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负载测试方法及电路技术

技术编号:380080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6
本申请涉及负载测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负载测试方法及电路,多负载测试方法包括响应开始负载测试指令,获取待测试设备的测试需求列表;基于所述测试需求列表获取负载测试参数集,执行所述测试参数集,得到对应的测试数据集;根据所述测试数据集获取异常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异常测试数据获取不合格设备;基于所述测试数据集和异常测试数据,得到负载测试结果。本申请具有在负载测试过程中自动设置测试档位,降低企业负载测试成本的效果。降低企业负载测试成本的效果。降低企业负载测试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负载测试方法及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负载测试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负载测试方法及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负载测试主要采用测试仪器,需要测试人员手动调到对应负载档位,进行单路负载测试。主要应用在对设备进行老化测试。
[0003]当需要对多路或者多类需要测试负载的设备,进行批量化老化测试时,一般会采用测试仪器进行批量测试,但是,在多路设备负载测试过程中,由于测试仪器的价格昂贵,且对多路设备进行负载测试需要测试人员每次手动调节对应负载档位,花费较大的人力成本,进而导致多路负载测试花费较大的成本,价格会高到中小型企业无法接受的地步,不利于用户低成本进行负载测试;同时,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因此采用对设备进行抽检的方式进行负载测试,但是,抽检方式容易导致部分设备没有进行过负载测试,容易造成不良品流出,影响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及口碑,因此,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在负载测试过程中自动设置测试档位,降低企业负载测试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负载测试方法及电路。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负载测试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负载测试方法,所述多负载测试方法包括步骤:响应开始负载测试指令,获取待测试设备的测试需求列表;基于所述测试需求列表获取负载测试参数集,执行所述测试参数集,得到对应的测试数据集;根据所述测试数据集获取异常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异常测试数据获取不合格设备;基于所述测试数据集和异常测试数据,得到负载测试结果。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产品设备进行负载测试时候,测试人员接好待测试设备线路,启动负载测试,生成负载测试指令,根据负载测试指令,将多路待测试设备的设备参数整理成测试需求列表,根据测试需求列表自动设置多路的待测试设备进行负载测试的测试参数,实现自动设置测试参数功能,进而测试人员无需手动调节测试档位,能够有效提高多路设备负载测试效率,根据设置好的测试参数,对多路设备进行负载测试,得到相对应的测试数据结果,对得到的测试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得到异常测试数据,进而得到不合格的设备,实现筛选出不合格设备功能,将所得到的测试数据结果集合以及异常测试数据整合得到多路设备的负载测试结果,完成多路设备负载测试,在多路设备进行负载测试过程中,自动设置测试参数功能,进而测试人员无需手动调节测试档位,降低多路设备负载测试的人工成本,节省负载测试周期,有效减小负载测试的花费成本。
[0007]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基于所述测试需求列表获取负
载测试参数集,执行所述测试参数集,得到对应的测试数据集,之后,所述多负载测试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测试数据集是否满足预设的初次判断条件,若所述测试数据集满足初次判断条件,则调整所述测试参数集,以形成第二测试参数集;执行所述第二测试参数集,获取第二测试数据集。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路设备进行负载测试过程中,通过对测试数据集分析,判断测试数据集内的测试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初次判断条件,利用判断结果,当测试数据集内的测试数据满足初次判断条件,则自动调整测试参数集,具体的,增大测试参数集内的测试测试参数,使多路设备在更加严苛的测试参数下进行负载测试,实现自动增压测试参数功能,进而能够进一步筛选出不合格设备的功能。
[0009]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判断所述测试数据集是否满足预设的初次判断条件,若所述测试数据集满足初次判断条件,则调整所述测试参数集,以形成第二测试参数集,具体包括:对所述测试数据集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数据类别组,基于所述多个数据类别组获取多类数据;在所述初次判断条件内获取数据阈值,将所述多类数据与数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多类数据是否大于数据阈值;若所述多类数据大于数据阈值,生成参数递增系数,将所述参数递增系数输入至测试参数集内,得到第二测试参数集。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测试数据集内的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路设备相对应的测试数据,将多路设备相对应的测试数据与初次判断条件内的数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多路设备相对应的测试数据是否大于数据阈值,当多路设备相对应的测试数据大于数据阈值,则自动生成参数递增系数,利用参数递增系数自动调整测试参数集,得到第二测试参数集,实现自动调整测试参数功能。
