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肢体肌肉硬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079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肌肉硬度测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肢体肌肉硬度测量装置,包括弧形后托板、前抵板、AR显示控制器和压力检测块,所述弧形后托板的前表面开设有贯穿式的弧形镂空槽,所述弧形镂空槽的内侧上表面一体成形有贯穿式的弧形活动槽一,所述弧形活动槽一的内部前表面和内部后表面均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镂空槽的内侧下表面一体成形有弧形活动槽二;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AR显示控制器与压力检测块电性连接,AR显示控制器利用压力检测块检测到的压力值通过AR图像生成模块将数据转换成AR图像,然后通过显示屏显示处理,从而便于人们直观的对肌肉强度进行观察。从而便于人们直观的对肌肉强度进行观察。从而便于人们直观的对肌肉强度进行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肢体肌肉硬度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肌肉硬度测量
,具体为一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肢体肌肉硬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血液回流障碍导致疾病,若不及早预防、诊断及治疗,急性期血栓脱落易引发致备性的肺动脉栓率,进入后遗症期会出现站立时或者活动后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同时由于静脉解膜功能破坏,局部静脉高压导致静脉溃疡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肢DVT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易反复的特点,其临床表现比较驰匿,易被漏诊和误诊,积极有效地预防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及时规范的治疗护理可以降低其病死率和致残率,临床护理观察过程中,护士根据临床经验通过触诊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皮温、血运情况等观察病情的发展,患肢周径测量简便易行,是目前最常用护理观察措施,下肢局径的测量点是骸骨上缘15cm、懈骨下缘10cm、课关节上方5cm处肢体周长,对于下肢周径能否敏感准确反映肢体肿胀情况,目前尚存在争议,临床观察研究发现,在静脉血栓形成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肢体肌肉硬度测量装置,包括弧形后托板(1)、前抵板(2)、AR显示控制器(3)和压力检测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后托板(1)的前表面开设有贯穿式的弧形镂空槽(5),所述弧形镂空槽(5)的内侧上表面一体成形有贯穿式的弧形活动槽一(6),所述弧形活动槽一(6)的内部前表面和内部后表面均开设有弧形限位槽(7),所述弧形镂空槽(5)的内侧下表面一体成形有弧形活动槽二(8),所述弧形活动槽二(8)的内侧前表面和内侧后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条(9),所述弧形活动槽二(8)的内侧下表面一体成形有弧形活动槽三(10),所述弧形镂空槽(5)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压力检测块(4),所述压力检测块(4)的下表面与所述弧形镂空槽(5)的内部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弧形后托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移动片(11),所述移动片(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12),所述微型电机(12)的输出轴顶端贯穿所述移动片(11)延伸至所述弧形活动槽二(8)的内侧,且固定连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外侧壁的与两个所述齿条(9)的相对侧均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3)的顶部通过转轴与所述压力检测块(4)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块(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管(14),所述导向管(1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块(15),所述导向块(15)与所述压力检测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6),所述导向块(15)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杆(17),所述检测杆(17)的顶端穿过所述导向管(14)的顶部和弧形活动槽一(6),且延伸至所述弧形后托板(1)的内侧,所述检测杆(17)的前表面开设有两个竖槽(18),两个所述弧形限位槽(7)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柱(19),两个所述限位柱(19)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竖槽(18)的内侧,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竖槽(18)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后托板(1)的上表面对侧固定连接有空心管(20),所述空心管(20)与所述弧形镂空槽(5)之间连通有通气孔(21),所述空心管(2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塞(22),所述活塞(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长杆(23),左侧的所述延长杆(23)的左侧开设有多个定位卡口一(24),所述前抵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AR显示控制器(3),所述前抵板(2)的下表面开设有弧形抵槽(25),所述前抵板(2)的下表面右侧开设有横槽一(26),所述横槽一(26)的内部左侧开设有定位卡口二(27),所述横槽一(26)的内部前表面和内部后表面均开设有横槽二(28),所述前抵板(2)的下表面左侧开设有连接口(29),所述连接口(29)的内部左侧下方一体成形有定位卡块一(30),所述连接口(2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抵块(31),所述抵块(31)的右侧与所述连接口(29)的内部右侧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二(55),右侧的所述延长杆(23)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横槽一(26)的内侧,且转动连接有转动柱(32),所述转动柱(3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横槽二(28)的内侧,且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李春严严阳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