼眼传感器通过鱼眼镜头对指定范围内进行视频流抓拍,内置的芯片自动识别人的头部和肩部的组合图像,如匹配度超过80%,则判断为单个人体,在后台对每个鱼眼传感器的画面进行分区,将每个工位单独划定为一个区域,内置的芯片将会针对划分的不同工位检测是否有人员存在。
[0021]进一步的,步骤2,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对空间进行状态标定的具体方法为:
[0022]步骤2.1,如空间绑定了办公室人员,则绑定的办公室人员全部为“不在岗”时空间状态为“无人”,否则为“有人”;
[0023]步骤2.2,对于公共空间,根据其绑定的人体传感器设备上报数据进行判断,具体判断逻辑如下:如传感器的上报数据从0变为1,或为其他非0数据,则开始计时,如1分钟内传感器数据未变为0,则空间状态变为“有人”;如传感器数据从1或其他非0数据变为0,则开始计时,如10分钟内传感器上报数据均为0,则空间状态变为“无人”。
[0024]进一步的,步骤3,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对空间绑定的环境控制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的方法为:
[0025]步骤3.1,如空间状态为“无人”,且连续30分钟均为“无人”,同时时间为工作日的下午4点后或节假日时,判断为人员全部离开,系统将自动控制环境控制设备进行调节,关闭空调、灯光,升起窗帘;
[0026]步骤3.2,如空间状态为“有人”,且连续1分钟为“有人”时,系统将自动控制环境控制设备进行调节,开启空调、灯光,降下一半窗帘;
[0027]步骤3.3,为了防止设备频繁开关或空间智能控制系统自动执行的逻辑与用户手动操作发生冲突,如空间智能控制系统检测到受控环境控制设备在1小时内有用户的手动操作记录,则不执行自动控制的命令。
[0028]与市面同类产品,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
[0029]1.相关传感器设备均为无线通讯,部署简单,成本低。
[0030]2.通过人体传感器设备、门禁设备数据的综合判断,实现了多人办公空间内的复杂人员情况的精确人员状态及空间状态判断,实现了空间的自动化调节及控制,有效提升了空间内的人员感受,同时可以降低能耗。
[0031]3.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如人员短时离开、人员路过、人员手动控制等异常情况的发生,系统稳定性强,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能更好地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0034]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1,包括人体传感器设备、门禁通行设备3及环境控制设备4。
[0035]人体传感器设备安装于空间(如开放办公区、办公室、会议室)的吊顶上,包括空间人员数量传感器21和人体存在传感器22,根据空间类型的不同,如大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人体传感器设备、门禁通行设备及环境控制设备,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将人体传感器设备、门禁通行设备及环境控制设备与特定空间一一绑定;门禁通行设备,分为内部通行设备及主通道通行设备,内部通行设备为人员在大楼内部活动时会通过的设备,主通道通行设备为人员进出大楼时会通过的设备,门禁通行设备区分“进”、“出”两种信号类型;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将各个办公室人员与特定空间一一绑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传感器设备安装于空间的吊顶上,包括空间人员数量传感器和人体存在传感器,空间人员数量传感器为鱼眼摄像头图像识别传感器设备,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人员头部及肩部以精准定位范围内人员,可识别范围内人员数量,适用于大型开放式空间和会议室;人体存在传感器为微波雷达及红外双重传感设备,通过雷达及红外波的反馈检测人员,适用于单人办公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通行设备为通过身份认证权限通过门禁的设备,包括人脸识别面板设备和读卡器,通道进及出均需部署门禁设备,相关通行记录同步上报至空间智能控制系统的服务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环境控制设备包括智能照明开关、智能温控开关和智能窗帘,空间智能控制系统的服务端向环境控制设备发送相关指令,对环境控制设备进行操控。5.采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定位的空间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空间智能控制系统通过人体传感器设备和门禁通行设备对办公室人员进行状态标定,分为“在岗”状态和“不在岗”状态;步骤2,空间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空间类型,对应其内人员的“在岗”状态和“不在岗”状态,对空间进行状态标定,分为“有人”状态和“无人”状态;步骤3,空间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空间的“有人”状态和“无人”状态,对空间绑定的环境控制设备进行自动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空间智能控制系统对办公室人员进行状态标定的具体方法为:步骤1.1,对于开放式办公区,办公室人员通过标记为“进”类型的通行设备,或通过标记为“内部通行设备”的通行设备后,则将该办公室人员的状态设定为在岗;办公室人员通过标记为“主通道通行设备”且为“出”类型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斐烈王骁郁堃王翔熊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