[0011]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所述测试数据集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数据类别组,具体包括:计算所述测试数据集的距离矩阵数据;根据所述距离矩阵数据对所述测试数据集进行聚类,得到多个数据类别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测试数据集采用层次聚类方法计算,能够减少系统对测试数据的运算量,同时能够在测试数据集内提取出多路设备内的各个设备的测试数据,进而更加便于对测试数据集内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判断。
[0013]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计算所述测试数据集的距离矩阵数据,具体包括:基于所述测试数据集构建测试数据序列矩阵和相似度矩阵;将所述测试数据序列矩阵和测试数据序列相似度矩阵进行矩阵相乘,得到距离矩阵数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测试数据集进行分析组合成测试数据序列矩阵;然后根据测试数据集生成测试数据序列相似度矩阵,其中,测试数据序列相似度矩阵用于表征测试数据序列彼此之间的相似度,最后将测试数据序列矩阵与测试数据序列矩阵相似度
矩阵相乘,得到测试数据集的距离矩阵数据,使用该方法得到的距离矩阵数据不仅考虑了测试数据集内同个设备的测试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同时也考虑了多路设备之间的测试数据之间的相似度,提高对测试数据集内的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0015]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于所述测试需求列表获取负载测试参数集,具体包括:基于所述测试需求列表获取多路设备种类,获取多路设备负载测试的环境温度数据;根据所述多路设备种类和环境温度数据在预设的测试参数库内调取适配的测试参数集。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多路设备进行负载测试前,通过分析多路设备的设备种类以及分析负载测试的环境温度,自动设置适配的测试参数,在设置适配的测试参数过程中,考虑多路设备进行负载测试的环境温度情况,使得多路设备的负载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负载测试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负载测试电路,包括测试模块、插座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耦接于电源,所述控制模块的另一端耦接于测试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至测试模块,所述测试模块的一端耦接于插座模块,所述测试模块用于提供测试参数,所述插座模块用于提供插接口。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多路设备需要进行负载测试时,通过插座模块将多路设备与该多负载测试电路连接,控制模块通电启动输出控制信号至测试模块,测试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设置相对应的测试参数以给多路设备提供负载测试参数,使得多路设备根据设置好的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负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负载测试方法包括步骤:S1:响应开始负载测试指令,获取待测试设备的测试需求列表;S2:基于所述测试需求列表获取负载测试参数集,执行所述测试参数集,得到对应的测试数据集;S3:根据所述测试数据集获取异常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异常测试数据获取不合格设备;S4:基于所述测试数据集和异常测试数据,得到负载测试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负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测试需求列表获取负载测试参数集,执行所述测试参数集,得到对应的测试数据集,之后,所述多负载测试方法还包括:S21:判断所述测试数据集是否满足预设的初次判断条件,若所述测试数据集满足初次判断条件,则调整所述测试参数集,以形成第二测试参数集;S22:执行所述第二测试参数集,获取第二测试数据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负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测试数据集是否满足预设的初次判断条件,若所述测试数据集满足初次判断条件,则调整所述测试参数集,以形成第二测试参数集,具体包括:S211:对所述测试数据集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数据类别组,基于所述多个数据类别组获取多类数据;S212:在所述初次判断条件内获取数据阈值,将所述多类数据与数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多类数据是否大于数据阈值;S213:若所述多类数据大于数据阈值,生成参数递增系数,将所述参数递增系数输入至测试参数集内,得到第二测试参数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负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测试数据集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数据类别组,具体包括:S2111:计算所述测试数据集的距离矩阵数据;S2112:根据所述距离矩阵数据对所述测试数据集进行聚类,得到多个数据类别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负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成黄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莱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