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079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M0条信号线与第一驱动电路相之间相交叠设置,及将N0条信号线与第二驱动电路之间相交叠设置,进而能够减小部分信号线占用面积,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驱动电路的宽度W1,第二驱动电路的宽度W2,M0条信号线的总宽度D1和N0条信号线的总宽度D2的关系设置为W2>W1,D2>D1,且D2/W2>D1/W1,进一步优化宽度较大的移位寄存器和宽度较小的移位寄存器,与各自相应信号线的总宽度的交叠设置,充分减小驱动电路和信号线的占用面积,进一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进一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进一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1年9月10日,申请号为:202111063932.7,专利技术名称为: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专利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现有的显示装置边框区包括有周边驱动电路,用于为显示区像素单元提供驱动信号。在显示装置中,其显示区域设置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均包括有像素电路。各个像素电路分别与边框区域处的周边驱动电路电连接,通过周边驱动电路为像素电路提供扫描控制信号和发光控制信号,以控制像素电路为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但是,现有驱动电路占用空间较大,导致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难以缩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保证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较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7]驱动电路和像素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驱动电路和像素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像素电路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信号线组,所述信号线组包括第一信号线组和第二信号线组,所述第一信号线组包括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提供信号的M条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组包括为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提供信号的N条信号线,M≥1,N≥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信号线组中的M0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相交叠且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信号线组中的N0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相交叠且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1≤M0≤M,1≤N0≤N;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S1级移位寄存器,和/或,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S2级移位寄存器,S1≥2,S2≥2;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为所述像素电路中的发光控制晶体管提供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为所述像素电路中的PMOS型晶体管提供控制信号,或者,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为所述像素电路中的NMOS型晶体管提供控制信号;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一级移位寄存器中包括x1个晶体管和y1个电容,x1≥1,y1≥1;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一级移位寄存器中包括x2个晶体管和y2个电容,x2≥1,y2≥1;所述M0条信号线中的至少一条信号线与所述x1个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相互交叠,且与所述y1个电容中的任意一者均不交叠;和/或,所述N0条信号线中的至少一条信号线与所述x2个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相互交叠,且与所述y2个电容中的任意一者均不交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0条信号线中,至少一条时钟信号线与所述y1个电容中的任意一者均不交叠;和/或,所述N0条信号线中,至少一条时钟信号线与所述y2个电容中的任意一者均不交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0条信号线中,起始信号线与所述y1个电容中的任意一者均不交叠;和/或,所述N0条信号线中,起始信号线与所述y2个电容中的任意一者均不交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N0条信号线中,低电平电压信号线与所述y2个电容中的任意一者均不交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0条信号线中,沿第二方向上宽度最大的信号线与所述y1个电容中的任意一者均不交叠;和/或,所述N0条信号线中,沿所述第二方向上宽度最大的信号线与所述y2个电容中的任意一者均不交叠;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表面所在平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晶体管阵列层,所述晶体管阵列层包括所述驱动电路和/或所述像
素电路;所述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包括有源区;栅金属层,所述栅金属层包括多个栅极;源漏金属层,所述源漏金属层包括多个源极和多个漏极;其中,所述M0条信号线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N0条信号线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0条信号线位于同一层,和/或,所述N0条信号线位于同一层。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0条信号线与所述N0条信号线位于同一层;或者,所述M0条信号线与所述N0条信号线位于不同层。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金属层与所述M0条信号线所在膜层之间包括第一绝缘层,或者,所述源漏金属层与所述N0条信号线所在膜层之间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M0条信号线所在膜层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芬香李杰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