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065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柜体,柜体的内部设置有主开关和若干电容器,柜体的内部还设置有与若干电容器一一对应的交流接触器和微型断路器,电容器的顶端设有三个接线端,电容器顶端的三个接线端分别通过导线依次连接交流接触器和微型断路器并与主开关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每个电容器的外部均包裹有一个储油套,当电容器出现鼓包时会挤压储油套内部的膨胀油,从而间接将故障电容器从电路中断开,无需工作人员亲自赶到现场,因此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为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容器补偿作为补偿无功的主要方法之一,因其安装方便、建设周期短、造价低、自身损耗小等优点,是当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无功无偿方法。目前,电力电容器作为补偿装置主要有两种补偿方法,一种是串联补偿,另一种是并联补偿,而一般企业或单位主要采用并联补偿方法。
[0003]现如今,采用并联电容器补偿方法的装置称为低压电容补偿柜,低压电容补偿柜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内的母线、主开关、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电抗器以及若干电容器等结构,其中,若干电容器分别通过相应的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并联在电路中,通过电容器充放电的方式进行无功补偿。目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随着电容器使用年限的增加,电容器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老化现象,当电容器内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电容器内部的电解液气化,使得电容器内部压力增大,从而产生鼓包现象。此时,若继续使用已经鼓包了的电容器,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4]现有技术中,当补偿柜内出现电容器鼓包时,应及时将故障电容器退出运行,然后购买新的电容器进行替换。然而,每次当电容器出现故障并需要更换时,都需要工作人员亲自赶到现场,然后再将故障电容器上连接的线路拆掉,最后才能将新的电容器接入电路。上述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且可能存在更换不及时的情况,例如当工作人员未能及时赶到现场,那么故障电容器就会一直连接在线路中,非常危险。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主开关和若干电容器,所述柜体的内部还设置有与若干所述电容器一一对应的交流接触器和微型断路器,所述电容器的顶端设有三个接线端,所述电容器顶端的三个接线端分别通过导线依次连接交流接触器和微型断路器并与所述主开关电连接,还包括:储油套,所述储油套与所述电容器一一对应,所述储油套包裹在相应的所述电容器的外部,且所述储油套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部填充有膨胀油;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电容器一一对应,所述切换开关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的顶壁贯穿设有三根第一接线柱,所述绝缘外壳的底壁贯穿设有三根第二接线柱以及三根第三接线柱,三根所述第一接线柱分别通过导线与相应的所述交流接触器相连,三根所述第二接线柱分别通过导线相应的所述电容器相连,所述绝缘外壳的外表面还
设有导油筒,所述导油筒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导油筒的底端连接有导油软管,所述导油软管的末端与相应的所述储油套内的储油腔相连通;自然状态下,三根所述第一接线柱分别和三根所述第二接线柱电连接,当膨胀油通过导油软管进入所述导油筒内部时,三根所述第一接线柱;备用电容,所述备用电容顶端的三个接线端均通过导线与若干所述切换开关底壁的三根所述第三接线柱分别相连。
[0007]可选的,所述导油筒的内部自上而下插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端伸出导油筒外并设有沿竖向分布的齿条,所述绝缘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换电柱,所述换电柱的一端贯穿出至绝缘外壳外并同轴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换电柱是由三根首尾依次相连的换电段组成,且三根所述换电段与切换开关上的三根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以及第三接线柱一一对应,所述换电段包括导电环、绝缘环、导电部和绝缘部,所述导电环和绝缘环均呈圆柱结构,所述导电部和绝缘部位于所述导电环和绝缘环之间且二者均呈二分之一圆柱结构,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导电环固定连接,所述绝缘部与所述绝缘环固定连接,且所述导电部和绝缘部共同拼接构成圆柱形,所述第一接线柱的底部与相应的所述导电环的外表面抵接,所述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的顶部分别和相应的所述导电部以及绝缘部抵接,且所述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对称分布在换电柱的两侧。
[0008]可选的,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自上而下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活动插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绝缘外壳的外表面且位于从动齿轮的正下方固定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从动齿轮的外表面边缘位置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自然长度小于所述从动齿轮的半径;当所述第二定位柱位于靠近齿条一侧时,所述第二接线柱分别和相应的所述导电部抵接;当所述第二定位柱位于远离齿条一侧时,所述第三接线柱分别和相应的所述导电部抵接。
[0010]可选的,所述换电柱位于绝缘外壳外部一端以圆心为轴对称设有两个凸起柱,所述绝缘外壳的外表面还设有用于和所述凸起柱抵接的限位部,当两个所述凸起柱分别和所述限位部抵接时,所述第二定位柱分别位于靠近齿条的一侧和远离齿条的一侧。
[0011]可选的,所述换电柱背对从动齿轮的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活动贯穿至绝缘外壳外并通过螺栓连接有防脱盘。
[0012]可选的,所述柜体的内部且位于切换开关的下方还设有三根导电铜排,所述备用电容顶端的三个接线端分别通过导线与三根所述导电铜排相连,若干所述切换开关底壁的三根所述第三接线柱也分别通过导线与三根所述导电铜排电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储油套包括储油壳和内衬层,所述储油壳和所述内衬层共同围成所述储油腔,且所述内衬层为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储油壳的外表面还设有与所述储油腔相通的储油嘴,所述储油嘴与所述导油软管相连;当所述储油套包裹在所述电容器外部时,所述内衬层与所述电容器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0014]可选的,所述绝缘外壳的顶面设有电池盒和报警器,所述电池盒的内部设有电源和轻触开关,所述电源通过轻触开关与所述报警器相连,且所述电池盒的底壁开设有触摸孔,所述轻触开关的按钮伸入至触摸孔内。
[0015]可选的,所述齿条的顶部且位于触摸孔的正下方位置处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导向
杆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容置槽相通的隐藏孔,所述容置槽内活动设有触摸头,所述触摸头的底端设有插杆,所述插杆活动插入在所述隐藏孔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每个电容器的外部均包裹有一个储油套,当电容器出现鼓包时会挤压储油套内部的膨胀油,从而间接将故障电容器从电路中断开,无需工作人员亲自赶到现场,因此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中还具有备用电容,备用电容与每个切换开关底壁的第三接线柱均连接,因此当某个故障电容器断开的瞬间,备用电容可自动接入相应的电路以替换故障电容器,因此可实现故障电容器的及时更换,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中还具有报警器,当故障电容器被替换的瞬间可自动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从而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查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储油套结构示意图;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柜体(100),所述柜体(100)的内部设置有主开关(101)和若干电容器(102),所述柜体(100)的内部还设置有与若干所述电容器(102)一一对应的交流接触器(103)和微型断路器(104),所述电容器(102)的顶端设有三个接线端,所述电容器(102)顶端的三个接线端分别通过导线依次连接交流接触器(103)和微型断路器(104)并与所述主开关(101)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油套(200),所述储油套(200)与所述电容器(102)一一对应,所述储油套(200)包裹在相应的所述电容器(102)的外部,且所述储油套(200)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201),所述储油腔(201)内部填充有膨胀油;切换开关(300),所述切换开关(300)与所述电容器(102)一一对应,所述切换开关(300)包括绝缘外壳(301),所述绝缘外壳(301)的顶壁贯穿设有三根第一接线柱(302),所述绝缘外壳(301)的底壁贯穿设有三根第二接线柱(303)以及三根第三接线柱(304),三根所述第一接线柱(302)分别通过导线与相应的所述交流接触器(103)相连,三根所述第二接线柱(303)分别通过导线相应的所述电容器(102)相连,所述绝缘外壳(301)的外表面还设有导油筒(305),所述导油筒(305)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导油筒(305)的底端连接有导油软管(306),所述导油软管(306)的末端与相应的所述储油套(200)内的储油腔(201)相连通;自然状态下,三根所述第一接线柱(302)分别和三根所述第二接线柱(303)电连接,当膨胀油通过导油软管(306)进入所述导油筒(305)内部时,三根所述第一接线柱(302);备用电容(400),所述备用电容(400)顶端的三个接线端均通过导线与若干所述切换开关(300)底壁的三根所述第三接线柱(304)分别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筒(305)的内部自上而下插入有活塞杆(307),所述活塞杆(307)的顶端伸出导油筒(305)外并设有沿竖向分布的齿条(308),所述绝缘外壳(3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换电柱(309),所述换电柱(309)的一端贯穿出至绝缘外壳(301)外并同轴连接有从动齿轮(310),所述从动齿轮(310)与所述齿条(308)相啮合;所述换电柱(309)是由三根首尾依次相连的换电段组成,且三根所述换电段与切换开关(300)上的三根第一接线柱(302)、第二接线柱(303)以及第三接线柱(304)一一对应,所述换电段包括导电环(3091)、绝缘环(3092)、导电部(3093)和绝缘部(3094),所述导电环(3091)和绝缘环(3092)均呈圆柱结构,所述导电部(3093)和绝缘部(3094)位于所述导电环(3091)和绝缘环(3092)之间且二者均呈二分之一圆柱结构,所述导电部(3093)与所述导电环(3091)固定连接,所述绝缘部(3094)与所述绝缘环(3092)固定连接,且所述导电部(3093)和绝缘部(3094)共同拼接构成圆柱形,所述第一接线柱(302)的底部与相应的所述导电环(3091)的外表面抵接,所述第二接线柱(303)和第三接线柱(304)的顶部分别和相应的所述导电部(3093)以及绝缘部(3094)抵接,且所述第二接线柱(303)和第三接线柱(304)对称分布在换电柱(309)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春李琴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青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